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13794800000037

第37章 意蕴幽远的景观览胜(5)

延庆古崖居位于张山营镇东门营村西北2.4公里处,距京张公路3.5公里。与官厅水库相望,东临龙庆峡和松山自然保护区,四周群山环抱。整个遗址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有洞窟130多座。向南有一条崎岖的山路,沿山路曲行200多米处有一道寨门,门两侧尚遗有安装粗大横梁的窝孔,可以想见,寨门一关,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寨门西侧有一山洞,内有石炕、石灶,极似今天的“门房”或“传达室”。拾阶而上不足100米处为第二道寨门,路陡沟险,为后沟之门户。前沟从山顶到山脚有洞窟20多层,洞窟鳞次排列,错落有致,共有洞窟91座。后沟有洞窟26座,合200多间。前后沟之间的小山包为中区,内部布满洞窟,坍塌较少,保存较好。

遗址内洞窟的类型主要有马厩、居室、储藏室、议事厅等,开间有单间、两套间、三套间不等,有的上下二层之间,三层之间,甚至五层之间,六层之间相互通连,早已实现了“楼上楼下”。最大的三套间面阔达7.45米,进深2米,面积共达29平方米,最小的单间面阔只有1.5米,进深1.8米,面积不足2.7平方米。一般山体最下层为马厩,上层为居室,上下层之间有楼梯相通。

马厩一般门较宽,洞高1.5-2米不等(当时的马应较矮小),门两侧岩壁上有对称的窝眼,可用来放置横木,以防马匹走失。内部在一侧石壁上凿有0.6-0.7米高的马槽,槽深0.15-0.20米不等。如有里外间,里间为堆放草料的储藏室。后沟最大的马厩能容下八九匹马。在这七八处遗址中,此处马厩的数量最多,其它几处几乎没有。

居室的特点是结构巧妙,格局与今天北方民居极为相似。外观上有门、窗和排烟道,门较矮小,里外双门的痕迹犹存,户牖间以石榫脚窝相勾连,排烟口上方凿有放置雨搭的“人”字形刻槽。居室内一般设有石床、石炕、石灶、石灯台和壁龛等,炕内凿有火槽连接灶台和烟道,石炕上铺设石板,部分保存较好的洞窟内石板上还遗有炕泥;在一些高层居室中甚至还凿有下水道。其考虑之周全,凿工之精细,令人惊叹。

该遗址区内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要属中区西侧崖壁上的“官堂子”,当地人称为“金銮殿”或“奚王府”,传说解放前洞上还挂着一块“清水县衙”的匾额。残存部分可分为上下两层,至少有8个洞室。下层平面呈“凸”字形,面阔最宽处达11米,进深8米,高3.6米,大殿前部有廊,由2根粗大的岩柱撑起洞顶,后部8根岩柱撑起宫殿式祭台,台前部有摆放供桌的凹槽,主室两侧有石炕,炕壁上有一排窝眼(可能是用来悬挂衣物用的)。更有特色的是在北侧耳室内的灶台上还凿有供安置“暖坛”(靠灶内的余温加热,随时取温水用的容器)用的石窝,这种设施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在使用。从其形制和规模来看,“官堂子”很可能是议事聚会的场所。

储藏室一般无陈设,多与居室相连。有几处遗址以储藏室居多,可能与部族的整体布局有关。

整个洞窟群布局紧凑,有一定的规划,在前沟外侧还有几处已规划好但未开凿的洞窟痕迹。各洞窟间相互关联,但又相对独立,峭壁间有“之”字形栈道自下盘旋而上,将各个洞窟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此为中心,先后又在周边的重山峻岭中发现七孔洞、焦家洞、朝阳洞等七八处洞窟聚落遗址,最远达到河北省怀来县。

此次在密云县不老屯镇白土沟北山岩壁上发现的五处崖居虽然大小各不相同,但其形状构造则与延庆古崖居的几无二致。最大的洞室长5.2米,宽3米,高2米,洞门高1.4米,宽0.64米。洞室内部凿制得皆很精细,洞壁整齐,四角平直,室内同样有土炕、灶台残基及烟道、气孔、摆放灯具的壁龛等。洞口外檐上凿有雨罩、流水槽等设施。

其实,对于长年居住在这两地的山民来说,这些古崖居并不陌生。只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及这两地各有相对与世隔绝的自然状态,很长时间中,他们印象中的古崖居则是不知有几百几千年历史的神仙洞或大自然的造化——见怪不怪了——不过是个洞而已。

而对于专家来说,古崖居蕴含的意义却远不止此。在距离延庆达百公里以外的密云又发现古崖居,不仅使古崖居分布的地域一下扩大了很多,也使得古崖居这一千古之谜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古崖居何时开凿?何人开凿居住?在京北连绵蜿蜒的崇山峻岭中,类似的古崖居还会有多少……

岩洞的来历专家众说不一

如此大规模的洞窟聚落群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专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许多观点和假设,都因没有足够的依据而难成为定论。

上古山戎之说——2500多年前,这里曾活跃着一支剽悍的民族山戎族,战国末期山戎就销声匿迹了。但2500多年前尚未大量使用铁制工具,而洞窟内部凿得有棱有角,刻痕平整有序,若说用青铜工具开凿如此大规模的洞窟群,又似无可能。何况最近在姚家营村北洞沟内一洞窟内壁上还发现了尊石刻浅浮雕佛像,上古山戎开凿之说就更难站住脚了。

逃荒避难之说——洞窟之间安排错落有致,整个洞窟群有一定的规划,如只为了暂时栖身,没有永久居住、长期经营的目的是凿不成现在所见的模样的。逃荒避难之说似也难成立。

屯军处所之说——据史志记载,该地区历代的军事要塞在长城沿线、旧怀来城和今延庆川区一带。洞窟所在的一带并非军事要塞,在此屯军必要性不是很大。更何况洞窟与洞窟之间相对独立,石炕、石灶均在不同洞室中出现,每处规模较小,有明显的家族痕迹,屯军之说的理由也不很充分。

古崖居与神秘的奚族

与以上诸说相比较而言,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最先提出的“西奚去诸王帐之说”有一定的可信性。西奚去诸是指历史上广泛分布生活于这一地域的一个民族——奚族的首领。他们神秘而来,又神秘而去,但为后人留下的话题与悬念却也不少。

首先史籍记载比较丰富,《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辽史》、《金史》等史书均有关于奚族的记载。据《新唐书》记载:其君长常以五百人卫牙中,余部散山谷间……其马善登,其羊黑,盛夏必徙冷陉山,山直妫州西北……去诸引别部内附,保妫州北山,是为西奚。另据《新五代史》记载:奚、契丹各有部族数十万口,胜兵三万人,与唐时战时和,称为“两番”。唐末,契丹部落耶律阿保机部崛起,奚举族役属。奚王去诸为契丹守界上,而苦其苛虐,奚王去诸怨叛,以别部西徙妫川,依北山射猎,常以麝香、人参赂幽州刘守光以自托。其族至数千帐,是为西奚。

今延庆、怀来两县恰好为唐之妫州,海坨山是妫州北山。

《新五代史》中还说:去诸之族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粟(黍之不粘者,即糜子),秋熟则来获,窖之山下,人莫知其处。

在《金史》中则有大量关于金与奚争战的记载,如:“夭辅七年(1123)金奚路都统达懒攻速古、啜里、铁尼十三岩,皆平之。”“夭会二年(1124)金勃堇浑啜等破奚七岩,而抚其民人。”

有关奚的史料还很多,从现有的史料分析,唐、辽、金时期,在延庆北山确实曾生活过一支以游牧为生,兼营农业,能骑善射的游牧民族——奚族一部。而且奚王去诸确曾活动在这一带。从古崖居洞窟的规模、“官堂子”的形制以及与周围一些洞窟遗址相比较,此处为去诸王帐所在地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民族经过辽金时期的战乱,最终又神秘地消失了。

其次,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以唐、辽时期的文物居多。

1991年8月和1997年3至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曾两次联合对古崖居及其周围的洞窟聚落遗址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试掘,先后对100多座洞窟进行了测绘,清理洞窟近50座,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出土文物以时代较早的灰陶、黑陶陶器残片为主,可辨器形的罐、盆、盘、碗等,此外还在“官堂子”的一个灶炕内出土了两块唐代绳纹砖,在洞5的排烟道底部出土了一件辽代的铜匙。其中灰、黑陶片的陶质与北京地区唐、辽时期的灰、黑陶相近。从这些出土文物推断,遗址的开凿年限应为唐、辽时期。这正好与唐、辽时期西奚族曾生活于妫川北山的历史记载相符,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考古事实依据。而从密云古崖居的特点判断,它的原始居民也很可能为奚族一脉。

尽管如此,“崖居为西奚去诸王帐之说”目前仍处于假说阶段。因为古崖居断代考古工作尚在进行当中,出土的文物有限且无铭文,出土的陶器残片正在进行研究,还没有出现完整的器形组合,而且史料研究还很不充分,现在作为定论为时尚早。

古崖居会告诉我们……

古崖居等洞窟聚落遗址群的发现,对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建筑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延庆地处“塞外”,历史上曾是一个众多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区。1985至1990年,在延庆北山一带发掘了500多座山戎族墓葬,出土文物20000多件。西汉时曾在延庆设置了专门用于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夷舆县。如果古崖居是西奚去诸王帐之说成立,那么关于奚族史的研究不仅将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演变、交融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将为研究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提供新鲜材料。

古崖居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传统北方民居建筑与洞窟建筑的完美结合。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岩居,在陕甘地区有窑洞,他们或沿袭天然岩洞或凿成穹顶式洞穴。而延庆古崖居不仅依山就势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洞穴,而且风格上体现了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洞窟内皆为平顶,门、窗、炕、灶、排烟道、壁龛均一次性凿成,开间上体现了明间、次间、稍间的格局,不仅门窗有安装木制构件的沟槽,而且“官堂子”有明显的仿木构建筑的痕迹。此外,洞窟与洞窟之间相连,上下层之间有楼梯相通,简直就是“山肚子里的高楼大厦”,这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堪称奇迹。这些古人建筑或许会给今天的建筑师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黄山脚下花山石窟为何开凿

黄山因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而闻名海内外。如今,黄山脚下、新安江畔的花山谜窟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黄山脚下屯溪东郊的新安江畔有一片高不过一二百米的连绵小山,被人称为花山。这里因古人巧夺天工开凿而成的怪异石窟而闻名遐迩。

与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谜窟洞内没有壁画、没有佛像,也没有文字,更无任何史料记载,就是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也难寻其踪影。但花山石窟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

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35号石窟宏伟雄浑,2号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洞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花山石窟群这一令现代人为之震惊的人类石文化遗产,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被人称为“花山谜窟”。这一“谜”可谓是千古之谜,而这“窟”又可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古建筑工程奇观。

花山谜窟这样巨大的石窟建筑工程全系古代人工所建,着实令今人不可思议,让前来观光旅游的人充满了猜想。至于这些石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何人开凿?数以百万方石料到底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个不解之谜。

如此庞大的工程为何史书没有记载?花山谜窟凿痕说明什么?……一直致力于花山谜窟研究的江志伟先生介绍,大小谜团目前至少已经有50个,每开发一次,挖掘一点,就有新的疑问和谜团出现。

更让今人不可思议的是,花山有石窟36个,而在其东侧延长线的歙县烟村方圆4平方公里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石窟36处。

花山谜窟谜团众多,带来了各种猜想,目前仅就为什么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相对比较成熟的猜想就有20多种,且还在增加,这也为花山谜窟增添了更多神奇。

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是目前对石窟形成时代最悠久的一种猜想。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载,伐吴越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秘密训练而成。

屯兵说。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人,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这也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采石场说。是最普通的一种用途说。徽州留有许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桥、古道,还有渔梁水坝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而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

徽商屯盐说。是指这些石窟由于囤放盐等大量的货物需要而开凿的。自古以来,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盐商更为出名,而古徽州的对外运输渠道即为新安江,石窟为徽商的仓库。

功能转化说。这些石窟并非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凿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