书城文学燃烧的红烛
13900500000018

第18章 附录:部分群众来信摘编(1)

尊敬的甄老师:

您好!

你给我的汇款收到了。非常感谢您对我上学的资助,使我能到高等学校深造。

甄老师,我这样叫您,还觉得缺少点什么,甄老师,您看这样能行吗,我就做您的儿子,叫您义父。您不会嫌弃我这个穷小子吧,说实在的;义父您太伟大了,听您说听别人说,您都是无私的人,中国人做到无私,从古到今恐怕没有几人了,解放后的焦裕禄、雷锋,再可能就要算到您老人家的头上了,我想等到10月出国初步预选考试以后,我就写一篇报告文学,还请您把您有关方面的事迹告诉我,我诚心的等着!

祝您

安康!

义子:陈辉

地址: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九一二三班

尊敬的甄伯伯:

我叫郁兴旺,家住凉水口居委会(狮子塔),现到桑植五中70班读书。我自从听到了你的报告之后深受感动,你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连自己的儿子也失去了。但是,现在你有千千万万个儿子,我也是其中一个。

当您收到我的信时,也许刚帮别人做好事回来,也许为扫盲教育提着黑板又要出发……

来信求一事,希望您能寄我一张相片。我准备把你的像用一个镜框装上放置于书桌上,以便用来鞭策自己好好学习。甄伯伯,你会从百忙中办这一件事‘吗?

祝您

安康!

学生:郁兴旺

甄成业老师台鉴:

那还是今年初的一天,我从中央电台的“民族大家庭”节目中听到了介绍您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于家乡教育事业的通讯,内心很受感动,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使我至今仍然常常想到您,并很牵挂桑植的教育事业。

甄老师,您说的“共产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每当我想起这句话,不知怎么的,心里总有几分难过。我好象看到了在湘西那弯弯山道上,丛丛密林中,简陋的教室里……一个瘦削的老人辛勘忙碌的身影,您为家长的教育和人民的富裕,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再看看我自己呢,做为一个青年人,却不曾为社会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情,我感到惭愧和不安。

我今年26岁了,转眼就是三十而立的年龄了。中学毕业以后,我一直在家自学。各方面的书读了不少,各方面的事情也知道了一些。渐渐地,我觉得,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并非成名成家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不应该总停留在自己的思想王国里。另外我是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希望工程”才了解到,原来我们国家的偏远地区、革命老区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由于贫困而不能上学。我便非常非常想给这些孩子一些帮助。如果捐钱救助一两名孩子,这我也能做到,但我觉得这太不够了。

为此,我十分想为桑植的教育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您能帮忙嘛?我可以到任何一所乡村小学去任教,不论怎样艰苦,我都不怕。甄老师,我是经过再三考虑,才做出此决定的,我相信,您不会让我失望,对嘛?

顺祝

工作愉快!

地址:河北省青县李镇3组85号冯学丽

甄伯伯:

我于今晚九点二十分来找您,可您家没有亮灯。我找您是因为我在人生的关键路上遇到了您,使我明确了人生前进的路。我知道您的时间抓得紧,我也不想多耽搁您,只希望您能给我题几个字鼓励我,我明天一早就要赶车回校上学。您愿把题的字给我寄来吗?我迫切地等待着。

一地址:桑植三中

学生:谷爱民

甄伯伯:

听完了您作的报告,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甄伯伯,您万万没有想到有我这样一女孩给您写信吧,首先,我要向您介绍的,我是石门县入,在桑植县上洞街中学初三(三十七)班学习,姓向名静,今年16岁,在班上的成绩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是团员,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

甄伯伯,我来这儿读书没任何亲人和朋友,每当到了星期六,同学们都背着背笼回家,而我却一个孤单单的呆在教室,得不到父母的爱戴,这时,便只想一步飞回家,但又不可能。甄伯伯,我想您是个无儿女的老人,我呢,虽有父母,但父母远舄,也不可能来照料我。为此我愿做您的女儿,不知您是否愿意?

我应该向您老人家学习,学习您的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有时间了,一定进城看望您老人家,期望能得到您的回信。

最后,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

您想象不到的女儿:向静

甄叔叔:

实在没办法,我还得再次厚着脸皮问您伸出求助的手:我家里本已早就没了粮食,还多亏我姐姐给了几斗大米,爸妈总算能糊口度日,家中也没有一分钱,爸爸串门走户地刚为实习刚完的哥哥借好钱,又要为我——一个各种费用缠身的初三毕业生借人民币,对于一个贫穷不堪的农民来说,借几块钱是多么难啊!我每天都不免要为我的生活发愁,为没钱交发愁,姐姐虽然拿工资,但她也无能为力了。因为我快添外甥了,她自己都在借钱,现在,我家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如果你不能帮助我,那我就有离初中毕业最后一个多月卷着被子回家的可能,这不免会损伤我幼小的心灵,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将会失去信心。

虽然心中忧愁,但我还想努力读书、学习,我盼望您能再次给我帮助。

期待着你的来信。

地址:桑植三中初七十六班黄自军尊敬的伯父:

您好!

当您收到这封信时,您也许会感到惊讶。我,您同族的侄儿——甄家的甄亚兵的儿子给您写了这封信。

伯父,也许您至今还不知道,自从我和我爸爸那次在您家去以后不久,我的爸爸就因病去世。剩下我那体弱多病的妈妈和我那脑筋不作主的哥哥,家庭的生活更困难了,而两月前的九月份,我又考上了这“自费般”的昂贵学校——湘潭农机学校(每年850元的学费)。这更是给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我是带着亲友们的凑起来的学费上学了,到校后伙食费却远远不够,在此,我不得不向您——伯父伸手求救!您当年慷慨为杜家峪的申生伯伯救援的事,我早已在父辈们口里听说。

伯父,现在我已走上了绝路,在这绝路上,您是唯一的希望,我即使是给家里写信也无济于事,伯父,救救我吧!

祝您身体健康!

侄儿:锦民尊敬的甄老师:

您好!

我是一位您素不相识的家乡女孩,姓刘名红英,今年17岁,读高中一年级(在桑植一中)。由于父母都是农民,还要赡养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负担不起我们三姊妹念书,弟弟、妹妹都读初中,这一切都已够他们受的。所以我不得不放弃了念书。可是,在家里我好难过,想起自己立下的志愿,将来要当个象您一样的老师,到最落后的农村从事我的事业。但是,命运捉弄了我,初中毕业考中专时,我报了师范,由于差十二分,我失望了。现在我回到了农村,已陷进了痛苦的深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甄老师,我没有实现理想,是我人生的最大不幸。但是,我想还可以弥补:您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比如您给我找个最偏避的农村小学去教书。

甄老师,您的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我真为您老人家担心,如果您答应我可以做您的女儿,这是我第一_次见到您就这样想过。我会像您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您的生活。或者叫我一声孙女儿也行,只要我能做一个老师的女儿或孙女儿,我就心满意足了,哪怕没有实现理想。这是对我心灵上的一种安慰,思想上的一种解脱。

自从听了您的演讲以后,您在我的心中印象极深。您高尚的品德,出奇的事迹,一颗爱学生的心……,铸造了您伟大的人格,使我终身难忘。

甄老师,我无法用笔抒写我写信时的心情,我寄托着一种渴望,一种内心中珍藏了好久好久的愿望。我愿做您的干女儿,我会因有这样的爸爸而自豪,而忘却人生的一切烦恼,给我生活作斗争的勇气与力量。答应我吧!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干女儿:刘红英

甄老师:

您好!

承您推荐,我已购买了500尾牛蛙。由我垫付本金,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喂养。但此事的成败还拿不准。成功了,全体学生共同享受福利,可算一宗创举,失败了,我的本金白丢无处找补还不说,学生们的劳动白费,不要逗人笑话。现在我也略有点灰心,但事已至此,许进不许退,我当克服一切困难将此事办成,为贫困地区谋点福利。现托信给您是求您相助——陈家河谢全生尚有种蛙出售,据说11月8日以前他的种蛙将全部售出,我本想购种蛙的,苦于二直未来成。现日期已迫近,请您无论如何让他给我留两对种蛙,您先留好,我下星期到您家来取。并且,您知道,我的资金极为短缺,若有可能,请您按肉蛙的价钱购买。万一不行,贵点也要。白石的群众明年春都要找我买幼蛙的,若无种蛙,我凭什么供应呢?此事要紧,想您一定会帮忙。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黄道升

甄老师:

近来身体好吗?老同学又来打扰你了。这次来信是关于牛蛙一事,你是否能够帮助一下?我虽然从安乡到这里七、八年,住在农村,经济上是比较困难的。你那次检查,在我家中讲养殖牛蛙后,我想了很久,按我家的人手情况,搞养殖业是可以的,我决定明年立春养殖,在今年冬天里建池,现就牛蛙苗问题,想请你帮忙联系,望复信告知。

老同学:李宗云

尊敬的甄老师:

仰慕您已好久了。您‘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您饱尝艰苦,在一个十分偏僻穷困的老山界上办起了一所象样子的小学,培养了那里的第一批文化人。

您是一位活着的雷锋,在汽车上、在山村、在学校、在机关,处处都有您助人为乐的身影。在您帮助下,一位受难的年轻人才考入了湖南大学。在您的扶持下,几个穷光蛋终于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贺龙教育基金会成立,是您捐款最多,“全国民族先进个人”您是确确实实当之无愧的。

从电视上,我第一次认识了您,那是一组专门反映您的优秀事迹的专题报告片。

从报纸上,我再一次认识了您,那是一篇关于您的带动本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报导,这张报我一直把它藏在手边,一有空便不厌其烦的反复看,因为我觉得我们这里有养殖牛蛙的良好条件,所以很想利用这一条件,请求您作为技术指导老师,不知您是否有时间。

我名叫庹久荣,现年四十岁,七六年高中毕业,全家五口人,三个小孩大的十二岁,小的五岁,因家庭条件很差,无能送小孩上学读书,所以我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门路,想极力摆脱贫困。在此还恳求您收我为学徒或学生,有可能的话更希望您来我这里作一下实地考察。

此致

敬礼!

地址:本县谷罗山乡卓新坪村:庹久荣

甄老师:

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