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1389400000029

第29章 梁实秋:饕餮未必非名士(6)

说到吃肉,作为老北京,虽身在物产丰富的岛城,梁依旧不能忘情于烤羊肉之香。北京烤羊肉以前门肉市正阳楼最为有名,也最为正宗。主要是工料细致,无论是上脑、黄瓜条、三叉、大肥片,都切得菲薄。切肉的师傅就在柜台近处表演他的刀法,一块肉用一块布蒙盖着,一手按着肉一手切,刀法利落。

正阳楼的烤肉支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径不过一尺,放在四张八仙桌子上,都是摆在小院里,四围是四把条凳。三五个一伙围着一个桌子,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边烤边饮边吃边说笑,这是标准的吃烤肉的架势。不像烤肉宛那样的大支子,十几个大汉在熊熊烈火周围,一面烤肉一面烤人。女客喜欢到正阳门吃烤肉,地方比较文静一些,不愿意露天自己烤,伙计们可以烤好送进房里来。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烧过除烟的松树枝子,所以带有特殊香气。烤肉不需要多少佐料,有大葱芫荽酱油就行。

并且正阳楼的烧饼也是一绝,薄薄的两层皮,一面沾芝麻,打开来会冒一股滚烫的热气,中间可以塞进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软。普通的芝麻酱烧饼不对劲,中间有芯子,太厚实,夹不了多少肉。

如此精细过瘾的美味,自然令梁实秋朝思暮想,馋涎欲滴。碰巧一次厚德福饭庄青岛分店从北京运来大批冷冻羊肉片。梁于是灵机一动,托人在北京为其订购了一具烤肉支子。支子有一定的规格尺度,不是外行人可以随便制造的,所以他要求朋友一定要聘请一流手艺的工匠师傅为其制作,价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要过硬。

等支子运来之后,梁实秋大宴宾客,命儿辈到寓所后山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浓郁。并且梁又托人从邻近的潍县购买成捆的刚采摘的新鲜大葱。烤肉佐以潍县特产大葱,真如锦上添花,葱白粗如甘蔗,斜切成片,细嫩而甜。吃得各位口齿留香,额头滴汗,相视而笑,大呼过瘾。仔细想想,梁为了一顿烤羊肉,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精力,称他为“饕餮”,丝毫不过分。

晚年谈吃

到了晚年,梁实秋不幸身患“富贵病”。他得的是老年性糖尿病。他自己认为“饮食无度,运动太少”为罪魁祸首。但总而言之,自从发现病症开始,梁实秋便失去了“吃的自由”,再也不能随随便便,尤其在饮食上,必须吃特制“食谱”,不可违犯。

这种情况是很令他感到苦恼的。比如,遇到各种形式的宴会而又非参加不可,其妻程季淑便预先特制一枚“三明治”,放在梁实秋口袋里。等到宴会开始,所有人都笑眯眯地举箸互让时,他只能取出三明治,说一声“告罪”,细嚼慢咽起来。这不仅使别人败兴,就是梁实秋自己,看着满桌的佳肴美馔,既禁不住食指蠢动,却又不敢下箸欣赏,那种痛苦实在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