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3795900000036

第36章 八纲辨证(1)

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通过四诊所搜集到的疾病的起因、病史、症状、体征及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症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对疾病证候作出判断的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这一点学习中医的朋友们一定要牢记,因为这是中医师在看病的时候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对疾病进行诊断,确定治疗原则以及开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也是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与西医辨病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时,即便是在对该病种的整个病理过程不甚了解,不知道病名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对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治疗,仍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也不至于延误病情,而且中医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这就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中医学辨证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另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依据病位的深浅,可分为在表在里;依据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依据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为实证,正气衰的为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个纲领。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一)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症状为主,也常见头痛,身痛,关节酸痛,或鼻塞流涕、喷嚏,微有咳、喘等症状。

【病因病机】表证是病邪侵犯肌表,病变首先反映在身体浅层,而出现以恶寒、发热为主证的证候。表证是由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浅表,而引起外感病的初起阶段,病邪尚未深入人体深部,病变部位主要在人体的浅表。因此,表证往往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由于外邪束表,郁于肌腠,阻遏人体卫气的正常宣发,肌表得不到卫阳之气的温煦,所以出现恶寒的感觉;又因卫气具有抗御外邪的功能,外邪侵入体表,卫气起而抗邪,正邪相争,肌腠闭郁,故出现发热。病邪在浅表尚未深入,故舌象没有显着的变化而呈现薄白苔;邪在皮毛,正气与之相争于表,脉气亦为之鼓动于外,故见浮脉。此外,由于外邪束表,郁于经络,使经气运行不能畅通,不通则痛,故见头痛,身痛,关节酸痛。

肺主皮毛,鼻为肺之窍,皮毛受邪,内传于肺,引起肺气失宣,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气喘等症状。

【治疗原则】解表。即通过发汗以祛邪外出,使邪随汗解。

(二)里证

【临床表现】里证包括的范围是极为广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它的基本特点是以脏腑的证候表现为主。

【病因病机】里证是病变部位在身体深层,系脏腑等受病而反映出来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曰:“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的,概括地说,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入里,从而形成里证,如外感病过程中,表寒入里化热,表证已罢,出现潮热、神昏、烦躁、汗出、口渴等症状,即是邪热炽盛的里热证;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即所谓“直中”,病一开始,就主要表现为里证,如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凉,寒湿之邪直中脏腑,出现呕吐清水、腹泻肠鸣、脘腹冷痛等症状,即是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影响脏腑、气血、精髓而为病,病一开始,就是里证,如郁怒伤肝,肝郁气滞,出现两胁胀痛等症状,属里证。

【治疗原则】里证范围很广,所以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具体证候而确定。

但里证总的治疗原则可用“和里”二字加以概括。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地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一)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手足凉,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白,蜷卧喜静,冷痛喜温,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浅淡或青紫,舌苔白滑,脉紧或迟等。

【病因病机】寒证是指由阴寒之邪引起阴偏盛而阳气受伤,或是机体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盛,从而表现为病理性功能衰退,并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周身的作用,故见恶寒喜暖,肢凉蜷卧,阴寒内盛,津液未伤,所以口淡不渴;阴盛阳虚欲得热助,故可见渴喜热饮,寒邪不伤阴液,或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尿及痰、涕、涎等排泄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及脾阳,或脾阳久虚者,则使运化失常而见大便稀薄。寒湿内盛,阳虚不化,则舌淡苔白滑;寒邪束遏阳气则脉紧,阳虚鼓动乏力则脉迟。

【治疗原则】寒者热之。

(二)热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热,手足温,口渴,面赤或颧红,烦躁不宁,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数。

【病因病机】热证是指感受阳热之邪,阳热盛则阴液易损,或阴液亏而阳气偏亢,从而表现为病理性功能亢进,并具有“火、热”为其特点的证候。多由外感火热之邪,或寒湿郁而化热;或七情过激,五志化火;或过食辛燥,蓄积为热等,均能导致体内阳热过盛。亦有因房室劳倦,劫夺阴精,使阴虚阳亢而表现为热的证候。

阳热偏盛,或阴虚内热,故见发热或恶热。阴液亏少,或火热伤津,故见口渴,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火性炎上,故见面赤,颧红,舌红。虚阳偏亢,或火热内扰,心神不宁,故见烦躁。火热迫血妄行,心动加速,则见脉数。

【治疗原则】热者寒之。

三、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纲领。一般而言,虚证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实证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虚证多见于慢性疾病或疾病的后期,病程较长;实证多见于疾病的初期、中期,病程较短。辨别疾病的虚实,可作为治疗时确定采用补虚扶正或泻实祛邪的依据。

(一)虚证

【临床表现】由于“虚”的性质不同,故其证候亦极不一致,很难概括全面。常见的有,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身倦无力,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大便滑脱,小便失禁,或面色萎黄,手足心热,心烦心悸,盗汗,舌嫩无苔,脉细无力等。

【病因病机】虚证是指慢性久病,正气虚衰,而呈现不足、松弛、衰退现象的证候。

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如饮食失宜,后天之本不固,情志怫郁,劳倦过度,内伤脏腑气血,产育过多,房室不节,耗伤肾脏真元,久病不愈,失治误治,损伤人体正气等,均可引起虚证。

在辨证时,虚证应分气虚与血虚两个方面。人若气弱阳虚,则失于温运、固摄,可见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身倦无力、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大便滑脱、小便失禁等功能低弱的症状。若血少阴虚,失于濡润、滋养,可见面色萎黄、手足心热、心烦心悸、盗汗等症状。至于舌嫩无苔,是由于阳气虚衰,不能蒸化水津,或阴血亏损,无以滋养上承。脉虚细无力,乃气血两虚,经脉不能充盈,血行又失其鼓动所致。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

(二)实证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胸闷不适,痰涎壅盛,脘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利,以及体内有痰凝、饮停、水泛、血瘀、虫积等。

舌老苔厚,脉来有力。

【病因病机】实证是新病急病,邪气亢盛,正气未衰,势均力敌,而呈现有余、实结、强盛现象的证候。形成实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入人体,郁闭经络或内结脏腑;二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使本来属于“正”的气、血、津液转化为病邪,如气机不畅而停滞,出现“气滞”,血行不畅而瘀积,成为“瘀血”,津液不化而停聚,变成“水湿”等。“气滞”“瘀血”“水湿”以及食积、虫积等,都可形成邪气盛的实证。

实证的证候表现:一方面表现为邪正相争,功能亢进。由于邪气太盛,正气与之抗衡,以致阳热亢盛,而发热面赤,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引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邪阻于肺,则肺气宣降失常,出现胸闷,喘息气粗;其痰盛者,可见痰涎壅盛,痰声漉漉;若实邪积于肠胃,则见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水湿内停,气化不行,故见小便不利。实邪内积,多见舌质老而舌苔厚;邪正相争,搏击于血脉,故脉来有力。另一方面表现为病邪停留体内。上述痰饮、水湿、瘀血、气滞等,均为病邪停积体内,往往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出现种种病变。

【治疗原则】实者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