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原始绘画
欧洲原始绘画主要指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绘画作品。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由于实用工具的制作和改进,在客观上为创作艺术作品的创作准备了造型的技巧。旧石器绘画的题材多以动物为主,人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植物的形象只有极少几例,还有手印和几何纹样。此时的绘画一般被看作是一种狩猎巫术,利用图画或雕刻达到控制狩猎对象或增殖动物资源的目的。
中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公元前1万年以后,当时的绘画以留存在露天岩石和岩洞里的壁画为主,这些作品的母题与表现形式都和以前不大相同,不仅体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内涵,而且在画面的审美方面和构图处理上也有明显的追求。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期,它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的生存形态已从四处狩猎和采集的动荡生活逐步过渡到相对稳定的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定居生活。
001伊苏斯之战
作品介绍:
这是公元1831年从庞贝古城遗址发现的镶嵌画,据考证该画主要是描绘历史上伊苏斯之战。根据公元前4世纪希腊画家菲罗克西诺斯的同名壁画复制而成。原画作于公元前310年,是应雅典统治者卡山德的要求创作。
这幅作品的背景发生在公元前330年秋天,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进行了一场大战。在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把大流士打得弃母丢儿落荒而逃,后来大流士写信给亚历山大大帝,表示愿以巨款赎回母亲妻儿,并将女儿嫁给亚历山大,但遭到亚历山大的拒绝,依然东侵灭掉了波斯帝国。
画中描绘两军交战,亚历山大击败大流士的场面。画面只用一棵击倒的大树来表示战争所发生的环境。画家集中描绘两军对阵,突出了波斯大流士和他的士兵,由他们的动势表明激烈的战斗情况。整个场面充满了戏剧性冲突和强烈的战争气氛。
002渔夫
作品介绍:
1900年前后,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爵士在克里特岛找到了庞大的建筑遗址,他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由米诺斯国王在岛上修建的克诺索斯王宫。该王宫不仅残留着柱廊、庭院和屋宇,而且在其内部保留下很多装饰壁画。这些壁画的大多数主题来自大自然,而且艺术创作看上去一点都不呆板。图中这个渔夫的形象就十分自在、优美。他侧着身子,扭正双肩,从中可见来自埃及的影响。可是,无论人物的表情还是身上的曲线,我们都会觉得比严格遵循正面律的埃及壁画优美得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吃力地拎着两把海鱼,为了保持平衡,腹部的中心向前挺起,微微隆起的肌肉如此富有弹性,让他看上去至今仍保持着活泼、明朗的气息。红、蓝、黄、白,还有一点褐色,整个色调如同沐浴着海边的阳光,将人带入天真曼妙的遐想。这种轻松、优美的气质,以及对身边事物自然、生动的描绘,最终被希腊半岛的后来者所继承,成为希腊艺术萌生的土壤。
003希腊瓶画
作品介绍: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人逐渐崛起并创造出辉煌文明的时代。不过,希腊人似乎把他们在艺术上的热情更多地投放到了建筑和雕塑上面,至于绘画,我们几乎无法找到几件能够完整留存至今的作品。图中的这幅画因为被绘制在了各种用途不同的陶制容器上而得以保存下来,后人将之称为“瓶画”。这样的绘画形式有点像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我们也可以借此窥视出,绘画艺术在希腊的这一时期究竟取得了哪些崭新的成就。
图中的双耳瓶是一件在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器皿,它的里面可能曾经存放过食物、美酒或者来自于远方的香料。瓶画上的内容表现了一位即将出征的青年战士正在准备披挂上阵的情景,站在两边的是他的父母。父亲似乎仍在关切地对儿子进行最后的叮咛,而母亲早已默默地把头盔准备在一边。虽然画中人物也尽量采用了我们在埃及壁画中所见到的侧面形式,比如中间的青年,他本来正朝着观众,但却仍然将头扭向了一边,不过,人物的关系却不是僵硬而冷冰冰的,在这三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所有的细节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而且不管内心蕴藏的情感多么剧烈,他们仍然保持着高贵的优雅与和谐。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基督教绘画,其他题材的作品少之极少。这时的基督教绘画作品因为基督教在中世纪时极端保守的作风而呈现出呆板、单调的缺陷。
中世纪绘画基本以人物画为主,主要是圣经故事画。这个时期的圣经故事画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除了风格不如文艺复兴时期灵动外,人物也一味追求庄严肃穆,失去了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表情的描写。并且中世纪的绘画对人物形体的把握也发展得非常缓慢,人物动作普遍比较僵硬。唯一可以称道的是中世纪绘画在色彩运用上的成就,中世纪绘画在色彩上总体比较明艳,这也为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色彩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欧洲中世纪绘画作品
乔托
1267-1337
作者简介:
古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乔托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他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和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画的画家。他被喻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创人。达·芬奇推崇他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的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代表作品
004金门相会
作品介绍:
这幅作品的创作题材取自圣经。圣经传说,年老无后的诺亚离家苦修以求子,上帝派遣天使长加白利告诉圣安妮,她与久未见面的丈夫将在耶路撒冷的金门相会。两人相见后接吻,将会为他们带来后代。本幅作品表现的就是诺亚与圣安妮金门相会的情景。
整幅画画家只用了很少几个景物,就把情节交代得很清楚。首先画面是从左侧被画框截断的牧羊人开始的。这个牧羊人似乎在画面以外,还有另一半的空间正在延续着。当两位圣者相互拥吻时,两人头上的光环说明他们在画中的地位。一群穿着简朴的橘、黄、绿色长袍的女信徒,则在一旁观望着。她们的长袍自然地垂着,颈子上的皮肤皱褶,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诺亚和牧羊人的脚,则坚定地踏在地面上。画家充分赋予这些不加矫视的人物一种真实感,用这种真实感传递给整个画面肃穆的氛围和神圣之感,表达了信徒对宗教的虔诚以及上帝对教徒的温情关怀。
005犹大之吻
作品介绍:
《犹大之吻》是乔托最有代表性的圣经历史画杰作之一。《圣经》传说,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犹大,偷偷勾结敌人,愿以30块银币出卖他的主耶稣。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耶稣已指出他是卖主之人,他便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在这幅画面上,即表现犹大领了一队兵,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手里举着灯笼、火把、兵器,冲进了客西马尼园。犹大走在前头,直奔耶稣跟前,要与他亲吻,作为认人的暗号。画家以众多人物的复杂场面展开,显然是要借这一题材来表现生活的黑暗与光明面,以期体现正义与邪恶之间尖锐的冲突。这是个为当时人民群众十分熟悉的题材,也并非乔托第一个用艺术来表现。乔托在这幅画上比较深刻地处理了这一宗教情节,反映的是画家自己对正义的同情和对邪恶的憎恨立场。画上的基督形象,是作为道德完善的崇高象征来表现的。
当然,这幅画并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的僵硬呆板的构图形式。为了解决画面的不同层次,画家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安排得更加接近真实,扩大了画面的远近空间。为了使群像人物有主次,画家又用明暗表现和物体的体积感,来处理这些复杂的绘画任务。
006哀悼耶稣
作品介绍:
《哀悼基督》是乔托在1305至1306年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那礼拜堂所作的装饰壁画之一。在这幅画上,拜占庭绘画带给人的那种平面而抽象化的感觉消失了。人物不再是对称的一排,而是以左下角的基督与圣母为焦点核心,展开了一个表现心灵与情感的动人场景。
这幅壁画的耶稣所在位置虽然不是中心位置,移到了画面左侧,但由周围人物动作、视线的凝聚,更突显出他的主角地位。前倾凝视耶稣的圣约翰,在绝望与悲痛中向后伸展双臂,表示心中的绝望;女圣徒们的手轻轻地握着耶稣带着钉痕的双手和双脚,神情充满哀伤。这种象征手法的写实场面所流露出来失去亲人的悲情更加深刻感人。
乔托在此幅画中很好地处理了明暗过渡的问题。画面人物的形体在明暗相接的部位,过渡得更加柔和而且符合结构规律。在一件件长袍下面,我们可以真切地感觉到那些富于厚度和温度的身体。这种具有实体感和雕塑感的造型方式,又一次体现出人们在平面空间上追求深度错觉的努力。
007逃亡埃及
作品介绍:
《圣经》中说,东方三博士得知人类未来的救世主耶稣诞生,即前往耶路撒冷朝拜。以色列希律王得知后甚为恐惧,立即下令将耶稣诞生地伯利恒地区所有男婴全部杀死,借以灭掉耶稣根除后患。上帝托梦于耶稣义父约瑟,赶快将圣母玛利亚和刚出生的耶稣带往邻国埃及避难,乔托描绘的正是这一情节。在这幅画中乔托完全抛弃了中世纪的清规戒律,画中人物有着健壮而结实的身体,充满世俗的人情意味。我们所见情景,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抱着孩子骑在驴背上,在丈夫引导下和同路人在乡间山道上行进,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画面。画家将神变成了人。
杨·凡·艾克
1390-1441
作者简介:
杨·凡·艾克出生于荷兰,他和他的哥哥都是当时最有名的法兰德斯画家。在没有透视知识的情形下,杨·凡·艾克曾用从经验得出的空间感来掌握远近关系,解决了所有的距离难题。他以写实的精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让作品闻名于世。
008阿尔诺菲尼夫妇肖像画
作品介绍:
这幅作品是杨·凡·艾克1434年为乔凡尼·德·尼古拉·阿尔诺菲尼和他妻子画的肖像画。作品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使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结婚照。
首先两人物位置的设定表达了传统的两性角色定位。妻子站在床边,靠房间的内部,象征她的角色是家庭主妇。而丈夫乔凡尼则站在窗户旁,开启的窗户象征外面的世界。乔凡尼直接与观赏者对视,而他的妻子则温顺地瞥着丈夫。头顶上的吊灯在白天亮起一根蜡烛,象征圣灵;窗台旁的桌子上有桔子,象征伊甸园般的纯洁和天真;左下角有一只木底鞋,象征婚礼。因为传统上在圣土举行婚礼,丈夫要为妻子准备木底鞋;画面下方的小狗象征忠诚,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009奏乐的天使
作品介绍:
《奏乐的天使》是《羔羊的崇拜》组画内部画面的一部分。该画面有着精确和平衡的角度布。首先,风琴在整体空间里的位置相当重要,观者的视线会随着风琴音管倾斜的线条而移动;其次,右上方站着的几位天使,尤其是穿着红袍、控风琴音箱的金发天使,更加突显出弹奏风琴的天使身形。
010包着红头巾的男子
作品介绍:
这幅肖像画的主角身份是个谜。人们对他的身份有种种猜疑。在这幅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头巾。这个头巾突出了画中人物脸部的线条、眼部的皱纹和眼线位置的每一个细节,观者似乎能从主角的眼神看透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头巾皱褶的交汇处具有完美的透视结构,再搭配光线的运用,令人物具有相当的真实感。
杨·凡·艾克的肖像画,虽然受到意大利传统画风的很大影响,但在基本特征上与意大利传统画风截然不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会将人物予以美化,而杨·凡·艾克所创造的法兰德斯派则实事求是,即使画面不赏心悦目或比例失调,也要真实呈现人物的原来面貌。
011卡农的圣母
作品介绍:
杨·凡·艾克一生画过很多以圣母、圣婴为题材的作品。这幅《卡农的圣母》就是其中一例。该作品的场景设定,观者很可能推测是在一个罗马式教堂的半圆形后殿。位于画面正中央的是坐在宝座上,披着红长袍的圣母,圣婴坐在她的腿上,她的左右两边分别是圣·多纳基和正在介绍捐赠者的圣·乔治。圣母宝座上的小雕像,一个是杀死阿佩尔的坎恩,另一个是猎杀狮子的圣松。宝座后面的绣花帷幕与墙壁分离,与宝座下方向前延伸的地毯,展现了空间的连续性。杨·凡·艾克精细地表现出各个小细节,从人物身上的盔甲、衣料的花纹,到柱子木料的纹路,均注入超乎寻常的精致细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