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13795100000003

第3章 爬行动物(1)

老寿星——海龟

海龟,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海龟。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800-1000岁,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

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边沙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在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70天。

海滩的发展大大减少了海龟筑巢的场所。母海龟不再上岸孵卵的原因很多:人类的活动和噪音及垃圾挡住海龟的去路,而且如果海龟吃掉这些垃圾它们可能会死亡;海滩的人造灯光让海龟误以为是白天,误导了它们的夜间孵卵,也会使刚刚孵化出来想要回到海里的小海龟失去方向。

游泳健将——棱皮龟

棱皮龟头顶鳞片排列复杂而不规则。背甲的骨质壳由大小不等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成,有7条规则的纵棱。腹面有5条纵棱。整个骨壳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上颌有两个大的三角形齿突起。四肢呈桨状,前肢特别发达,后肢短。尾十分短小。背面黑褐色,有浅黄色斑,腹面颜色较浅。

棱皮龟是一种生活在远洋的动物,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偶尔也见于近海和港湾地带。由于四肢巨大,并且变成了桨状,可持久而迅速地在海洋中游泳,故有“游泳健将”之称。主要以鱼、虾、蟹、乌贼、螺、蛤、海星、海参、海蜇和海藻等,甚至包括长有毒刺细胞的水母等。它的嘴里没有牙齿,但是却在食道内壁有大而锐利的角质皮刺,可以磨碎食物,然后再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吸收。

1970年,我国长江口海域捕获了一只棱皮龟,而它身体上所挂的标记却表明它还曾经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大西洋海域被捕获过,足见它的游泳本领之高强。

龟中之宝——四爪陆龟

四爪陆龟,别名草原陆龟,背甲长12-16厘米,宽10-14厘米。头部与四肢均具黄色;头小,顶部有对称的大鳞;喙缘锯齿状。盾片中央棕黑色,边缘黄色,并有同心环纹。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间无蹼。前臂与胫部有坚硬大鳞,股后有一丛锥形大鳞。

生活在海拔700-1000米的黄土丘陵地,常在蒿草丰富、土质湿润、螺壳较多的阴坡凹地栖息。阴天或夜晚躲藏在洞穴中。喜食植物的花果及肉质叶片,好饮水。

乌龟的甲壳有什么作用?

乌龟的甲壳就是乌龟的保护壳,一旦危险发生,乌龟就将全身缩进硬壳里。其他动物在硬壳上咬两口,发现实在难以入口,就只能放弃走开了。等没有了危险,乌龟再从硬壳中伸出四肢和头继续它的活动。

综合专家——象龟

象龟,头大,颈长,背甲中央高隆;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9片,前后缘略呈锯齿状,微向上翘起;颈盾1片;臀盾单片,较大。四肢粗壮,柱状。背甲、四肢和头尾均青黑色,每片椎盾和肋盾均有不规则黑斑,皮肤松皱。背甲长可达1.5米,最重达375千克,是陆生鱼类中最大的1种。

常栖息于山地泥沼、草地。干旱季节栖于多雾山顶。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等为食。繁殖季节雄龟发出嘶哑的叫声,觅偶交配,雌龟10月掘砂产卵,每产90-150枚,卵白色,球形,径约5毫米。

400多年前,西班牙人在赤道附近的一座孤岛上发现了一种巨大的龟。它甲壳长达1.5米,重量约250千克,长着又粗又壮的腿,酷似大象的巨足,所以称为“象龟”。西班牙人还将这个岛取名为“加拉帕戈斯”,意思是“龟岛”。

巨毒无比——珊瑚蛇

珊瑚蛇是美国毒性最强的毒蛇,毒性虽强,但生性隐秘,不会随意攻击;喜欢躲在落叶堆、倒塌的树木与岩石底下,美国有一句谚语“红到黑,好朋友,红到黄,杀人王”便是形容珊瑚蛇与牛奶蛇体色辨认的俗语,本种在野外主要以其他蛇类为食。

体长约0.7-1米,这种剧毒蛇体型小而瘦,有圆形头部、小眼睛以及红色、黄色、黑色相间的三色环纹。

为什么不应该见蛇就打?

蛇分为无毒蛇和有毒蛇。被有毒的蛇咬伤后,可能会中毒身亡。但是无毒的蛇不仅不咬人,而且还能够捕捉老鼠,为庄稼除害,所以无毒蛇还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呢。

盘坐大师——蟒蛇

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凶恶狠毒

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又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印度尼西亚的一所小型动物园近日向游客展出了人类捕获的世界最长的一条巨蟒。这条巨蟒体长约15米,体重447千克,直径最大处达到了85厘米。据动物园管理人员称,这条巨蟒尚未被命名。它喜欢吞食狗作食物,一次要吃5条左右。据吉尼斯记录记载,前巨蟒世界记录是一条1912年在印尼苏拉威西岛捕获的蟒蛇,它体长10米。

林中穿行者——地毯蟒

地毯蟒,体长从1.2-2.5米不等,最长记录4米。体色依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唯具有黄或淡褐的底色,且具有暗褐色大斑纹的类型。吻部以外的鳞片较小,热窝分别位于吻鳞,上唇鳞前方及下唇鳞后方。

栖息地遍布森林及热带草原等各式各样不同的环境。居于森林者以树栖为主。卵生。

恶毒的饭匙——眼镜蛇

眼镜蛇为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为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

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眼镜蛇是如何捕食的?

眼镜蛇的嘴里长着两颗特别的毒的牙齿,当遇到猎物时,它会迅速地将猎物咬住,然后从它的毒牙里射出毒液,将猎物毒死。最厉害的眼镜蛇能将毒液射出2米远,能把人的眼睛毒瞎。

合并为一——双头蛇

双头蛇呈暗黄色,有黑色的斑纹,每个头约有两厘米长,从颈部分开,尾部与普通的蛇没有两样。双头蛇在地上还能快速地移动,但两个头几乎总是分开向两个方向运动,并不时地张开大口,蛇嘴里还没有长出牙齿。

双头蛇属于变异种。之所以会出现双头蛇,主要是因为蛇的基因受到了污染或在染色体复制或配对过程中产生了错误,使蛇长出了两个头。但双头蛇确实比较常见,原因在于蛇的基因(控制头的那段)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混在海里——海蛇

海蛇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亦略侧扁。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这些大海蛇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仅留下为数不多的化石,作为它们旧日曾活在世上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