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经络?经络真的存在吗
经络是什么?千百年来不少人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般认为,其形成与疾病的症候、针感的传导、按摩和导引的应用以及古代解剖知识的结合等有关。这一理论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穴位指压的临床辨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和脏器,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的重要性,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但令人惊诧的是,用以创建现代医学的解剖方法,似乎对认识经络根本无能为力。不仅手术刀不能帮助人观察到经络及运行于其中的“气”,而且无论哪一种现代的精密仪器似乎都无助于人观察。于是,不少人对经络与气的存在表示怀疑。
经络真的不存在吗?其实,经络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一定条件下能感觉到。科学家发现,对经络敏感的人约占(全人类)1%,另外99%的人虽不敏感,但有所谓隐性经络感传现象。实践表明,每人均有14条隐性经络感传线,而且几乎每人的位置都相同,并且常年不变。令人惊奇的是,这14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与古人标示的经络完全重合。但经络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将经络清楚地呈现在每个人眼前的水平,即远未达到能揭示经络谜底的水平。还须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手法,对经络、穴位和气的物理特性作深入的研究,积累材料,才有可能揭示其实质。经络在人体上具体的解剖结构迄今还没有找到。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仍是个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经络是肯定存在的,用之指导于临床治病是有效的,是任何人怀疑也没有意义的。
经络敏感人是指对指压特别敏感的人。这种人接受指压时,可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传感现象或皮肤反应。
一般指十二经脉中有6条经以上出现全经传导,其余经脉的传感也通过肘膝关节以上者,即称经络敏感人。通过大量普查,各地已陆续发现这类敏感人。国外亦有报道。
经络系统是如何组成的
经络系统是中医数千年前就发现的人体网络系统,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所组成的。
(1)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即十二经脉,有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直接和五脏六腑相连,是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8,这就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十二经脉和调节经脉气血盈亏的作用。但十二正经都有阴阳经表里相合的关系,奇经没有阴阳经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弥补十二经脉和其未能达到的器官之间的联系,经脉小的十二正经和奇经中的督、任二脉,合体十四经,是穴位指压、经络按摩疗法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2)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五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络脉,可加强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的分支,它遍布全身。孙络不仅使营卫气血通行敷布于体表,而且也是邪气出入的通路。
(3)经筋:是十二经脉与筋肉之间的联络通路,有连缀四肢百骸、管理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
(4)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在体表的反映部位或说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势力范围,也叫十二皮部。某经的皮部,就是该经在体表的作用区域。
十二经脉在人体是如何分布的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的头面、四肢和躯干,纵贯全身。
(1)四肢部:阴经隶属于五脏,行于四肢的内侧,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阳经隶属于六腑,行于四肢的外侧,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2)躯干部:足三阳经分布于躯干的外侧足三阴经分布于胸腹部。
手六经中,手三阳经过肩部上颈部,除手厥阴在侧胸部有较短的分布外,手太阴、手少阴由胸内直接出于腋下。
(3)头面部:阳经都上行头面部而联系五官,但分布复杂,规律不明显;阴经多行于头颈的深部而联系咽喉、舌、目等器官。
人体“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作用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有奇异、特殊的意思,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关系。其作用一是在循行中将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于十二经脉的气血有蓄溢调节作用。奇经八脉循行无规律,督、冲、任脉同起于胞中。
(1)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故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2)任脉:行胸腹正中,上抵颏区;十二经脉中,六阴经均交会于任脉,故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3)冲脉:与足少阴经并行,环绕口唇。冲脉与任、督、足阳明、足少阳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4)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1周。带脉约束联系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使经气通畅。
(5)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
阴维脉维系手足三阴经。
(6)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膝外侧上行,至颈后区与督脉会合。
阳维脉维系手足三阳经。
(7)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颈后区会合于足少阳经。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的运动。
(8)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矫脉会合而上行。有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
奇经八脉中,督脉、任脉各有其穴位,故常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其余各脉的穴位都寄附于十四经之中。
经络在乙肝防治上有什么作用
经络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可以说明病理变化:我们已经知道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上乙肝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对颈部经络的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乙肝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轻重。
经络对于乙肝来说,可以指导疾病辨证: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络属的脏腑及组织器官,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的经脉和病位所在。临床上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比如乙肝患者多在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表现为不同的症状。
经络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可以指导疾病治疗。穴位指压治病是通过指压和艾灸等刺激体表某些穴位,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采用循经取穴进行治疗。
对于乙肝患者更是如此,通过循经按压经肝的背腧穴,对乙肝可起到治疗作用。
肝与足少阳胆经有关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起子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颔厌),下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交出足少阳胆经循行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部。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的脉:下行腋部,沿着侧胸部,经过季胁,向下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的外侧,出于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1、2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足少阳胆经主治病候: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临床常取其有关穴位治疗肝病。
肝与足厥阴肝经有关
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丫),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向上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咽喉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循行
足厥阴肝经主治病候: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足厥阴肝经有关穴位是治疗肝病的要穴。
肝与足少阴肾经有关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的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督脉),属于肾脏(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咽喉,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少阴肾经主治病候: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咯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证。由于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所以经常选用足少阴肾经有关穴位治疗肝病。
穴位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的说法
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经络的概念与循行,了解了经络与乙肝之间有可能的联系,了解了循经拍打、捏脊等多种治疗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了解穴位。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把它叫穴位。最早的《黄帝内经》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穴位指压专科《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唯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且首创研铸专供穴位指压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穴位指压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穴位指压、按摩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有人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穴位的存在,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有人从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然而,据推测,全身穴位的总面积仅占体表的0.04%,而全身体表电阻的部位却很多,远远不限于穴位的地方。况且,如进食、睡眠、运动等生理活动,时序、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改变以及精寸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以此(皮肤电阻测定法)测定人体所有的经穴颇有困难。也有人将古老的穴位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但最后由于难度太大皆没有收获。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截至目前,至于穴位的具体结构或它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仍是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未见有一个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