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796600000028

第28章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

父母要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1.指导孩子在尝试之前做好准备

在孩子尝试前,先告诉孩子怎么做,或者分析父母的行为模式,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有哪些优缺点,让他实际面对的时候,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即使不是一帆风顺,孩子也不至于太难过,或留下不好的心理阴影。

2.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研究显示,应付挫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行动是排解沮丧的最好办法。一个孩子因为落选乐队而很伤心,如果他能想些办法提高技艺,比如邀请某个朋友和他一起练习,他肯定能较快地恢复信心。只要可能,父母应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当孩子有尝试的意愿时,父母不要剥夺他尝试的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应该给予正向的指导,如告诉孩子:“你已经比上次进步多了。”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以肯定,接着帮他找出受挫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让孩子的每一次练习都能得到宝贵的经验,从而建立自信,也明白事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经过,会有哪些地方不能顺利完成,增强其忍受挫折的能力。

4.切实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和知识、经验的增加及各种能力的提高成正比的,所以,父母应有意识地拓展孩子的此类知识,切实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他们独自战胜困难提供勇气和方法。

5.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

成功的孩子经常会得到很多表扬,这些表扬会让他们产生如下的一些乐观的想法:“我数学考试没有得前三名,但我是棒球队最好的选手”或“如果我能登台用小提琴拉一曲,我肯定能竞选上班长”等。如果了解自己的长处,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方式。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学校的集体活动,都有助于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6.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对现实的态度、学习生活的目的性、自制力、坚韧性等是性格的重要内涵。父母应培养孩子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告诉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应正确分析原因,迎着困难上,而不是退缩逃避。

7.父母做好言传身教

现实生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教材,父母应有选择地将自己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为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和不如意树立榜样。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着、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是孩子面对挫折的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教子点拨

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的情况是没有的,总会遇到些障碍,受到各种挫折,如何面对挫折将决定孩子以后在逆境中的成败。所以,父母要铸就孩子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提高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