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796600000047

第47章 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

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跌倒了,摔破了腿,他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吃饭时看到好吃的菜,他伸手将碟子端到自己眼前,根本就不知道让家人一起分享;在路上看到残疾人,他不仅不给予帮助还大声取笑……这里的“他”不是说的某一个孩子,而是一种现象——孩子爱心的缺失。现实的世界中有很多因素有可能对我们的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他们缺乏爱心,因而变得冷酷无情。而这些负面的影响最终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具有爱心了。

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爱心,它可以说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而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社会情感的需要,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一种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那么,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呢?父母要下工夫,培养孩子的爱心。

1.热爱动物,热爱生命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在逛街时,迎面跑过来一只小狗,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抚弄小狗,眼里流露出爱怜的神情。像动物园、公园这些场地,往往是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在这里会和小动物们嬉戏、玩耍,并且会觉得快乐异常,显现出爱的天性。

相反,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搞恶作剧的孩子,他们抓住小猫、小狗的尾巴,听到它们悲惨的嚎叫而开心不已,这些都是他们没有爱心的表现。

西方国家大多制定了法律,禁止虐待小动物,目的是用法律抑制残忍。英国有句名言:“爱我者爱我的狗。”把狗等同于人,借用小动物启迪孩子的爱心,是最直观和便捷的方法。现代社会掀起“宠物热”,并非全是精神空虚,它也是人类在人情淡薄的后工业社会中,借用宠物培育爱心,最终仍是呼唤美好人性的一种表现。

2.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性格

“我的,给我,我要!”这是小孩子最常说的几个词。可见,小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烈,这往往被用来证明“人生来是自私的”。

诚然,人有自私的一面,属于动物的普遍共性,但并非不可改变。婴儿学会的语言中,最早还有“爸爸”、“妈妈”这些词,说明婴儿最早感受到的他人便是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精心呵护孩子,让孩子最先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父母之爱是无私的奉献,历来为人们所讴歌,但切不要把它当做对孩子的馈赠,否则便成了溺爱,反而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3.给孩子做关心别人的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爱心是一种后天强化的行为,只要父母提供榜样,孩子就会模仿。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4.移情训练

爱心培养也需要移情训练。可以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5.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他人是爱心的一种体现。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和人交流的机会,在交往的过程中,孩子能亲身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这样有利于同情心的培养。比如,许多大城市中组织的“手拉手”活动,是在城市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互助合作,让城市孩子真切体会到农村孩子没有书包、没有书本、没有橡皮的感觉,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6.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吃苦头,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尽管父母自己面临着许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尽管父母有许多不快乐和情绪不稳定,但父母们总是竭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平稳。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不要过早地承受生活重担,其实这是错误的。事实上,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成为朋友,要学会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有些父母总是自己累死累活,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却无条件地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爱心。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应该把自己的辛劳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之爱的伟大,懂得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做出多么大的牺牲。这样,孩子便会体谅父母,不再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伺候。有机会也让孩子学习照顾父母、长辈,明白爱心是相互交流的,不只是单方面的索取。创造一个富有爱心的家庭气氛,能克服孩子的自私心理,让孩子养成关心别人的习惯。

教子点拨

古今中外,爱心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他们都是以爱为核心的。父母要记住:如果你的内心没有爱,就不可能给别人爱。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爱,这样你才有多余的爱给别人,才能培养引发孩子来自内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