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796600000075

第75章 孩子有嫉妒心理怎么办?

很多孩子都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得到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关爱。然而,孩子的成长世界总是复杂多样的,童年有无限快乐也有不少烦恼,还会被一种叫做“嫉妒”的心理影响着。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它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它对个人、集体和社会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孩子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为,嫉妒心理强的人,不管是别人的成功还是他自己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痛苦,平添不少烦恼。

新学期开始,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某校语文老师开展了一个活动:要求大家多练习钢笔字,如果写得好的话,老师便在同学的作业本上加盖一枚小红花;如果小红花多了,这位同学的本子就将作为展品全班展览。全班同学都积极响应,要强的小辉也为获得小红花而下了很多的苦工去练字。但好多天过去了,小辉的作业本上,还是没有一朵小红花。一天下午放学,班里的同学都回家了,负责值日的小辉看着那些被老师当做范本的作业本,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嫉妒心理,他不但把那些盖有小红花的作业本悄悄地撕掉一些,还把老师遗忘在讲桌上的印章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小辉的做法说明了他的嫉妒心理: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小红花,他也不想让别人得到。

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孩子的嫉妒,不仅在家有,在学校也有。因为性别的原因,父亲在矫正孩子的这种弱点上面,有更多的责任。教会孩子宽容和珍惜友谊,是使其终身受益的事情。

要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先要分析嫉妒产生的原因。孩子嫉妒心理的产生是与其最关心的事物相联系的,孩子们之间的嫉妒常常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别人受表扬而嫉妒

别人受了表扬,有的孩子暗中不服气,有的公开挑人家的缺点,也有的故意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们的心理反应是:“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做得来。”

2.因别人学习好而嫉妒

学习是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学习成绩是评价孩子的重要指标。因此,有的孩子学习不如别人就嫉妒别人。有一个班级曾经发生这样的怪事:在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班上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的笔记本不翼而飞,这几个同学着急的情况可想而知。考试之后,笔记本又回到了那几位同学的课桌里。显然,这不是一般的恶作剧,是某个同学出于嫉妒心理,采用了不道德的手段。

3.因亲疏关系而嫉妒

有的孩子因为不被重视,而嫉妒受老师重视的同学,并且常常迁怒于老师,背后议论老师,甚至对班上的某些事情采取消极的态度。

同学之间的亲疏变化,也常引起嫉妒心理的产生。有些孩子因嫉妒别的同学之间关系好,而从中挑拨,甚至诽谤。

4.因物质方面不如别人而嫉妒

孩子们普遍希望有漂亮衣服、名牌衣服、好的文具、好的玩具等,由于家庭条件不同,父母教育方法不同,总会产生有这个没那个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但是,一些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对有比自己好的东西的同学“气不忿儿”,总想比过人家。当别人的东西脏了、坏了时,甚至幸灾乐祸。

孩子的嫉妒心虽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自然现象,但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父母应及时加以疏导,以免孩子形成不良性格。如脾气古怪、多疑、粗暴自卑、执拗或自暴自弃等,这是对孩子十分不利的。因此父母平时要关心孩子与人相处时的各种表现,一旦发现孩子有嫉妒心的苗子,就要帮助孩子正确地对待,及时疏导。

那么,怎样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呢?

1.建立良好的环境

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虽有多种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孩子内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父母应当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2.耐心倾听,让孩子合理宣泄

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真实而自然的,它只是孩子们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此,父母不要盲目对孩子的嫉妒心理和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并把握孩子嫉妒的成因。

3.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他就难以接受。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开始萌芽,他还不会全面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父母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过高评价孩子的品德、能力,以免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印象。

父母还要适当地指出孩子的长处和短处,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学习。父母可以教育孩子经常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上个月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有退步?我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取爸爸妈妈的意见?是否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

同时,教育孩子在班上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看到别人的长处。一个孩子如果能经常这样去想问题,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打消,就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客观地评价别人。

4.帮助孩子强化自身的优势

现实中的人必然是有差异的,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一个人承认差异就是承认现实,要使自己在某方面好起来,只有靠自己奋进努力,嫉妒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奋斗精神。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孩子,不要当面指责孩子不如别人,而应具体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有条件,父母可以请一个能力强的孩子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且孩子之间真诚友好的帮助也是克服嫉妒心理的良方。

5.对孩子进行谦虚美德的教育

通常嫉妒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身上,孩子往往因为已有能力,但没有受到注意和表扬,因而对那要受到注意和表扬的小朋友产生嫉妒。所以在纠正嫉妒心理同时还必须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即使别人没有称赞自己,自己的优点仍然存在,如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又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的才干就会更强,就会真正地长久地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6.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父母应设法将孩子的嫉妒心转化为竞争的动力,即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超过别人”上。教育孩子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落后的原因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以积极的努力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最终化解内心的不平衡。

父母千万不能用贬低孩子所嫉妒的对象的办法来减轻孩子的嫉妒心理,那样会导致孩子过多地去看别人的不足而放弃自己的努力。

教子点拨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孩子一旦产生了嫉妒的心理,相继就会产生不满、怨恨、愤怒等复杂情绪,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把孩子的嫉妒心引向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