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1380000000015

第15章 其实,我们可以更聪明(5)

19世纪的先辈在头脑中并不具备的抽象观念有:自然选择理论(1864年),对照组(1875年)和随机选取概念(1877年)。在一个世纪之前,科学方法在大多数美国人的眼里是陌生的。普罗大众还没有进行抽象思维的条件。

换句话说,IQ之所以能显著地提高,其催化剂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基因突变,也不是不可思议的营养摄入,而是“做事情的思维方式从前工业时期向后工业时期转变”。在整个20世纪,基本科学观念逐渐渗透到大众的头脑当中,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因而逐渐发生改变。弗林说:“这个转变的过程不亚于人类的一场思想解放。”

科学世界观连同其词汇、分类法以及从具体事物中剥离出来的逻辑和假设部分,开始进入后工业时代人们的大脑。这种情形为大学水平以上的教育向公众开放扫清了道路,智力的基本框架也逐渐成形,否则我们当前的文明是不可想象的。

在弗林的观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现在98%的IQ测试者的成绩要好于1900年的平均水平。这一事实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在仅仅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社会言论和学校教育的进步使得几乎每个人的可测智力都得到了大幅改善。

对固有智力的讨论到此为止,尽管我们知道大多数人的相对智力等级在长大后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生物学因素无法决定一个人的起步阶段(记录在案的社会地位、学业和家庭经济状况)。

?个体并非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上。

?如果环境提出要求,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能变得更聪明。

然而,所有这一切未能阻止先天智力的大行其道,先天智力这一观念仍然坚持认为IQ的稳定性体现了大脑的自然和生物状态:极少数有天赋的人会自然地表现非凡,而智力区间另一头的人则拖了现代社会的后腿。查尔斯·穆雷于2007年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专栏中写道:“对于那些智商位于智力分布区下半区的学生,我们无法大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已经是最高限度了……我们希望某个IQ略微低于100分的男孩能够进步。但是,教给他更多的词汇,或对他进行口才训练并不能提升他的人生境界。他还无法理解较难的说明文……他还不够聪明。”

穆雷坦言:“即便最好的学校,也无法改变由智力不足造成的局限。”

但是,既有知识的崩溃却描绘出一幅完全不同的、更加流畅的、更有希望的智力蓝图。

20世纪80年代中期,堪萨斯大学心理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认识到黑德·斯塔特犯了严重的错误。美国低收入阶层儿童项目致力于让低收入群体的孩子远离贫困和犯罪。这个项目的服务对象是低龄儿童,它运行流畅,资金也很充沛(每年70亿美元),但却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研究显示,“小到中度”的正面影响只存在于3~4岁儿童的读写能力和词汇方面,数学技巧方面则毫无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