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3795900000064

第64章 补虚药(2)

用于阳痿,宫寒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本品温补肾阳而柔润,不燥伤阴液,属补益药中之上品。

用量:6~9g。

5.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生用或盐水微炒用。用时捣碎。

本品性味辛,温,归肾、脾、心经。具有温补脾肾、摄唾缩尿的功效。用于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及口涎自流。多涎唾,可单用本品含之,或与理中丸、六君子汤等同用。益智仁收摄力强,对于老年人脾肾两虚,夜尿频数而又无实邪的均可以使用。

用量:6~9g。

阴虚有热,或有实邪者慎用。

6.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成熟种子。生用,或煮熟捣烂作饼用。

本品性味辛、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温补肝肾、明目填精的功效。①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及宫冷不孕,与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同用;②用于肝肾不足,目暗不明;③用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④用于肾虚胎动不安。

此外,本品亦可治肾虚消渴,如《全生指迷方》单用本品研末蜜丸服,治消渴。

用量:6~12g。

7.蛤蚧为脊椎动物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用时去头(有小毒)、足和鳞片,也有单取其尾,或炒酥研末。气腥,味微咸。

本品性味咸,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功效。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本品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本品质润不燥,补肾助阳兼能益精养血,有固本培元之功。

用量:3~6g,多入丸散或酒剂。

8.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生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

蝙蝠蛾幼虫居于土中,冬虫夏草菌侵入虫体后菌丝在幼虫体内生长并充满幼虫体,至冬季变成菌核而幼虫外形不变,夏初从幼虫尸体头部长出的子座露出土外,故有“冬虫夏草”之称。在较为板结、湿度大、腐殖质多的土壤中分布较多,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虫体肥大。

冬虫夏草为常用中药中的贵重滋补品,性温,味甘、平。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本品补肾益精,有兴阳起痿之功。甘平,为平补肺肾之佳品,功能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止咳平喘,尤为劳嗽痰血多用。

用量:5~15g。也可入丸散。

第三节补血药

1.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棕色油点,气特异。切片生用,或经酒拌、酒炒用。

当归为熟知的妇科要药。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本品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辛行温通,为活血行气之要药。

治疗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本品补血以润肠通便,用治血虚肠燥便秘。

用量:3~6g。

2.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一般生用或酒炒或清炒用。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刮去外皮后置沸水中略煮,或先煮后刮去外皮,晒干。

白芍为常用中药,性微寒,味苦、酸。具有柔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能。

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主要针对肝经阴血不足、肝阳虚亢的系列表现。

用量:5~15g。

3.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以原胶块用,或将胶块打碎;用蛤粉炒或蒲黄炒成阿胶珠用。以山东省东阿县的产品最为着名。捣成碎块或以蛤粉烫炒成珠用。

阿胶味甘,性平,主归肺、肝、肾经。在中药里,阿胶为妇科上等良药,为补血之佳品,尤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止血常用阿胶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

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多用治血虚诸证,而尤以治疗出血而致血虚为佳。其品味甘,质黏,为止血要药。本品滋阴润肺治疗阴虚燥咳,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及阴虚风动所致手足瘈疭等。

用量:5~15g,烊化兑服。

阿胶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纳食不消及呕吐泄泻者均忌服。

4.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生首乌若以黑豆煮汁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乌。质量以坚实、显粉性者为佳。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甘、涩。具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

其干燥藤茎也作药用,名夜交藤(首乌藤),具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之功效。

用量:10~15g。

第四节补阴药

1.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生用。质量以根条粗大、色黄白者为佳。

沙参为常用中药,性微寒,味甘。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之功效。

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本品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证。甘润能补胃阴而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

用量:6~10g。

2.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

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肾、肺经。是补药的一种。具有健脾、补肾、润肺、生津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病后精血不足等病证的治疗。黄精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主治阴虚嗽,肺燥咳嗽,肾虚精亏,消渴,脾胃虚弱,干咳口渴,营养不良,消耗性热病,病后诸虚弱证。有补脾养肺、益肾补精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舌干少津、肺虚咳嗽、干咳无痰、阴血不足、眩晕腰酸等。有许多常年服用本品后延年益寿的资料和故事。

用量:6~10g。

3.石斛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或金钗石斛的茎。

生用。

本品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噫,病后虚热,目暗不明。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本品可补益肾阴治疗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

用量:6~12g。

4.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生用。“西枸杞”以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质量较好,具有粒大、色紫红、肉厚、糖分足、籽少、味甜的特点,特别是宁夏枸杞,为地道产品,驰名中外。

枸杞子为常用中药,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子也是常用营养滋补佳品,在民间常用其煮粥、熬膏、泡酒或同其他药物、食物一起食用。

本品能滋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可用治肝肾阴虚及早衰证。

用量:6~12g。

5.墨旱莲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鳢肠的地上部分,夏、秋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在露水中露过后,晒干切段生用。分布于东北、黄河和长江流域。

本品性味甘、酸,寒,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证。单用或与滋养肝肾之品配伍。本品长于补益肝肾之阴而凉血止血,以治疗血淋为主。

用量:6~10g。

6.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生用或酒制用。肾形,紫黑色,油性。

无臭,味甘、微苦涩。

本品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本品性偏寒凉,能补益肝肾之阴,常与墨旱莲配伍,即二至丸。

用量:6~12g。

7.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以砂炒后醋淬用。以块大均匀、淡黄白色、无腐肉、无腥臭味者为佳。

本品性味甘,寒,归肾、肝、心经。具有滋肾阴、通冲任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所至的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风动证,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本品入于心肾,又可以养血补心,安神定志。此外,本品还能止血,故尤宜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临床表明,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用本品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肺肿瘤,能减轻症状,使病人体质增强、寿命延长。

用量:9~24g,先煎;可熬膏或入丸、散。

8.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以砂炒后醋淬用。砂炒醋制后能使之酥松,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起矫臭、增强入肝消积等作用。

本品性味甘、咸,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

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热病伤阴,夜热早凉,动风抽搐;瘕积聚,妇女经闭等症。本品滋养之力不及龟甲,但长于退虚热、除骨蒸,故尤为临床多用,治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本品味咸,还长于软坚散结,适用于肝脾肿大等瘕积聚证。

用量:10~30g。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