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是教出来的
13791400000044

第44章 《夏洛特·梅森:环境教育法》(2)

梅森指出,为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设法将自然之美摄入脑中。头脑具有“拍照”和形成确切形象的功能,可以将我们环绕世界时心驰神往、心旷神怡的“自然之美”的画面“拍摄”下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锻炼孩子,让他们把近处的、细微的东西记在脑中,然后通过看空阔的、远处的东西来达到这个目的。

让孩子们好好注意一小块景观,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回忆他们眼前的画面,如果其中有些模糊,最好让他们重新再看,当他们眼前的形象已经丰满,就让他们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会说:“我看到一个池塘,这一边有倒影,另一边倒影更深,池塘的那一边边界上有些树。”或者说,“有些可爱的黄色的百合花在远离水的边界上长着。有两三片圆形叶子向上翻起,好像船帆。在靠近我站的地方,有三头奶牛在喝水,有一头下水很深,水几乎淹到它的脖子。”等等。

梅森告诉父母们,应该让孩子去认识庄稼和花草。在“观光”和“描绘图画”的过程中,让孩子熟悉乡下的事物和活动,并且尽早让孩子与树木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享受花之美,从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在梅森看来,大人应当把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一起同欢呼,同惊叹,因为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每一个平常的奇迹时,这个时候他正将自己变成另一个牛顿。

梅森提出,应该鼓励孩子去耐心而又安静地观察,让他们去认识蜜蜂、黄蜂、蜘蛛、浑身是毛的毛毛虫、蜻蜓的习惯和生长历史以及他们如何长大的细节等等。这些户外运动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心理收获,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

在梅森眼里,之所以要带孩子们到户外去体验,是因为孩子需要新鲜的空气。城镇中的空气受到了很大的污染,超量的碳酸空气弥漫在空中,对于正在成长,需要氧气呼吸的儿童来说,这不啻是一种悲哀。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们有必要长时间待在户外,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

正确理解和使用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自然应该受到惩罚,但简单的惩罚并不能改造孩子,不恰当的惩罚又往往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梅森认为,服从自然的教育法则,就应该减少对孩子的限制。我们在磨练孩子的性格、规范他们的生活和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可能也会把他们的性格、生活和教育相应地约束、限制或者禁锢起来。教育方法应无条件地服从人的天性,它必须站在天性的旁边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梅森看来,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惩罚他们,更不要强制他们做事。惩罚和强制只会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忽视对孩子健康、智力发展和道德修养,也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梅森告诉父母,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但是,如果孩子由于无知而犯下错误,或者由于爱冒险而摔断胳膊或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不应该惩罚他们。即便在必须使用惩罚的情况下,也要根据错误的性质合理惩罚。梅森举例说,如果孩子故意不喝粥,做父母的就可以惩罚他,不给他水果吃。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惩罚方式,它可以引导孩子辨别是非。

孩子们常常藐视惩罚。在梅森看来,这是因为,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有机会表现出他们在故事书中经常看到,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表现出的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勇气。孩子们在受惩罚的时候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这值得做父母的认真考虑。

所以,梅森认为,简单的惩罚并不能改造孩子。如果简单的惩罚能起到对人的改造作用,能除去我们思想中的所有邪念,那么世界将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因为任何形式的犯罪都逃脱不了应有的惩罚。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并不是惩罚没必要,或者不起作用,而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惩罚不到位,就不会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我们的目的不是等着错误找上门来,而是去弥补由表面上的错误揭示出来的人格缺陷。某人说了谎,我们就惩罚他,这样我们就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或许没有任何有效的处罚办法可以保证他将来不撒谎,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也只能如此。

我们必须看得更深,我们必须找出犯错误的人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缺陷,什么样的错误思维习惯导致他说谎。我们必须运用可行的方法,通过帮助他建立一套与错误思维习惯相反的正确思维习惯,使他成长为一个诚实的人,从而不再犯错误。

从理想的角度来说,母亲可能会冒犯自己的孩子,但绝不应该轻视自己的孩子。事实上,无论大人们多么喜欢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孩子的评价都不会太高。即使母亲不低估自己的孩子,她也往往会犯另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幼小的孩子托付给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保姆,而自己则忙于别的事情。

父母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孩子完全像空白的胶卷,他此时所接受的东西将会常驻心间,影响他一生。因此,应当让孩子分享母亲最好的东西,她那最新鲜的乳汁、最快乐的时光。母亲要把最充分的爱给予孩子,而不要把孩子托付给他人。

梅森认为,儿童的无知并不等于无能,这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应当考虑的最基本的实际问题,并且不能作为抽象概念而不屑一顾。事实上,儿童的智力最敏锐,领悟力最好,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很快。

梅森进一步指出,任何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与生俱来,无须教育者多年的种种努力去开发。但说实话,要引导和使用孩子的财富,远比开发任何所谓的才能更有意义。

对父母来说,不轻视孩子,并不等于是溺爱、放纵孩子,而是应该严肃对待孩子的错误。梅森认为,对孩子的错误要及时酌情惩戒。当母亲看到幼儿淘气时,恰到好处地轻轻拍他一巴掌,往往能收到行之有效的管教效果。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惩罚的目的主要不是放在打消孩子的念头上,而是帮助孩子建立一套新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让他懂得,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就得接受什么样的惩罚。

父母必须清楚这一点,它也是一种生活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证明,任何违法行为,无论是思想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有时会立即受到惩罚,有时会在以后受到惩罚。

梅森认为,如果孩子长大后还不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那么他走上社会的时候就会像一名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就被送上战场的新兵一样。那样的结果,是所有父母都不愿看到的。

父母和孩子都要正确对待考试

梅森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汤姆的父母送汤姆上学是为了让他接受教育。可汤姆父母心中热切期望的是儿子可以拿到考试的好名次。

“要做一个好学生,就要在班上占一个好名次”,这是汤姆告诉同学们的,这是他的目标,他的头脑也因为有了目的变得活跃。他不会让父母失望。他要成为班上的尖子生,甚至要成为全校的尖子生,得奖品,受表扬,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梅森说,汤姆去上学为的是在班上获得好名次,为的是给父母带来荣誉。

汤姆通过了“考试”。过了不久,成绩报告单下来了,让人最高兴的是汤姆六科成绩名列前茅,接下来汤姆获得了更好的成绩、名次、奖品、升级,不久又获得了奖学金。现在汤姆瞄准了更高的目标,仍然是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给他带来了很多机会,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汤姆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他学会了学习新技艺的本领。他的父母受到祝贺,在汤姆和他的同伴眼中,汤姆就是英雄。好像除了考试,没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够如此容易让一个年轻人出名,当然前提是他的父母给了他一个好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