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13794500000024

第24章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关系(1)

政府是法制与自由统一的桥梁,没有政府的中介作用,法制与自由只能脱节。因此,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调节,妄想只要自由与法制,不要政府调节的过度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只是一种市场乌托邦。

市场经济是以微观活力为基础、宏观调控为主导、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相互作用、双向运动的对称结构,是以公平与效率的一致为核心、民主与法制相统一,民主化决策、科学化政策、透明化行政相协调的系统工程。以微观活力为基础,要用创业工程代替就业工程;以宏观调控为主导,要用对称型调控代替均衡型调控。

市场经济的双向运动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双向运动的对称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全球化又区域化。

市场的发展是对称的过程

自由和法制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基本的对称关系。市场经济基本的对称关系通过市场经济宏观化与微观化以宏观化为主导的双向运动来展开和建构。

市场经济的对称关系与双向运动是社会有机体的对称关系与双向运动的展开。社会有机体兼具宇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特征,典型地体现了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从个体来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人类社会个体追求的最理想与目标,也只有以自由为目标,人类社会个体才有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充满活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的积极因素。因此从微观个体层面来讲,社会是无序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由人治向法治再向法制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社会的宏观制度层面,发展越来越有序。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从局部来看是无序的,从整体来看是有序的;从短期来看是无序的,从长期来看是有序的;从低层次的活动来看是无序的,从高层次的活动来看是有序的。社会的无序和有序是对称的。

不但从状态来看,社会的无序和有序是对称的,而且从过程来看,社会的无序和有序也是对称的。自由就是多元——经济多元、政治多元、哲学多元、学术多元、真理多元;有多元才有平等,有平等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博爱,有博爱才有人际关系的协调,有人际关系的协调才有社会有机体的协调有序,社会系统才有它的最大功能。

因此,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全球化又区域化。社会的调节机制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人身依附关系、计划安排)到市场,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市场经济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率对称的经济,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率、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体系。

法制与自由统一的桥梁

通货膨胀与不平等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必然产物,而是政府错误政策的结果;自由不能保证天然平等;要实现平等,还是要靠法制来保障。而政府是法制与自由统一的桥梁,没有政府的中介作用,法制与自由只能脱节。因此,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调节,妄想只要自由与法制,不要政府调节的过度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只是一种市场乌托邦。诚然,政府也有自身的利益,官员的腐败会给经济有机体造成破坏,但不能由此否认政府整体的作用。哈耶克的极端自由主义与它的“市场社会主义”没有相通之处。哈耶克的错误在于,把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充分自由竞争等同于完全自由竞争,从语义哲学意义上的用语不当导致经济概念的错误,并使他的整个经济学体系误入歧途。完全自由竞争固然排斥政府干预,但充分自由竞争恰恰必须以政府干预为前提。因为没有政府有力的调控手段,就不能杜绝各种欺行霸市、垄断与其它各种不正当竞争,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就不能建立与运行。政府功能的强化与经济自由度的提高二者是双向同步的过程。

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

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宏观与微观、政府与民间是其中的两个基本层次,相互之间互相依赖、协调发展、缺一不可。把企业看成是市场的唯一主体,政府属于外部性因素,是前提错误。另一方面,认为市场有先天性缺陷,也是一种先入为主。市场本身是一完整整体,抛开这个整体中的宏观要素谈“市场缺陷”,同样是把结论当前提。

把权力与腐败等同,把坏政府与政府等同,把宏观调控与破坏市场经济等同,这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意识形态——在反对干预市场的旗号下反对宏观调控。实际上,真正宏观调控是维护社会平等:这一代人与这一代人、这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平等。从创造与维护平等来讲,政府宏观调控与法制精神是一致的——法制通过司法行为来制造与维护公平,政府通过行政行为来制造与维护公平。前者是从人格权方面,后者是从发展权与生存权方面创造与维护公平。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不是强化政府的官僚体制、官僚阶层,更不是强化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而是强化政府的执政能力;而强化政府的执政能力,同尽可能缩小权力使用范围、精简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互为前提的。主流经济学的要害是把执政能力与强化权力混为一谈,通过否定后者来否定前者、否定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之所以有这种混淆,是源于他们市场原教旨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范式偏见”。

经济宏观化与完善的市场经济

完善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传统社会主义中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扬弃。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是宏观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微观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场经济是二者融合的结果。应该用融合来理解转型,而不是把转型理解成步西方资本主义的后尘。所以,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有先天的优势。真正的社会主义融合了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方面的优点,所以能容纳生产力比资本主义更快的速度发展,而且是真正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具备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果把改革开放理解成步西方的后尘,那么就是扬短避长,手棒金饭碗当乞丐。

政府基本建设投资有两种:一种产业化,如环保、公共工程;一种非产业化,如医疗教育。最大的结构失衡,是该产业化的没有产业化(如环保),不该产业化的倒产业化了(如教育、医疗)。前者使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后者使人有病看不起,有书读不起。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本质,就是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来保证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不等于两极分化,只有不公平竞争造成的贫富差距才是两极分化。政策腐败不但没有起到政府应该起到的保障公平的作用,而且却主导和参与制造了社会不公。但政策腐败不能和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划等号。市场经济宏观化与微观化以宏观化为主导的双向运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

对称型调控与均衡型调控

对称型调控与均衡型调控的本质区别:前者总体上是用增量调控促存量调整,后者是用缩短战线来消尖磨平。

国家“干预”的根本原因

国家“干预”的根本原因不是什么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而在于经济发展本身的宏观化、社会化,使国家本身成了经济的主体——宏观经济的主体。而“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交接与碰撞。因此,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失灵,宏观经济微观化的失灵。只要搞清市场经济中企业——微观经济主体与政府——宏观经济主体的对称关系,市场就没有失灵,也不会失灵。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都是微观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宏观经济时代都应该被扬弃。

“均衡”与“对称”不可同日而语

仅仅客体和客体对称的“均衡”概念,在相容性上和“对称”概念不可同日而语。对称经济中,客体是一个系统(企业是一个系统),主体也是一个系统(人的全面发展);主体与客体的对称不仅表现在生产手段,而且表现在生产目标;效益也不仅表现在手段,而且体现在目的。对称经济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同时处理好它内部的要素、结构、层次,小系统和大系统的关系,发挥综合的最佳功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

对称经济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处理好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且可以处理好社会生产力的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破坏社会系统的平衡,例如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破坏式的利用,可以使个别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可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暂时发展,但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久发展。要使社会生产力得以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系统的平衡关系,包括生态平衡、和平的国际环境、社会安定团结、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正因为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所以生产力的进步程度也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志和根本标志;反过来,也只有社会系统中各方面的发展程度,才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标准。

水涨船高与水落石出

对称和均衡的本质区别:

均衡是从不均衡到均衡,对称是破坏均衡,创造新的均衡。

对称型调控与均衡型调控的本质区别:前者总体上是用增量调控促存量调整,后者是用缩短战线来消尖磨平;因此前者用尽量减少损失且不断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调整,后者则是伴随大起大落的调控。前者尽量减少政策性风险,因此可以给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予期,后者则会使人们养成“周期”的习惯性思维与行为,从而产生不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的予期。

对称型调控与均衡型调控:前者是水涨船高,后者是水落石出。

对称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与周期发展观、“大起大落”观相对而言。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对称观,周期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均衡观。解放思想,首先要从传统经济学的均衡观中走出来,摆脱超速发展的精神枷锁,才能轻装上阵、迈出步伐。

人民币对内增值是提高人民资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而提高人们资产收入是提高人们消费预期值的保证,提高人们消费预期值和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人们积极消费、健康消费、扩大内需的手段和保证。

增长中最关键的是人的主体,平衡是次要的。传统社会主义是本未倒置。只有人的主体性的高扬,才有积极的平衡——对称,有了对称,才有真正的增长。而要提高人的主体性,一要民主,二要法制,所以平衡是社会整个系统各个要素与结构的协调有序,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稳定型经济与周期性经济

如果说,配置型经济与周期性经济以微观型经济为基础,那么伴随着经济的知识化、社会化、宏观化、全球化,将是再生型经济与稳定型经济;配置型经济与周期性经济将成昔日黄花。经济学范式与经济发展阶段是对称的;同一个经济学范式中的不同经济学模式是对称的。到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宏观化时代,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只能走入历史。这时再照搬西方工业经济时期形成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只能是时空错位。

对称经济是经济形态,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而再生型经济与稳定型经济是对称经济的一种技术形态与表现方式,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经济周期化,是微观经济向宏观经济转变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宏观调控的配套措施而导致的现象,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不对称的产物。经济周期化发展,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型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旦建立起有效的与宏观经济相对称的宏观调控手段,经济周期将会消除;那种把经济周期常态化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也将休矣。

周期波动与对称型反周期宏观调控

周期波动恰恰证明了正确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有没有必要,要看宏观调控是否正确。正确的宏观调控可以反周期波动,而错误的宏观调控则会强化周期波动。所以要不要宏观调控,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宏观调控就是对称型反周期宏观调控。“对称型反周期宏观调控”就是用对称手段而非均衡手段进行反周期调控。

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非货币化要求与货币手段之间不对称的产物。货币总量多少只是量的差别,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打破以货币为唯一调节手段的桎捁。当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质上要求人类要有新的调控手段时,主流经济学家们仍然把视野放在钱洞里,观念停留在小商品经济时期,必然使市场经济以洪水猛兽的破坏力形态出现。只有与时俱进,把人的观念与视野转移到到非货币领域,才能采取有效手段避免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