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796600000079

第79章 孩子有些自卑怎么办?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毫无疑问,自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更是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着消极作用。

孩子一旦自卑起来,他眼中的世界就会一片黑暗。一个总是低着头、弯着腰走路的孩子,他的骨骼必然会变得弯曲;一个自卑的孩子,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他的心灵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孩子需要昂起头来走路,需要昂起头来做人。父母要做得是帮孩子点亮自信的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路。

自卑的孩子往往会有以下的表现:

1.情绪低落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孩子的自卑心理使然。孩子,特别是女孩略有怕羞纯属正常,如果过度怕羞,比如从来不敢在小朋友的面前做表演;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抛头露面;或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有可能是因为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自卑感。

2.拒绝交朋友

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和同龄的人玩耍,并且对彼此的友谊是十分看重的。如果说孩子拒绝交朋友,并且从来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块玩儿,只能说明孩子是自卑的,他们因为自卑而拒绝交朋友。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因为自卑感强烈而把朋友当做是“洪水猛兽”。

3.疑神疑鬼

有着较强自卑的孩子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做游戏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是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对于父母、老师,甚至是伙伴的评价,自卑的孩子都十分敏感,甚至会耿耿于怀。长期下去,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责怪自己。

4.贬低他人

自卑孩子的另一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忌他人,比如,他可能会因为同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又或是因为别的同学挨了老师的批评而窃喜不已(哪怕是没有表扬他)。在和父母说起学校里的事情时,他往往会把别的同学贬低一文不值,借此来掩饰自己的自卑,却不知,这些正是他自卑的表现。

5.自暴自弃

大多数内心自卑的孩子往往会有自暴自弃的表现,这些孩子还会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再努力也是枉然,费那个劲干什么。甚至有的孩子还可能会有自虐的行为,比如,深夜不回家;生病不去看医生,还拒绝吃药和打针,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父母指责,便会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6.回避竞争

有些孩子虽然自卑,但是他们也希望能够让自己不再自卑,可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是,自卑的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信的,就算他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要参加一些比赛,却往往会在最后一刻放弃。不仅如果,当自卑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能够承受挫折。只要经历失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败,也会让他们的自卑感更加强烈。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些竞争的时候,就会想都不想的拒绝,根本不会挑战竞争。

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想要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树立自尊和自信,父母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方法:

1.让孩子全面地看待自己

有些孩子自卑是因为他们总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主要是没有能够全面地看待自己,没有能够正确地认为和评价自己。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全部而不是局部。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当然也不能够忽略自己擅长的一面,更不可以因为自己某些地方不如别人就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孩子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在发现自己缺点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那么,孩子自卑的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2.让孩子正确地解释失败

如果孩子经历一次失败,就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或是觉得正是由于自己的无能才导致了这次的失败,那么,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感到自卑。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彻底地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失败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不只是孩子没有能力。如果孩子能够找出事情失败的其他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的自卑。

3.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自卑最大的敌人,如果孩子有了自信,那么,自卑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父母要适时地告诉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当然,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做这件事情时将要面临的困难。这样的话,即使这件事情失败了,也会由于在事前做了心理准备而不至于自卑。

4.让孩子体验成功

成功会让孩子拥有自信,一个经常成功的人产生自卑心理的机会是很小的。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了自卑的心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一些以前成功的事情,以激发孩子的自信。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体验一下成功,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兴奋,这样孩子慢慢就会摆脱自卑。

5.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自卑的孩子一般都有着比较敏感脆弱的神经,这样的孩子是经受不住一些挫折的打击的。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注意满足自我,让孩子学会知足常乐。在学习上,不要让孩子把目标定得太高。因为,太高的目标只会让孩子重重的跌下来,一次又一次地尝到失败。如果孩子定的是一个适宜的目标,那么,孩子就容易获得成功。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能够达到自己所定的目标之后,可以尝试着调整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断地增强。

教子点拨

父母要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多分析,多开导孩子,而不要打击孩子。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的评价,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要让孩子相信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要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孩子才能自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