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和希望一起飞
13874500000026

第26章 心灵深处(6)

“您也看不见路?”听了母亲的话,我大吃一惊,“那您是怎么带着我走的?而且没有被路上的沟坎绊倒呢?”

母亲笑了,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欣慰又自豪的神色,“这条路妈是走过多少年的了,从你读中学,到大学,那时每天我都走这条路卖菜。每次在路上我都想着你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有出息。就是这种希望,让我每天都有动力卖菜,有机会接触这条路。我对这条路早就熟悉了的。今天手电筒没有了电,我照样能按照以往的判断走过来。妈是心中有灯……”

心中有灯?!母亲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我彻底醒悟过来。是呀,只要心中有灯,一盏希望之灯,只要对生活抱有希望,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遭遇的一切,不管身处怎样的困境,便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正是应了母亲的话,回到城里之后,我和妻子开了一个水果店,努力经营起来。三年后,水果店变成了一个小超市,我成了超市的老板……

(俞彪)

美丽的复杂

任何化学物质产生的火焰,最终都会熄灭,而用生命点燃的火焰将永远燃烧。

我有一本很破旧的《代数》,它给了我无尽的回忆,我从少女时代就珍惜它。后来我想,我之所以珍惜它并不仅仅因为它包含着那么多未知数,还有更多的东西。那时我很难说清它给了我什么,今天也依然很难说清楚。复杂是少女的本性,而不像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描绘的。作品中的少女往往是美丽的,单纯的,天真的,或是……绘画,雕塑,只让少女永远保持了一副表情或一种姿势,她们将永远是静止的,我并不信任那样的少女。美丽的复杂,复杂的美丽,这或许是一个少女的真实的写照。我已经不能准确地找回记忆中的一切,我只觉得那是我最不诚实的日子,在那以前,我从没想过我会与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藏藏掖掖,这些不高尚的词语有什么关系。而实际上,我做了。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藏藏掖掖给过我一种无名的激动和快感。

那一天,我的朋友G来看我,他告诉我说,外面正在大批地查抄书籍,还要把那些被打成毒草的书焚烧掉(那些书有很多曾被称为不朽的名著)。

人,仿佛具有一种反叛的天性,精神或欲望越是被禁锢,人就越会进发出更大的反抗力量。那一时期的阅读也一样,越是被查禁的书,人们阅读的愿望就越强烈。很多书都被用巧妙的方法偷偷藏起来,在一双期盼的手中悄悄传递着。后来G经常偷偷给我送来一些书,他总是说,要快点看,还有很多人等着呢。于是我就迫使自己在一个晚上读完一本厚厚的小说,我的眼睛不得不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字里行间飞快地奔跑着,迅速地囫囵吞下整段的句子。

每读完一本书,我的头痛得就像炸裂一般,眼睛看东西也模模糊糊。可是当又一本书传到我手上的,我还是忍不住要读。能够从从容容读完一本书,是我最大的愿望。

那些天,我完全忽视了自己本应单纯的年龄,不知道自己从哪天开始,我总是偷偷摸摸地做事,读书、写日记也总是鬼鬼祟祟的,好像偷了别人的东西。读书时,门外有一点声响,我就像最机敏的动物一样,把书藏在一边。

开始我很难平静自己,后来,我居然会在陌生人面前面不改色,可心却在胸腔里跳得通通响。我和人们悄声说话,如同过去地下工作者秘密地进行什么计划,悄声说话制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让人战栗,说话哆嗦。

G那时可能十七岁吧,他有乌黑的头发,黑亮的眼睛,还有一种从不张扬的微笑。我那时十三四岁,已经有了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别人看不到,只有我自己能看见,它是迷人的,五光十色的,有一种令人炫目的感觉,进入那爪世界我会莫名地一阵阵战栗。坦率地说我喜欢G,我说不清自己喜欢他哪里,可我就是喜欢,他的影子甚至时刻占据着我的头脑。我常在心里无声地跟他说,有快乐的,更多的是伤感的,那些话我没对他说过,一直到现在也没对他说。

那个夏天屋里闷热,没有一丝风,我的窗子被爸爸用厚厚的几层报纸糊上了,他怕我看见外面的一切。我在闷热中透不过气,读书是忍耐的一种方式。读着书里的故事,我就忘了周围的一切。从《在人间》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主人公怎样历尽坎坷,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当春天的太阳和煦地照耀着。伏尔加河水涨得满满的,大地显得热闹而宽阔,主人公来到一艘轮船上,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可惜,我还没有读完,书就被拿走了,我只能在记忆中去追寻那些匆匆掠过眼前的人物。在《热爱生命》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种力量。在那个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的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是不能用坚韧顽强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的,但它却使这个垂死的人挣扎着通过了荒无人烟的冰天雪地。当他被饥饿的狼扑倒在地的时候,用他的牙齿深深地咬进狼的咽喉,把狼咬死。这个力量就是信念和意志。它产生于思维,它是在人的大脑中时刻进行着的一种活动,也是人与外界长期磨炼、交融的结晶体。它闪闪发光,耀人眼目,但却是来自于每天的平凡和平凡之后的思索。我多么希望能把这本书保留在我身边啊!可G来拿这本书的时候,我却不能让另一双等待的手失望。

生活中有太多的问号,我那时很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书突然间都变成了毒草。过去……我想起G曾给我朗诵过的诗,听,听那云雀……云雀在高空里盘旋,呜叫,向人们传达着天空的广阔,也带着我的思绪到那无限之中去遨游,让我忘记了这屋子的昏暗和狭小,忘记了自己在病床上的局促和笨拙。我有时沉浸在诗篇里,只觉得耳边回响的,已经不是抑扬顿挫的朗诵,而来自遥远的地方,又仿佛近在眼前的鸟的鸣唱。它紧紧地环绕着我,使我的心灵与这壮丽和激越融为一体……G的朗诵在我耳边渐渐低落下去的时候,我却还沉浸在诗的意境里。回到现实中来,重新面对眼前严峻的生活,我就把自己更深地沉入到书的世界,让我的思绪回到那些过去的年代,和那些在黑暗和死亡中寻求光明和生存的人们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愤怒一起激动,一起吟诵写在墙壁上的诗句;或是一起走进崇山峻岭,在森林里,在篝火旁,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书里那些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形象,如同一团团模糊的,但却跳动的火焰在我的眼前闪烁。我想起G曾经在《红岩》的扉页上写着:任何化学物质产生的火焰,最终都会熄灭,而用生命点燃的火焰将永远燃烧。

绿色的世界仿佛是在一个夏季的夜晚忽然荒芜的,暴雨之后是酷热的阳光,毒草滋生出来,邪恶地疯狂地迅速生长,几乎所有的书都是毒草了。我只能让G帮我找来他学过的课本。他给我的那本《代数》,书边已经磨毛,书面已经有些卷曲,破损,可是书的封面却还很完整,它以前一定是被书皮包着的。我翻开第一面,上面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在数学的王国里,只有勤奋和智慧才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下面是G的签名。

G给我讲过,在奇妙的数学王国里,各种各样的数字和符号是平等的,谁也不统治着谁,因为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可是,要探索数学王国的奥妙,解开无穷无尽的数字之谜,只有勤奋和智慧。G让我知道了很多数学家的名字,阿基米德,欧几里德,莱布尼茨,高斯……他们对人类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他们谁也没有宣称自己是数学王国的君主。G说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我忽然有一种激动夹杂着说不清的,隐隐约约的感觉,那是从我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涌出来的,我有点儿慌乱,心电跳得厉害,好像要从哪里蹦出来。我连忙重把书翻开,书的第一章是二元一次方程,x+Y=?两个未知数的四则运算产生了一系列奇妙的方程式,世界上的一切原来都是未知数。未知数碰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问号。

许多年以后,我已三十三岁,在北京见到他,是在一个饭店里,我第二天要去日本,他和朋友专程来送我。围着一个铺着洁白桌布的餐桌,我们天南地北的聊天。G依然是乌黑的头发,黑亮的眼睛,还有……我深深叹了一口气,我是不由自主的。忽然,我觉得眼里涌出了泪水,我想对G说我一直保留着他给我的那本《代数》。我举起斟满红色葡萄酒的杯子,那只酒杯很高很深,它被斟得满满的,大家让我将它一饮而尽,他们说,一路平安。红色的液体在玻璃杯里消失了,我仿佛重又走进了那个只有我自己才能看见的世界……

(张海迪)

给成长多一些尊严

“输液器是没有问题的。你以后要苦练基本功啊。”那一刻,她的泪水似决堤的夏洪滚滚而下。她由衷地感激护士长的良苦用心,给了她一次成长的尊严。

讲这个故事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护士,她曾获得全国“劳模”称号。

那时她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刚分到这所妇幼保健医院。那天,一对年轻夫妇抱来一个发高烧的一岁小男孩,需住院输液。也许是孩子病得太虚弱了,她在给孩子额头套针的时候,老是找不到那细小的血管,急得满头大汗。病床上的孩子不停的哇哇啼哭,孩子的父母在一旁也不停地唉声叹气。那位父亲甚至粗暴地说:“你怎么搞的?不行,我们就转院。”那位父亲的话似锐利的钢针,刺得她的心一阵阵的剧痛,眼泪忍不住地夺眶而出。泪水滴落在套针的手上,那只手愈发地颤抖不停。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揪扯着她柔弱的心,她多么希望能有神人相助帮她套上那顽固的针头。

正在她骑虎难下的时候,护士长被那孩子的父亲叫来了。护士长看了看可怜挣扎的孩子和泪流满面的她,又看了看输液器后对她说:“是输液器有问题,快去换一个吧。”她迅速拿来一个新的输液器。护士长轻车熟路地一下子为孩子套上了针头,还责备她说:“你也不仔细检查一下,输液器有问题,还白费功夫。”旁边的年轻父母听护士长这么一说,便没再抱怨。她也擦干泪水,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下来后,护士长把她悄悄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告诉她说:“输液器是没有问题的。你以后要苦练基本功啊。”那一刻,她的泪水似决堤的夏洪滚滚而下。她由衷地感激护士长的良苦用心,给了她一次成长的尊严。

从那以后,她苦练基本功。上班练,下班也练。母亲被她的苦心所感动,主动成了她的“模拟”病员。眼看着母亲的双臂被她蹩脚的套针技术扎得鲜血淋淋,有时疼得冷汗直冒,她的心也在一阵阵地滴血。后来,她干脆悄悄将自己作为了实验品。当汗水和泪水成串落下的时候,她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映现出护士长那期待的目光;当娇嫩的手臂被扎得布满了蜂窝般密集的针眼,当疼痛如海潮般不断袭来的时候,她的耳边便一遍又一遍地响起护士长那亲切的话语。

就这样,没几年,她便成了院里有名的“一针准”,成了人人钦慕的业务骨干,进而成为了全国劳模。她说,是护士长给她的那份成长的尊严激发了她不断上进的决心。她永远感激那位护士长。

无独有偶。一个内向、胆怯的小女孩在课堂上不是不敢举手,就:是老回答不对老师的提问,弄得越来越没有信心。那位细心的女老师找到她,亲切地对她说,以后,你会回答的问题就举右手,不会回答的就举左手。小女孩眼含热泪,望着女老师慈祥的面庞,重重地点了点头。那以后,当她颤抖地举起左手,女老师便送给她一个会心而温暖的微笑;当她紧张地举起右手,女老师便微笑着连忙将答问的机会送给她。经过一次又一次答问的锻炼,她不断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尊敬,学习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渐渐地,她便自信而又勇敢地一次次地举起了她的右手。后来,她成了一名学业优秀、奋发进取的好学生。

许多年过去了,当她事业有成的时候,她总是无比深情地回忆起那位女老师所给予她成长历程中的尊严。因为她知道,是她们成就了她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许许多多地正在成长的新生命,他们正在渴求着我们所施与的成长的尊严,哪怕是一点点,也会激发出他们奋进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的信念。给成长多一些尊严吧,这样成长的明天就是成功。

(李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