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13792200000021

第21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适应证:血热妄行月经过多。

方11

配方:鲜荷叶2张,红糖30g。

用法:将鲜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锅内,加红糖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煮30min,滤去荷叶渣。饮汁代茶,可连续、经常服用。

功效:滋阴安神,清热止血。

适应证:血热型月经过多。

方12

配方:乌梅、金樱子各500g。

用法:将乌梅、金樱子洗净后捣碎,加水2500ml,用耐温的沙锅小火熬成250ml。每次服5ml,每天3次,连续服7d。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收敛止血。

适应证:气虚型、血热型月经过多。

第七节食物疗法

一、药茶

方1乌梅红糖水

配方:乌梅9g,红糖适量。

用法:上两药加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渣饮用。每日2次,温热饮服。

功效:收敛,止血。

适应证:功能性子宫出血。

方2豆浆韭汁饮

配方:豆浆1碗,韭菜250g。

用法:韭菜洗净,捣碎取汁,兑入豆浆煮沸即可。空腹时1次服下。

功效:补气温经。

适应证:气虚型崩漏。

方3黑白茶

配方:墨旱莲30g,白茅根30g,苦瓜根15g,冰糖适量。

用法:将诸药洗净,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再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饮。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适应证:血热型月经过多。

方4芙蓉莲蓬茶

配方:木芙蓉花15g,莲蓬15g,冰糖15g。

用法:以上前2味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入冰糖,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适应证:血热型月经过多。

方5仙鹤草茶

配方:仙鹤草60g,荠菜50g,茶叶6g。

用法:上3味同煎,每日1剂,随时饮用。

适应证:仙鹤草为止血常用之要药,荠菜清热凉血止血,故可用于崩漏及月经过多的治疗。

方6菜苔茶

配方:油菜苔120g,蜂蜜适量。

用法:将油菜苔洗净,切碎略捣,绞取汁液,兑入蜂蜜,调匀。每次服2~4汤匙。

适应证:血瘀引起的月经过多。

方7止血葡萄茶

配方:红茶2g,葡萄干30g,蜜枣25g。

用法:加水400ml共煎,煮沸3min,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化瘀止血。

适应证:功能性子宫出血及血瘀型月经过多。

方8益母草茶

配方:益母草20~25g,绿茶2g。

用法:入杯后,以沸水冲泡,加盖5min后饮用,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降压止血。

适应证:功能性子宫出血兼有高血压。

方9大蓟茶

配方:鲜大蓟60g。

用法:水煎取汁,每日1剂,代茶饮。

适应证:大蓟有凉血止血作用,对血热妄行之崩漏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方10四妙止血茶

配方:脱力草(又名仙鹤草)60g,地榆30g,墨旱莲30g,卷柏30g。

用法: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内服。

功效:清热凉血,兼有补虚收敛之效,止血作用较强。

适应证: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辅助治疗。

二、药酒

方1川芎止痛酒

配方:川芎24g,白酒150ml。

用法:将川芎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煮成100g,去渣,即成。日服1剂,分3次服完。

功效:祛瘀止痛。

适应证:妇女血崩。

方2丹参去痛酒

配方:丹参30g,延胡索30g,牛膝15g,红花15g,郁金15g,白酒500ml。

用法:以上前5味加工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d即成。行经前2d即开始饮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ml,至月经干净时停饮。

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益肾除痹,解瘀止痛。

适应证:血瘀气阻,经水不畅,5d以上月经仍不干净者甚效。

方3双蓟根白酒

配方:大蓟根100g,小蓟根100g,白酒500ml。

用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d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30ml。

功效:止血。

适应证: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及妇女崩漏,出血不止。

方4石豇豆白酒

配方:石豇豆60g,白酒500ml。

用法:将石豇豆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d后去渣,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ml。

功效:调经,镇痛,健脾,祛风湿。

适应证:崩漏,白带,头痛,劳伤腰痛,风湿性疼痛等。

方5水蓼当归酒

配方:水蓼根30g,当归15g,白酒500ml。

用法:以上前2味洗净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d后,去药袋,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ml。

功效:活血调经,生血行血,祛风除湿,解毒。

适应证:月经不调。

方6白凤仙药酒

配方:白凤仙花120g,黑豆60g,白酒500ml。

用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d后即成。月经来潮前7d,每日早、晚口服20g。

功效:和血调经。

适应证:月经不调、痛经等。

方7鸡血藤白酒

配方:鸡血藤60g,白酒500ml,冰糖40g。

用法:先将鸡血藤切薄片,置容器中,入白酒,置文火上煮至沸,加入冰糖,待冷后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浸泡5d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25ml。

功效: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适应证: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及月经不调、闭经等。

方8水蓼酒

配方:水蓼100g,白酒500ml。

用法:取开花时节的水蓼地上部分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d,每天搅拌1次,然后过滤即成。每2h服用1次,每次服20ml。

功效:除湿,化瘀。

适应证:子宫出血。

方9槐花散黄酒

配方:槐花15g,黄酒适量。

用法:将槐花焙焦,研为细末,备用。每日服1次,每次服15g药末,用酒送下。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适应证: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及崩漏出血不止,症见愤怒过度,或阴虚内热,出血量多,色深红或紫。

方10乌鸡参归酒

配方:嫩乌鸡1只,党参60g,当归60g,黄酒1000ml。

用法:先将乌鸡去毛及内脏,再将党参和当归洗净切碎,纳入鸡腔,加水和黄酒各1000ml,煮至减半,取出鸡,去渣,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50ml。

功效:补虚养身。

适应证:主治崩漏患者见虚劳病弱羸瘦,脾肺俱虚,面色不华,精神倦怠等症状。

三、药粥

方1苎麻粥

配方:生苎麻根30g,陈皮(炒)10g,粳米、大麦仁各50g,细盐少许。

用法:先煎生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分作2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功效:凉血,止血。

适应证:血热崩漏。

方2小麦鸡血粥

配方:小麦150g,鲜鸡血1碗,米酒100g。

用法:用小麦加水煮粥,鸡血用酒拌匀,放入小麦粥内煮熟。每日分次服。

功效:养心,益肾。

适应证:气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方3乌雄鸡粥

配方:乌雄鸡1只,糯米100g,葱白3茎,花椒、食盐适量。

用法: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煎烂,再入糯米及葱、椒、食盐煮粥。

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益气养血,止崩安胎。

适应证: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出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白或水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等。

方4糯米阿胶粥

配方:阿胶30g,糯米100g,红糖适量。

用法: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二三沸加入红糖即可。每日分2次服,3d为1个疗程,间断服用。

功效: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益肺。

适应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血虚等。

方5益母草汁粥

配方:鲜益母草汁10g,鲜生地黄汁40g,鲜藕汁40g,生姜汁2g,蜂蜜10g,粳米100g。

用法: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功效:滋阴,养血,调经,消瘀,解渴,除烦。

适应证: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方6牡丹花粥

配方:牡丹花(阴干者6g,鲜者10~20g),粳米50g,白糖适量。

用法:先以糯米煮粥,待粥一二沸后,加入牡丹花再煮,粥熟后入白糖调匀即可。空腹服,每日2次。

功效:养血调经。

适应证: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方7红花糯米粥

配方:红花10g,当归10g,丹参15g,糯米100g。

用法:先煎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糯米煮作粥。每日2次,空腹食。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

适应证:月经不调而有血虚、血瘀者。

方8白术猪肚粥

配方:白术30g,槟榔10g,生姜10g,猪肚1个,粳米100g,葱白3茎切细,盐少许。

用法:将以上3味药捣碎,猪肚洗净去涎滑,纳药于猪肚中缝口,以水煮猪肚令熟,取汁,将粳米及葱白共入汁中煮粥,并加盐。空腹服食。

功效:健脾,疏肝理气。

适应证:妇人肝部气滞、月经不调、四肢烦热以及脾虚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方9当归补血粥

配方:黄芪20g,当归10g,粳米或糯米100g,红糖适量。

用法:将黄芪切片,与当归共煎,取汁去渣,再与洗净的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共煮为粥,加红糖调味。分2次,温热服。

功效:益气补血。

适应证:气血不足型月经先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倦怠,面色不华,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苔薄而润,脉沉虚无力。

方10两地槐花粥

配方:生地黄、地骨皮、槐花各30g,粳米30~60g。

用法:将生地黄、地骨皮、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日1次,可连服3~5d。

功效:清热固经。

适应证:月经过多,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黏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方11参芪白莲粥

配方:人参6g,黄芪30g,大枣15枚,白莲子(去心)及粳米各60g。

用法: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300ml,文火煮取200ml,去渣取汁,加入大枣(去核)、莲子、粳米共煮为粥。每日1次,连服1周。

功效:益气摄血。

适应证: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倦怠,食欲缺乏,气短心悸,舌质淡,脉沉虚无力。

方12艾姜粥

配方:干艾叶15g(鲜品30g),生姜10g,粳米100g,红糖适量。

用法:生姜、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月经过后3日服,月经来前3日停。每日2次,早晚温服。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适应证: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

禁忌证:阴虚血热者不宜用。

四、药膳

方1玉米须炖猪肉

配方:玉米须30g,猪瘦肉120g,食盐、味精适量。

用法:将玉米须洗净,猪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瓷罐内,加水500g,上蒸笼蒸,至猪肉熟透,加食盐、味精即成。每日2次,趁热服。

功效:补中益气,清血热,治崩。

适应证:血热型崩漏。

方2艾叶生姜煨鸡蛋

配方:艾叶15g,生姜25g,鸡蛋2个。

用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剥去壳,复入原汤中煨片刻。

吃蛋饮汤,每日2次。

功效:温经,止血,安胎,散寒。

适应证:崩漏及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方3芹菜益母汤

配方:芹菜250g,益母草50g,鸡蛋2个,油盐适量。

用法:将上3味加水同煮汤,加油、盐调味。每日分2次,食蛋,饮汤。

功效:补血调经。

适应证:月经不调。

方4猪皮胶冻

配方:猪皮(去毛)500g,黄酒120ml,红糖120g。

用法:将猪皮切片,加水适量,炖至稠黏状,加黄酒、红糖调匀,停火,冷藏备用。每次20g左右,每日3次。

功效:滋阴清热固冲。

适应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方5炮姜当归烧羊肉

配方:羊肉500g,当归12g,生地黄10g,炮姜10g,酱油、米酒、糖各适量。

用法:将羊肉切块,放入沙锅内,加其后诸味,用文火煮熟透即可食用。

可作中、晚餐菜肴,分次适量服食。

功效:温经固冲止血。

适应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方6参芪鸽汤

配方:西洋参3g,黄芪15g,乳鸽1只。

用法: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不必清洗腹腔内余血),加入西洋参片、黄芪,加水适量,隔水蒸炖1h,加盐少许即可服用。饮汤食肉,嚼食参片。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适应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方7大枣炖猪皮

配方:大枣15g,猪皮60g。

用法:将猪皮切成块,大枣洗净同装入碗,隔水炖熟。每日2次,随量食。

功效:补脾和血。

适应证:脾虚型崩漏。

方8海螵蛸炖鸡

配方:海螵蛸12g,鸡肉90g。

用法:鸡肉洗净,切块,海螵蛸打碎,将二者装瓷罐加水500ml,食盐适量,上蒸笼蒸熟,吃时加味精即可食用。每日2次,服3~5次可见效。

功效:益气补精,补虚温中,收涩止血。

适应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方9三七鸡

配方:三七5g,鸡肉200g。

用法:三七(打碎),与鸡肉一起加水适量,隔水蒸炖1h,加盐少许即可服用。饮汤食肉。

功效:活血,益气,养血。

适应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