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13794900000007

第7章 秦汉篇(6)

与此同时,在宣帝即位后,对曾经予他有恩的张贺、舅祖父等人及其后人都加官晋爵,大加封赏。而对丙吉,只知道对自己有恩却不知比张贺等人的更大,因为当时宣帝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而且丙吉为人厚道,从不计较这些,更是绝口不提当年的事情,知道当时真相的人又极少,所以连朝廷和宣帝自己也不大清楚他的功劳在什么地方。后来有个在掖庭服过役的宫婢让在民间的丈夫向朝廷上书,陈说自己有过抚养皇上的功劳,现在年老了请求朝廷照顾。她还指认当年典狱的使者丙吉作为人证。宣帝下诏让掖庭令考问。张贺这个时候早已经死了,继任的掖庭令不清楚其中的情况,就奏请宣帝把丙吉找来。丙吉一见了宫婢就说:“你曾经抱养过皇上,还因为照顾不周受到过我的责打,这有什么功劳呀?只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徵卿才是皇上的大恩人。”于是就详细地陈奏胡、郭二人共养宣帝的劳苦情形。宣帝下诏求访二位乳母的下落,得知她们已经死了,但还有子孙在世,就给了他们厚厚的赏赐。那位宫婢则下诏免为平民,放出宫去,并且赐给她十万钱。宣帝亲自过问,这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恩却隐瞒不报,于是封他为博阳侯,给他一千三百户食邑作为赏赐。

汉元帝刘奭

帝王档案

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宣帝之子。性情优柔寡断,崇尚儒道,为人不分奸贤,在位16年,无大作为,还差点把父亲留下的大好江山断送掉。病死,终年45岁,死后葬于渭陵(陕西咸阳东北)。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

汉元帝未临幸昭君之谜

汉元帝爱好儒术,先后任用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蘅等为丞相,又重用外戚史氏、许氏。统治期间,赋役繁重,西汉开始由盛而衰。

汉元帝竟宁元年春三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欲来朝,奏诏被批准。呼韩邪便由塞外启程,直抵长安,见到了元帝,行过胡邦最敬之礼以后,仍乞求元帝以公主和亲。

元帝正担心边疆生出是非,希图暂时羁縻匈奴,省得劳民伤财,多动干戈,当下慨然允诺。等得呼韩邪退出,元帝回到后宫,却又踌躇起来,他一个人暗想前代曾有和亲故事,都是私取宗室子女,充作公主,出嫁单于。历朝以来,从没一次败露。现在呼韩邪亲自来长安,随从人等耳目众多,况且呼韩邪已经投降,今非昔比,若仍照从前的办法,必然露出破绽;但若以真的公主遣嫁蛮荒之地,于心不忍。元帝不禁愁眉不展。

当时冯昭仪在旁,她对汉元帝说:“后宫宫人上万,十之八九从未见过陛下一面。陛下平时要幸宫人,都是按图索骥,看见图画上面哪个美貌,就选哪个前来侍寝。这样拣取,就是陛下圣寿万年,也幸不完许多宫人。如今不妨选一个姿色平常的宫女即可。”原来元帝即位后,嫌后宫女子年长色衰,就下令挑选天下美女入宫,并让画工为她们摹画形貌,以便他每晚看图择其美者召幸。元帝便命人把后宫美人图皆取至面前。元帝见了许多图画,哪有工夫细审,随便选定了姿色较陋的一个,命有司代办妆装。

到了第二天,元帝特意在金銮殿上设席宴请呼韩邪。酒至半酣,便命可将公主召出,以便与呼韩邪单于同赴客邸完婚。只见一群宫女拥出一位美人,袅袅婷婷地轻移莲步,走近御座之前辞行。元帝不瞧犹可,瞧了一眼,直把他惊得魂飞天外。原来此人真是一位绝代佳人,又含着嗔怨的模样,仿如空谷幽兰,直令后宫粉黛失颜色。

元帝当下如丢了魂魄,忍不住轻轻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时入宫?”她柳腰轻折,缓启珠唇,犹如呖呖莺声地奏道:“臣女王嫱,小字昭君,入宫已有三年了。”元帝听了暗想该女入宫多年,为何并未见过?可惜如此美貌,反让与外夷享受,本想把王嫱留下,另换一人赐与呼韩邪。回顾呼韩邪坐在殿上,一双眼睛尽管望着王嫱,不肯转动。元帝又恐失信外夷,且被臣民谤以好色的訾议。没办法只好镇定心神,嘱咐数语,闭着眼睛,将手一挥道:“这是朕负美人,你只好出塞去了!”呼韩邪看见元帝恍惚的神情,还以为骨肉远别而难舍,慌忙出座,向元帝跪奏道:“臣蒙陛下圣恩,竟将彩凤随鸦,请陛下放心,臣定会对公主优礼相待,子子孙孙,臣服天朝,决不再有二心。”元帝听呼韩邪这番说话,仅把他的头连连点着,吩咐护送公主至客邸成婚,目送她起身出去,拂袖入宫。

心中怏怏地回宫后,元帝命将待诏宫女图取来细看,王昭君的画像十分中仅得形似两三分,还是草草描成,毫无生气。接着又把已经召幸的宫人画像一看,画工精美,比本人要胜过几分,始知画工作弊。便命有司将画王嫱容貌的这个画工缉拿审讯。有司将长安画工一律传讯,当场查出,此人是杜陵毛延寿,为后宫画像时索贿不成的,都故意把花容玉貌绘作泥塑木雕一般了无生气的平庸女人。案既审定,毛延寿欺君不道,绑出斩首。

王嫱字昭君,是南郡秭归人王穰的长女。王嫱入宫以后,照例须由画工画了容貌,呈上御览,以备随时召幸。毛延寿本是一名画家,写生最肖,只是生性贪鄙,屡次向宫女索贿,宫女都希望入宫见宠,大都倾囊相赠,毛延寿就从笔底上添出丰韵,能使丑易为西施、郑旦的容颜。若没有钱送他,便画作嫫母、无盐的丑陋相貌。只有王昭君家境寒素,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又生性奇傲未肯迁就,因此毛延寿刻意毁损。因此,几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后宫佳丽如云,毛延寿多年这样作弊,竟没有人察觉。此时,王昭君只得携了她的琵琶,跟着呼韩邪凄凉地走向漫天黄沙的塞外去了。

朝廷派出的卫护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长安大街,沿途万人空巷,争睹昭君风采;眼看如此风华绝代的美人,离开繁华的帝京,前往荒凉的胡地,陪伴一个垂垂老矣的匈奴单于,无不为之嗟叹不已。从长安到匈奴地,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昭君想到元帝和她分别时候的情形,心中十分凄苦,倘若不被画工作弊,一定得蒙宠幸。像她这般花容月貌,如在元帝身边,岂不是日夜笙歌?她一边走一边暗自伤怀。塞外是个不毛之地,每年自春至冬,地上不生青草。王嫱一个人自思自叹,自怨自艾,百无聊赖,无可解愁,只有在马上抱着琵琶,弹《出塞曲》,藉以消遣。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声声令人肝肠寸断。谁知天边飞过的大雁,见她如花美貌,听了凄婉的琴声,居然扑扑地掉落在地上。这个便是“沉鱼落雁”中“落雁”的典故。

王嫱到了匈奴之后,呼韩邪倒也待她很好,号为宁胡阏氏。然而胡笳悲鸣,饮腥食膻,使王昭君总是对故国充满思念之情。逾岁生下一子,叫作伊屠牙斯。后来呼韩邪病死,长子雕陶莫皋嗣位,号为若鞮单于。那时王嫱尚是24岁的花样年华,若鞮单于见王昭君华色未衰,复占为妻室。她在匈奴已有数年,故国规矩,略知一二。胡人的习俗,父死可以娶母,她在若鞮登基的那一天问他:“你是胡人,我是汉女;你现在做了单于,我却不知从胡还是从汉?”若鞮道:“本国风俗如此,自然应从胡俗。”若鞮即封王嫱为阏氏;一切待遇,倒也和去世单于一样。后来昭君复生二女,长女为须卜居次,次女为当于居次。又过十余年,昭君病逝。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唯王昭君墓上草色四季都是青色,故时人呼为青冢。因她红粉飘零,远适异域,后人特为她制了一曲,谱入乐府,名叫《昭君怨》。有人说是昭君出塞时在马上自弹琵琶,编成此词。

汉成帝刘骜

帝王档案

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元帝之子。性格懦弱,志大才疏。在位26年,好女色,荒淫无道,在政治和文化上略有建树,虽思立业,终难有成。病死,终年46岁,死后葬于延陵(今陕西咸阳西北)。谥号孝成皇帝,庙号同宗。

汉成帝贪色杀子之谜

汉成帝刘骜即位时年方弱冠,正是戒色时候,偏偏成帝生性好色,在东宫时已整日猎艳图欢。皇后许氏方在盛年,色艺俱优,因此很受宠幸。成帝即位十余年,许后已年近三十,花容渐渐瘦损,云鬓也渐渐稀落,成帝素性好色,见她已经渐成黄脸婆子,自然生厌。许后色衰爱弛,这时成帝正宠爱班婕妤。

班婕妤,西汉女文学家,名不详。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是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生得聪明伶俐,工于诗赋。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她不争宠,不干预政事,谨守礼教,行事端正。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又擅长音律,使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了知音的地位。不过,她庄重自持、拘泥于礼法,时间久了也埋下了成帝对她渐渐失去热情的隐患。

汉朝制度很严格,皇帝乘坐的车子,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辇”,而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绝不能与皇帝相同。一次,成帝想要去后廷游逛,欲与班婕妤同辇,她推让说:“妾观古时的图画,圣帝贤王,出行都有名臣在侧,没听说与妇女同游,传至三代末主,方有嬖妾。今陛下欲与妾同车,几与三代末主相似,妾不敢奉命!”成帝听后很高兴,认为班婕妤颇为贤慧。王太后听到班婕妤的话,十分高兴,她极口称赞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时楚庄王的夫人,庄王喜狩猎,樊姬担心他疏于政事,便不食禽兽之肉,庄王有感而止。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数月后夭折。从此,她虽然承宠很长时间,却再也没有生育。

汉鸿嘉三年,成帝微服巡行,游至阳阿公主府中。见到一个歌女,长得倾国倾城,无限娇羞,面带一种若即若离的情状,令人不觉怦然心动。就是许后以及班、张两婕妤,在她们最妙龄的时代,也难比拟。成帝便向公主讨要此女。这个女子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赵飞燕。体轻如燕、能歌善舞的赵飞燕得宠,骄妒恣肆,贵倾后宫。后来赵飞燕又引荐妹妹赵合德,两姊妹轮流侍寝,连夕承欢,此外后宫粉黛,俱不值成帝一顾,只好自悲命薄,暗地伤心。

成帝自得了赵飞燕之后,与之行坐不离。赵飞燕身材窈窕,体态极其轻盈,举步翩然若飞。汉成帝专为她造了一个水晶盘,叫宫人将盘上托,赵飞燕在盘上起伏进退,下腰轻提,旋转飘飞,就像仙女在万里长空中迎风而舞一样优美自如。汉宫中有个太液池,成帝造了一艘沙棠木做的大船,用紫色的文桂木做舵与桨。一次,赵飞燕穿着云芙紫裙,碧琼轻绡,在船上表演歌舞《归风送远之曲》,飞燕越舞越飘飘,欲乘风归去之态,舟至中流,大风忽至,飞燕随风扬袖旋舞,像要乘风飞去,成帝急忙令宫人拉住赵飞燕,怕叫大风吹走了。宫人两手握住飞燕双履,赵飞燕索性在宫人手上随风飞舞,因此后世传说她“身轻若燕,能做掌上舞”。后来,汉成帝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特地为她大兴土木之工,花巨资为她筑起一座华丽的“七宝避风台”居住。

汉成帝刘骜纵欲则不惜一切,甚至已达视死如归的程度。汉成帝后宫佳丽成群,内宠众多,尽情享乐。但是,他不仅好女色,而且爱男宠。汉成帝的男宠是张放,史称他“常与上卧起,但为微行出入”。成帝时常和一批近幸佞臣在宫中长夜醉饱欢乐,谈笑放荡,全无拘束。而赵飞燕的暧昧情事,成帝也不闻不问。赵飞燕有一张琴名为“凤凰宝琴”。当时长安有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张安世,自幼习琴,15岁时便名满天下,后入宫为汉成帝和赵飞燕演奏了一曲《双凤离鸾曲》,其出色的技艺和优美的音乐令赵飞燕如痴如醉。赵飞燕爱惜玉树临风的张安世之才,特求成帝允其随便出入皇宫,并给他一个侍郎的官职,还送给他两张名贵的琴,一曰“秋语疏雨”,一曰“白鹤”。从此赵飞燕便借琴歌为名,与张安世眉挑目逗,每当成帝在赵合德处留宿,张安世就在赵飞燕处留宿。又因赵飞燕连年不育,害怕将来色衰时失去成帝的欢心,妄图生下孩子,便暗查子嗣多的侍郎宫奴,几乎每天都偷欢,可谓夜夜为新娘。又怕被成帝听到,就修了密室一间,托言供神祷子,无论何人,不得擅入。其实是密藏英俊少年,不分昼夜恣意肆淫。当成帝临幸时,赵飞燕也因疲劳过度,不过虚与周旋,勉强承应。成帝遂觉得赵飞燕不及赵合德,所以渐渐疏远。

一天夜里,成帝与赵合德偶谈及乃姊飞燕,略有不满的表情。赵合德已知赵飞燕私蓄男宠的秘事,连忙说:“妾姊素性好刚,容易招怨,保不住有他人谗构,诬陷妾姊。倘或陛下过听,赵氏将无遗种了!”说至此,泫然泣下。成帝慌忙替合德拭泪,并用好言劝慰,并发誓不至于误信蜚言。后来有人得知飞燕奸情,出来告之,都被成帝处斩。

赵飞燕感激赵合德对她的回护,特意推荐一个叫燕赤凤的宫奴。燕赤凤身体雄壮,并能够飞檐走壁。赵合德便趁着成帝不在时,与燕赤凤欢会。从此,燕赤凤轮流光顾飞燕与合德的内室。赵合德恐怕赤凤往来,招人耳目,于是企求成帝另筑一间房室,与赵飞燕的远条馆阁道相连。此后两处消息灵通,赤凤踪迹,随成帝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