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饮酒与解酒的学问
13789900000008

第8章 酒的分类与科学饮用(5)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风湿病研究中心的西风久寿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人在剧烈运动后马上饮啤酒,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会迅速升高。尿酸是人体中的一种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当尿酸排泄发生障碍时,在全身的内脏和组织中就会有尿酸结晶沉积,特别是关节部位最容易受到侵犯(以大拇指根部最严重),而导致痛风的发作。临床症状是:大拇指关节局部红肿,并伴有剧烈疼痛。其他部位也有同样的红肿和疼痛感。

西风教授以4名健康的成年男性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试验开始后,这4人首先作15分钟的剧烈运动,然后每人立即喝下一大杯啤酒(633毫升),再接受检查。发现其血液中尿酸和次黄嘌呤(可转化为尿酸)的浓度比运动前显着增加,其中尿酸值为运动前的2.1倍,次黄嘌呤的数值增加了500多倍。

剧烈运动后饮啤酒患痛风的危险性大小,因人而异,尤其与运动的剧烈程度和饮用啤酒量直接相关。排泄尿酸的重要器官是肾脏,肾功能不全者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喝大量的啤酒,比一般人更容易诱发痛风。

为了避免出现痛风,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应先休息一会儿,再吃一点儿点心,然后可少量饮些啤酒。

11.“啤酒肚”形成的原因

啤酒本身营养丰富,而且能助消化,常饮多饮可能导致发胖。当然,人体发胖,主要取决于遗传条件、生活环境、心理状态、营养素的摄取量以及运动量等因素,饮用啤酒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有的人长期饮用啤酒后出现了肚子变大、皮下脂肪增多的现象。其原因除了由于啤酒本身富含营养物质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啤酒中某些成分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人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的结果。如果说大腹便便的原因与饮啤酒有关的话,则只能说在常饮啤酒的同时,多吃了其他食品而引起体内热量过分积累所致,而且这可能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饮用啤酒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饮酒吃菜,即可避免“啤酒肚”现象发生。

12.“啤酒肚”ABC

(1)“啤酒肚”与喝啤酒无关:喝啤酒使人发胖似乎是一个生活常识,“啤酒肚”的说法也由此而来,但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最近,英国和捷克的研究人员对近2000名捷克人的饮酒习惯与身体肥胖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啤酒肚”与喝啤酒多少并没有多少关系。实际上,一杯啤酒的热能仅为150千卡,脂肪也只有0.3克,而且啤酒含有蛇麻子等物质,还可以降低得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一天喝一杯啤酒没问题。

国际上对“啤酒肚”的成因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啤酒肚”是营养过剩导致,也有人说是营养不均衡造成。德国联邦营养医学会最新研究表明,“啤酒肚”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部分储存于腹部。当然,每个男人基因不同,引发“啤酒肚”的可能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青少年有“啤酒肚”,往往是因为营养过剩;对于中年人而言,睡眠质量问题是主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深睡眠阶段也随之减少,由于睡眠质量差,荷尔蒙(激素)的分泌会随之减少,荷尔蒙的缺乏会使体内脂肪组织增加并聚集于腹部,而且年纪越大影响越明显。此外,很多中年人长时间坐着办公,缺乏运动,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积。在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少人会饮食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这也易造成体重超标。

(2)腹部肥胖比臀部肥胖危险:据专家介绍,腹部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证明有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塞、乳腺癌、肝肾功能衰竭等。有研究表明,挺着“啤酒肚”的男性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得冠心病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得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7倍,脑出血和脑梗死等疾病在有“啤酒肚”的男性中也很常见。

为什么腹部肥胖有这么大危害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臀部肥胖的人与腹部肥胖的人,体内所含胆固醇不同。臀部肥胖、腰围不大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这种胆固醇被认为是有益的,能防治心脏病。而肚子大、臀部小的人,此类胆固醇含量就低,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就大。

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性质不同。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非酯化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流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非酯化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

(3)多站少坐有助于消除“啤酒肚”。要想消除“啤酒肚”,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比如平时吃饭7分饱;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睡前洗个温水澡,改善睡眠状况等。

日本医学专家制定了一套随时随地可做的运动项目,对消除“啤酒肚”效果很好。一是双手抱肘,两腿并立;二是少乘电梯,步行上楼;三是凡能站着完成的事,最好站着完成,如等人、打电话、看报、穿鞋袜等。站立时稍踮脚尖,使身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专家还建议,要减掉肚子上的脂肪,最好在加强全身运动的情况下,再加强腹部运动。

(四)白酒

1.怎样欣赏和品尝白酒

酒的评判标准是“色、香、味、格”。格是指风格,即典型性,是色、香、味总的体现。

(1)观察酒液的色泽:将白酒倒入透明的高脚玻璃酒杯中,举杯对光观察酒液,质量正常的白酒应无色、透明,没有悬浮物和沉淀,没有杂质。

中国白酒除酱香型、兼香型和少数浓香型的名牌优质白酒因发酵期和贮藏期较长,往往带有轻微的浅黄色外,其他均以无色透明,观之给人以晶莹剔透的感觉为最佳。

(2)嗅闻白酒的香气:白酒的香气可分为溢香、喷香和留香。当鼻腔靠近酒杯口时,白酒中的芳香物质就逸散于杯口附近,使人闻到漂浮的香气,此为溢香,也称做闻香。接着口尝,当酒液进入口腔后,香气即充满口腔,这叫喷香。留香是指在咽下酒液之后,口腔中还仍然余留香气,这是留香较好的特征。一般白酒都应具备一定的溢香,而优质酒和名酒则不但要求具有明显的溢香,而且还要求有较好的喷香和留香。

具体方法:酒注入杯内,即能闻到协调的酒香味。把酒杯端起,贴近鼻部3厘米,把酒气慢慢吸入鼻中,但要注意,只对酒吸气,不得对酒呼气,而且不能吸气过久。如分辨不清,可将杯晃一晃再吸。由于人的嗅觉最容易疲劳和麻痹,所以要毫不迟疑地抓住一刹那间嗅到的香气特征,做出正确判断。

(3)品尝白酒的滋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其味主要是辣,但酒取五谷之精华,辅以水中多种矿物质,在酿造过程中形成多种醇、醛、酸、酯等物质,这些物质协调成醇厚、绵长、甘洌、清爽、回甜及清香、滋润、浓郁的味道,并将酒精的辛辣度降到了最低点,减少了酒精的刺激性味道,使酒酸、甜、辛辣适度,给人以适口的感觉,饮之其乐无穷。

有强烈刺激性、爆辣、苦味明显及有其他异味的白酒都不是好酒,而且酒中辛辣味强,或有苦、涩、怪等味道,也会使其色泽、香气均大为减色。

品味是品酒最主要的一步。品味时,要饮一小口酒,铺满舌面,舌头对各味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比如,甜味感在舌前头,酸味感在舌边,苦味感在舌后根,涩味感则因酒的收敛作用,而影响唾液分泌,而辣味感则因酒精所引起的味觉细胞兴奋作用,首先反映在舌面上。所以要在很小的舌面范围内,运用不同部位及各种细胞的感觉,对酒味做出正确的鉴别与判断。

(4)领略酒的风格:酒的色、香、味综合成酒的风格。酒的风格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它是饮酒者在饮酒过程中,通过色、香、味获得的综合感觉,给人一个整体印象,使人一饮而再饮,而且爱不释杯。中国的各种传统酒都是各具风格并得到消费者认可的。

2.饮用白酒的基本方法

(1)酒要慢慢地饮:酒有五大类,但简单地说,它有甜辣之分,其风味各异。饮酒时只有慢慢地品尝,细细地体会,才能领略各种酒的独特之美。若举杯一饮而尽,或接连数杯,那会很快使人大醉,也就根本领略不到它的美味了,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

饮酒必须小酌慢饮,才能深得其妙。把酒缓慢地斟进杯中,闻其香味。再饮上一小口,品其滋味。用舌尖沾酒,品尝它的甘美,再用舌的两侧和后根领略它的酸甜苦辣。最后咽进肚里,再从口腔鼻腔返回,体会其悠悠余长的醇厚、浓郁味道,感受到一种美妙的享受和乐趣。

(2)美酒要配佳肴:饮酒要吃好菜,但下酒菜总是大鱼大肉等浓滋厚味的菜肴,也不一定好,因为那会掩盖酒的风格。所以配菜要清淡、芳香,食之不腻,既有风味,又可解酒。酒与饭菜之间还要注意营养平衡,要防止体内热量过剩,使之发胖。

(3)饮酒要自觉地节制:个人对自己的酒量应心中有数,喝到六七分就可以了,不能无节制地嗜酒贪杯。有人劝酒也好,自斟自饮也好,都不可忘乎所以,免得失态伤身。

(4)白酒烫热了喝好:有经验的饮酒人从不喝冷酒,而是将酒壶放在盛开水的容器中烫热,这样好处何在?回答是能除去酒中的有害物质。

白酒中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乙醇(酒精)外,还有一些危害健康的物质,例如甲醇、乙醛、铅、杂醇油等。甲醇对人的眼睛有害,10毫升甲醇就会导致失明,摄入量再多还有生命危险。但甲醇的沸点是64℃,当用沸水加热后,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会增加酒的辛辣气味,摄取一定量后会引起饮酒者头晕,而乙醛的沸点只有21℃,用热水加温即会使它蒸发掉。此外,在酒加热过程中,酒精也可挥发一些,这一切都可以减少酒对人体的毒害。

(5)锡壶盛酒会引起铅中毒:锡酒壶,顾名思义就是用锡做的酒壶。但是,用纯锡者很少,为了使酒壶保持一定的形状并维持一定的硬度,制作过程中往往加入一定比例的铅。锡壶成分的化验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锡壶实际上是一种锡铅合金壶。用这样的壶盛酒,酒中会溶进一定数量的铅。

国内曾有50例有关铅中毒的报道,调查其原因,均为长期使用锡壶所致。有人对锡壶内的酒进行检测:他们将酒倒入锡壶内24~48小时以后,将壶置入热水中加热(即:烫酒),然后测定酒中铅的含量。检测发现,酒中含铅量达到33毫克/升以上,最高的达778毫克/升,而未经锡壶装过的酒中却未检测出铅。这就说明,用锡壶盛酒,特别是饮前再经过“烫酒”过程的酒,酒中铅的含量会剧增。因为酒在加热过程中,铅与酒的化学反应会加剧,使酒中含铅物质增多。一般来讲,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是100~

200毫升,而尿铅正常值在0.08毫克/升以下,所以,长期用锡壶盛酒很容易发生铅中毒。

(6)酒后少饮茶:饮酒人酒后多爱喝茶,为取其润燥解酒、消积化食、通调水道之功,却往往忽略酒后饮茶的弊害,于是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睾丸坠痛之疾接踵而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此论道:“酒性纯阳,其味辛甘,升阳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