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风光旖旎的海洋岛屿
13879100000047

第47章 红蟹国

圣诞岛坐落在印度洋爪哇岛南360千米处,是澳大利亚领土。岛上是热带气候,有2000多居民,其中有华人、马来人和欧洲人。据说岛上有1.2亿只红蟹,每年都有一次壮观的生殖迁移。这个岛被称为红蟹国。圣诞岛四周全是虎岩豹石,悬崖像阶梯一样向岛心隆起,而后形成一个高出海面200米的宽阔平原。全岛面积135平方千米,雨林覆盖3/4,气候相当湿润,岛上主要产业是磷矿业。

圣诞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鸟栖息地之一,有8种海鸟在此繁殖。然而,这个岛上真正的特产是红蟹。据说陆蟹在这个岛上有15种,其中包括椰子蟹——世界最大的陆蟹。这些蟹大的每只有3千克重,小的红蟹数以万计,全部加起来,据说有8千吨。

每年雨季到来时,红蟹要从森林迁移到海边生殖。届时红蟹组成的“红潮”漫过陆地,从高台到海滩,到处是红蟹。你如果到那里去旅游,就会感到无处落脚。这些小红蟹是雨季中的清道夫,在迁移途中它们还忙着吃落叶、落果和凋谢的花朵,红蟹过后,森林的地面上总是像被人扫过一样干净。

红蟹主要以食草为主,但也食蜗牛和鸟的尸体,饿时连冒烟的烟头都吃。科学家认为红蟹对维持岛上的生态平衡发挥了很大作用。把植物的落叶分解掉,使养料和盐分重新再加入到营养循环中去。

红蟹从雨林带到海边,路途上约需要9~18天。红蟹要穿过居民区,横跨铁路,到海边悬崖绝壁之后还要落到海滩上,通过每道险关时,都有大批的牺牲者。

红蟹穿越居民区时乱爬乱钻,人们在窗台上、卧室里,甚至蚊帐里、枕头边都可以发现红蟹。因为它壳硬、体小、肉少、味道又不鲜美,因而人们发现后多数将其打死。

夏天岛上很热,岛上运磷矿的铁路烫得能煮熟鸡蛋。加上铁轨相当光滑,红蟹要翻越铁轨,实属不易,滑落数十次才能成功。弄到筋疲力尽时,往往已经被烈日晒得半死不活,有的还会被火车压死。据说科学家作过统计,单过这两关就要死亡10多万只。但这不会影响红蟹繁殖后代,因为在途中死亡的仅占岛上红蟹的百分之一,可谓微不足道。

红蟹的生殖很具神秘色彩。它们的产卵迁移跟月亮周期有关。科学家发现红蟹卵孵出幼蟹的日子,肯定是在下弦月的三天中。

从山中向大海边迁移时,大个头的雄蟹在前面开路,接着便是庞大的雌蟹队伍,小蟹和幼蟹在最后。

前面的大雄蟹壳足有100毫米宽。过关斩将的大雄蟹一般5~7天能到达大海边,一天之后,雌蟹和小蟹、幼蟹才陆续到达。红蟹一到海滩便首先迅速补充在艰苦跋涉中失掉的水分和盐分。它们躺在潮湿的沙滩上,或将身体浸在退潮后留下的水洼中,用身体基部的毛孔来汲取海水,有的还优雅地用大螯往嘴里舀水喝。

雄蟹工作相当繁重,它们喝足吃饱之后,立即退到海滨台地争夺地盘建造洞穴,为雌蟹生儿育女做产房。

这时争夺地盘的“械斗”不断发生,造成的伤亡比路途中还要多。一个个洞穴构造好后,大批的雌蟹才姗姗而来。雄蟹把雌蟹领入“新房”,便开始了短暂的“洞房之夜”。这之后雄蟹便离开洞穴到海边汲足水,又开始了返回雨林地带的艰苦旅程。

留下的雌蟹在洞中也不轻松,它们要等待受精卵发育成幼蟹。在雌蟹腹部与胸脯之间膨胀的卵巢袋中,有几千只受精卵。12天后,雌蟹离开洞穴,向海岸爬去。它们喜欢一起挤在阴凉处,不足一平方米的地方常常挤着上百只雌蟹。这时,这些雌蟹会集体发出一种奇怪的声响,像饥饿的小鸡无力地鸣泣,令人听后感到凄凄惨惨。

在涨潮的夜间,这些雌蟹爬到海边,身体躺在水边,急促而紧张地摇动身体,伸直腹部,使劲将卵弄破,让幼体爬出来。在这个时候,有许多雌蟹被海浪卷走,也有些从崖上落下而跌得粉身碎骨。活着的,产完仔后就到水中清洗孵卵袋,汲足水分,又踏上了4~7天的漫长归途。

雌蟹离开海边后,海边那一片片云雾状的东西,就是红蟹的幼体。经过25天左右,海水中的幼体会向海边靠拢。此时的红蟹幼体根本不像蟹。

当幼蟹长到5毫米宽时,便离开大海涌向陆地。于是,成千上万的新一代小红蟹出现在圣诞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