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13792200000041

第41章 常用中西成药(1)

第一节常用中成药

一、调理冲任剂

方1八珍益母丸

配方: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酒炒)。

用法:口服,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补气血,调月经。

适应证: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方2女金丸

配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白术(炒)、茯苓、陈皮、甘草、肉桂、牡丹皮、白芷、没药(制)、黄芩、藁本、白薇、砂仁、益母草、阿胶、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鹿角霜、赤石脂(煅)。

用法:口服,水蜜丸每次5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调经养血,理气止痛。

适应证:营血不足,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小腹胀痛,腰腿酸痛。

方3调经丸

配方:香附、白术、没药、吴茱萸、小茴香、延胡索、益母草、当归、麦冬、川芎、陈皮、续断、甘草、熟地黄、阿胶、牡丹皮、半夏、茯苓、黄芩、白芍、艾叶。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调经养血。

适应证: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血虚血寒,血色黯淡,经闭经少,四肢酸痛。

方4乌鸡白凤丸

配方: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当归、桑螵蛸、香附(醋制)、熟地黄、牡蛎(煅)、人参、银柴胡、芡实(炒)、鹿角霜、地黄、白芍、黄芪、甘草、川芎、丹参、山药、天冬。

用法:口服,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适应证: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方5益母草膏

配方:本品为益母草加工制成的煎膏。

用法:口服,每次10g,每日1~2次。

功效:活血调经。

适应证: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

方6调经补血丸

配方:当归,木香,续断,熟地黄,白术,益母草,香附,丹参,鸡血藤膏。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养血通经。

适应证:血虚气滞,月经不调,腰酸腿痛。

方7四制香附丸

配方:香附、熟地黄、白术、黄柏、陈皮、甘草、泽兰、白芍、川芎。

用法:口服,每次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养血调经,顺气开郁。

适应证:妇女气滞腹痛,血凝成块,经闭不行,小腹疼痛。

方8金匮肾气丸

配方:地黄、山药、山茱萸(酒制)、附子(制)、牡丹皮、桂枝、泽泻、车前子(盐制)、牛膝(去头)、茯苓。

用法: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淡盐水送服。

功效:温补肾阳。

适应证:肾阳不足之闭经、妊娠小便不通、不孕。

方9知柏地黄丸

配方: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用法: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

功效:滋阴降火。

适应证:阴虚火旺之绝经前后诸症、带下病。

方10内补养荣丸

配方:当归、川芎、黄芪、甘草、香附、熟地黄、阿胶、白术、砂仁、益母草、白芍、艾叶炭、茯苓、陈皮、杜仲炭。

用法: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

功效:补气养血。

适应证: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血量少,经期腹痛,腰酸腿软,面色无华。症见月经色淡质稀,经后腹痛,其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无华,口唇色淡,头晕心悸,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胸胁及乳房作胀,嗳气不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弦细而弱。

方11宁坤养血丸

配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丹参、红花、柴胡、香附、厚朴、陈皮、肉桂。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气和营,养血调经。

适应证:气虚血少,月经不调,经期后延,行经小腹冷痛和经后小腹空痛。

二、舒肝解郁剂

方1七制香附丸

配方:香附(醋制)、地黄、茯苓、当归、食盐、熟地黄、白术(麸炒)、川芎、白芍、黄芩、砂仁、益母草、延胡索(醋制)、天冬、阿胶、艾叶、稻米、鲜牛乳、酸枣仁(炒)、人参、甘草、小茴香(盐制)、艾叶(炭)、山茱萸(酒制)。

用法: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功效:开郁顺气,调经养血。

适应证:气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痛,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腹内作痛,湿寒白带。

方2香附丸

配方:香附、白芍、熟地黄、白术、当归、川芎、黄芩、砂仁。

用法:口服,每次6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调和气血。

适应证:血虚气滞,郁结不舒,胸闷胁痛,经来腹痛。

方3慈航丹

配方:益母草、当归、川芎。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功效:逐瘀生新。

适应证:妇女经血不调,瘕痞块,产后血晕,恶露不尽。

方4调经理气丸

配方:党参、熟地黄、生地黄、橘红、川芎、茯苓、紫苏、砂仁、沉香、琥珀、益母草、牛膝、当归、香附、白术、乌药、白芍、甘草、阿胶、黄芩、木香。

用法:口服,每次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和血,调经止痛。

适应证:气滞血虚,月经不调,腹痛腰痛。

方5丹栀逍遥丸

配方:牡丹皮、栀子(炒焦)、柴胡(酒制)、白芍(酒炒)、当归、甘草(蜜炙)、白术(土炒)、茯苓、薄荷。

用法:口服,每次6~8片,每日2~3次。

功效:疏肝清热。

适应证:肝经郁热之月经先期,经前情志异常、月经先后无定期,产后乳汁自出。

方6大乌金丸

配方:紫荆皮、香附、川芎、乌药、艾叶炭、当归、补骨脂、小茴香、熟地黄、木香、吴茱萸、三棱、莪术、延胡索。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调经解郁。

适应证:经血不调,崩漏带下,宫冷不孕,产后恶露不绝,脐腹胀痛。

方7妇科养坤丸

配方:熟地黄、地黄、当归、黄芩、蔓荆子、木香、香附、甘草、川芎、延胡索、郁金、杜仲、白芍、砂仁。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疏肝理气,养血活血。

适应证:肝郁血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闭经,经漏。

方8妇科得生丸

配方:益母草、白芍、当归、羌活、柴胡、木香。

用法:口服,每次9g,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适应证:肝郁不舒,气滞血瘀之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赤白带下。

三、活血调经剂

方1艾附暖宫丸

配方: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黄芪(蜜炙)、白芍(酒炒)、川芎、地黄、续断。

用法:口服,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功效:理气补血,暖宫调经。

适应证: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方2附桂紫金膏

配方:附子、防风、杜仲、白芷、五灵脂、独活、当归、川芎、木瓜、羌活、乳香、没药、木香、肉桂。

用法:外敷。温热软化后贴腹部。

功效:温经散寒,补气养血。

适应证:经血不调,血海虚寒,行经腹痛,经色紫黑,肚腹胀痛,体虚气弱,腰腿无力,周身酸痛。

方3妇科化瘀丸

配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酒大黄、延胡索、莪术。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破瘀血,止痛,调经。

适应证:血瘀血热引起的月经不调,腹痛,带下及产后恶露不净。

方4归脾丸

配方:党参、白术(炒)、炙黄芪、酸枣仁(炒)、茯苓、木香、远志(制)、炙甘草、大枣(去核)、当归、龙眼肉。

用法:口服,每次6~9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