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风光旖旎的海洋岛屿
13879100000029

第29章 没有太阳的岛屿

在加拿大的北部,离格陵兰岛不远有着一个面积不算小的岛屿,它就是加拿大伊丽莎白女王群岛中的埃尔斯米尔岛。

埃尔斯米尔岛是个冰雪严寒、人迹罕至的岛屿,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所以得不到太阳的宠爱,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太阳是不肯在这里露面的。然而在夏天的时候,太阳似乎对自己的偏心有所悔悟,便在埃尔斯米尔岛的地平线上久久不肯离去,撒下一点微弱的温暖给这块受到冷落的土地。

由于寒冷,埃尔斯米尔岛是非常荒凉寂静的,它的面积大干冰岛两倍多,寒冷的气候净化了这里,极度纯净的空气,使岛上广阔的冰原、光秃秃的山岭和巨大的冰川看上去非常的清晰,给人一种远在天边而又近在眼前的莫名感觉。

埃尔斯米尔岛的最北端是哥伦比亚角,它距北极只有756千米。岛海岸线在冰川冲蚀下参差不齐,有不少的峡湾。有些峡湾的地形非常险峻,比如阿切峡湾,其两侧的悬崖高出海面700多米,形如刀削斧砍,十分壮观。每当微弱的阳光透过层层云雾长久照射到冰川上时,那雕塑般的冰川末端的冰块便会碎裂,漂游在海上成为冰山。岛的周围是块块巨大高叠的冰山,而岛上南坡的积雪在太阳下融化,在一片明亮白色的衬托下,灰色、黑色的岩石山峰分外庄严肃穆。

经过千百万年冰雪的侵蚀,岛上一些山岭变得圆润温和。嶙峋的白色冰山与圆润的黑色山岩相映衬,岛上的景色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壮美。

埃尔斯米尔岛虽然荒凉,但在岛南部的峡湾沿岸却居住着不畏严寒的因纽特人。1953年,加拿大为了表明自己对埃尔斯米尔岛的主权,在格赖斯峡湾沿岸建立了居民点。这个居民点是加拿大最北部的居民点,对加拿大来说,意义当然也非同小可了。不过,这个居民点并不是该岛最早的居民地。大约在4000年前,美洲人的祖先从西伯利亚来到阿拉斯加,他们刻苦勤劳的后代们又跋涉到埃尔斯米尔岛。现在,人们可以在一个圆砾围成的营地遗址里找到当年人类生存的遗迹。大约在1250年前,因纽特人的祖先大批迁居到埃尔斯米尔岛上,他们与大自然搏斗,希望能在这荒漠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园。然而,大自然太严酷了,年复一年的酷寒使他们举步维艰,终于,在1753年前后,因纽特人全部离开了这里。美国探险家皮里曾率领探险队探险北极,他将该岛作为探险的基地。皮里和他的伙伴汉森一起,在16天内走完最后的250千米路途到达北极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埃尔斯米尔岛名声大振,许多人把眼光对准北极时,也就看到了埃岛,精明的商人也就把精明的眼光落在了埃岛上。

前面,我们讲到埃岛是如何的严寒荒寂,那当然是它的绝对的真相,比如说,埃岛上没有树木,离它最近的树生长在2000千米以外的加拿大大陆上。然而,多艰险的环境中也有生命的存在。埃岛夏季时,大部分积雪都会融化,这时,以北极罂粟为代表的各色耐寒野花们就会在小溪小湖畔竞相怒放。北极圈内最大的湖泊——

黑会湖一带是荒岛上最大的绿地,到了夏季,湖畔生机勃勃,到处可以见到苔藓,伏柳、石楠和虎耳草。除了植物外,草原上还生活着成千上万的雪白的北极野兔和成群的麝牛、驯鹿,夏季是这些动物生命的旺盛期,而冬季,它们也不南迁,全靠刨食积雪下的地衣和绿色植物过冬,它们的天敌不是严寒也不是食物,而是同样与严寒抗争的北极狐和北极狼。

既然动植物可以生活在埃尔斯米尔岛上,人类也就关心起埃岛的生态来。1988年,加拿大政府将该岛的一部分辟为国家公园,其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略小于瑞士。每逢夏季,便有大批游客来到这里,他们徒步穿行在原野湖区,欣赏这独特而壮丽的景色。然而,也有很多人向加拿大政府呼吁,人类的大量进入将会破坏埃岛脆弱的生态环境。此呼声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