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06

第6章 滑脉

一、体象歌

【原文】

滑脉替替①,往来流利,盘珠②之形,荷露③之义。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滑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替替:形声词,在此形容脉来持续不断的样子。

②盘珠:盘,圆盘;珠,珠子。盘珠,盘子上滚动的珠子,在此形容滑脉圆滑流利的样子。

③荷露:荷,荷叶;露,露水珠。荷露,荷叶上的露水珠,在此也是用以形容滑脉的形象。

【白话解】

滑脉形象圆滑,持续不断地、极为流利地往来搏动,就像盘子上滚动的珠子,就像荷叶上饱满的露珠。

【解析】

滑脉的名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描述了滑脉的形象,《素问·大奇论》说:“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形容滑脉象如丸滑,圆活流利。此后历代医家用多种比喻形容滑脉的形象,《诊家正眼》比喻的“盘珠”与“露珠”比较具有代表性。

“盘珠”是用盘子上滚动的珠子形容指下脉搏圆滑流利的感觉;“露珠”是用荷叶上的露水珠形容滑脉圆滑饱满的形象。健康无病常人,气血充盛,脉气鼓动有力,脉道满盈畅利,可见滑利和缓脉象;在病理情况下,滑脉多主阳热内盛或痰湿食滞诸疾。滑脉的形成是由于血脉畅通时血管弹性好,内膜壁柔滑,外周阻力较低,或血液黏稠度低,致使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血管舒张迅速,脉搏起落快速的状态。滑脉的基本特征为脉搏来去流利通滑。

二、主病歌

【原文】

滑脉为阳,多主痰液,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①,男子溺血,妇人经郁②。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滑脉的性质、主病及寸、关、尺三部之滑的意义。

【注释】

①痢积:痢,痢疾;积,饮食积滞。

②经郁:月经郁结不行。

【白话解】

滑脉的性质属阳,一般见于痰涎内盛等病证。寸脉滑多是痰浊壅肺,导致咳嗽、胸部满闷,气逆痰多;关脉滑是胃中积热,气机壅滞,饮食所伤;尺脉滑可见于淋病、痢疾、积滞,或男子尿血,或女子月经郁结不行。

【解析】

滑脉属阳,多因阳热偏盛,则功能亢进,脉气鼓动力强,脉道满盈,所以脉来流利圆滑且数。痰饮、宿食、水湿等见滑脉,往往因实邪亢盛,正气与之相搏,加之痰饮等为阴液有质之物,以致脉道满盈,故血行滑利,如盘走珠。如上焦痰浊或痰热壅肺,以致咳嗽气喘痰鸣,每见滑脉;凡宿食停滞于中焦脾胃,或食积化热,症见嗳气腹胀,苔厚便结者,多见滑数有力之脉;或湿热注于下焦,症见热淋、带疾,或下利脓血、尿血,或女子血郁于肝经,均可见滑脉。

三、兼脉歌

【原文】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①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提要】

本段主要论述滑脉与其他脉象同时出现所主病证的意义。

【注释】

①阴:指外阴部位。

【白话解】

脉滑而兼浮,为风痰阻络;脉滑而兼沉,属痰食阻滞;脉滑而数,是痰火内盛;脉滑而短,是气机闭塞;脉滑而浮大,排尿则阴部疼痛;脉滑而浮散无根,是中风瘫痪的先兆;脉滑而冲和,可作为受孕的依据。

【解析】

滑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所主的病证多为阳证、实证,但滑脉与其他脉象同时出现又有不同的主病意义。

如浮脉多见于外邪特别是风邪侵犯人体,滑脉多主痰饮,故脉浮滑主风痰阻于脉络。沉脉主里,滑脉多主痰饮食滞,故沉滑多见于痰饮或饮食积滞于体内,阻滞气血运行。数主火主热,滑主痰主食,故滑数脉多是痰火或食火之象。若里热炽盛,鼓动血行,外达于表,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脉位浮且滑而大,而邪热下传于小肠之经,则常见尿热而疼痛。脉滑而浮散无根,是虚阳上越、中风瘫痪的先兆。妊娠脉滑是一种生理性变化。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可使血容量增加,且可使子宫和胎盘后动脉与静脉之间形成短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致使血流加快,滑利,故滑脉可作为受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