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13830900000017

第17章 海蛇

追源蛇类起源,海蛇还是陆蛇的老祖宗呢。据科学家考证,陆蛇本是生长在海里的,在距今7千万年前的中生代,由于大自然的变迁,才使大部分海蛇迁移到陆地生活,成了现今的陆蛇,少部分的蛇继续在大海生存,就成了现今的海蛇。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海蛇和陆蛇原本生活在陆地上,由于地球自然环境的变迁而再次下水,成了如今的海蛇。总之,海蛇和陆蛇出自于一家。

海蛇和陆蛇,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身体生理机能也有不同,海蛇的尾巴不像陆蛇那样细长如鞭,而是变得侧扁如桨。在海中游泳时,像船橹那样左右拨水前行,如同舞女舞出的优美舞姿。为了潜水的需要,海蛇的鼻孔长有一对可开闭的瓣膜;它的肺也变得特别长,几乎从喉咙一直到尾部,既能储存空气,又能调节身体的升降。此外,皮肤可帮助呼吸,排出多余的氮气等等。种种生理机能的变异,使海蛇也能像其他海洋动物一样,驾波逐浪捕捉食物,邀游于海洋中,成为一种特殊的公民。

说起长寿动物,人们常常会认为,龟是世间最为长寿的动物,其实真正的长寿动物理当首推海蛇。若干年前人们曾在南太平洋发现了一条绿茸线海蛇。据有关专家鉴定,这条海蛇竟有1687个环固,所谓环圈就像是树木的年轮一样,一年成一圈,这样算来这条海蛇已活了1687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尾部还是相当光滑,说明该蛇还处于幼年期,推算开来,这条蛇竟可以活到12万年。这是国外几家有影响的杂志所报道的。即使抛掉这12万年的估算不计,那么这1687年的年龄,也称得上世界长寿动物的冠军了。

我们知道陆蛇是卵生的,小蛇靠蛇蛋孵出,而海蛇大多则是胎生的,产下的小海蛇,即可游泳活动。也有部分是水陆两栖的,这类海蛇依然保持卵生,它们在海滩生产卵(蛋),以后任其孵化、发育。有时候我们航行在海面上,远远望去一条长龙般的东西,在随波逐浪不断前进,有时这条长龙可蔓延数千米之长。这就是雌、雄海蛇在相互追逐交配,数十万余尾海蛇聚集在一起,场面极为壮观。在海蛇繁殖季节,它们有时聚拢在港口处,浮于水面,密集之时连船舶也难以正常航行。

全世界约有蛇类30万余种,可谓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些有毒,有些无毒。海蛇约有50余种,全都是有毒的,而且毒性很大,甚至有些海蛇的毒性比眼镜蛇毒性大50倍,被咬者即刻毙命。平时它一般都栖息于海边岩石周围或码头附近,而当人们不小心触及它时,它就发起攻击。不过好在海蛇一般是不会主动袭击人。

海蛇全身均是宝,它肉质芳香味美,在南方广州市专有蛇餐馆,天天宾客如云。日本冲绳、琉球一带岛屿居民,历来也有食海蛇肉的风俗。日本是世界长寿国家之~,其中冲绳等岛上居民尤为长寿,这不能不说与多食海蛇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说,海蛇性味为甘、温,有祛风、燥湿、通络活血等功能;从海蛇身上提取的血清是治疗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良药,此外蛇皮、蛇胆都很有价值,国际市场上每张海蛇皮可值20美元。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蛇毒,它是不可多得的生化物质,在医药上具有广泛用途,蛇毒酶现已成生物工程学的主要试剂之一,因而蛇毒价格极其昂贵,有液体黄金之称。据报道,青环海蛇毒干粉的零售价,每克高达7880美元。如何来提取蛇毒呢?说来也颇令人瞠目,我国广西有关部门,创造一种叫“咬皿法”,工人用手伸进装有蛇的铁笼里,抓着一条海蛇的脖子,此时蛇毫不客气地在工人手上咬上一口,随即把毒汁喷射出来,这正中人们的下怀,原来工人手上拿着一只特制的器皿,有意识地让海蛇咬上一口,以吸引其毒汁的排出。这种咬皿法不用伤害蛇,且可连续多次提取毒汁,蛇毒呈鸡蛋清样,无色透明,光彩夺目。

我国海域辽阔,有着丰富的海蛇资源,特别是北部湾广西沿海,常可捕获成群的海蛇。据报道,广西北海市一年就可捕获海蛇10多万千克,仅取蛇毒一项,每年就可创汇200多万美元,现在当地已成立了海蛇的专门研究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海蛇的综合利用将会取得更大成效,人们将把海蛇视做宝贝,再也不会无故屠杀抛人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