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29

第29章 高脂血症(3)

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与普通胰腺炎没有太大区别。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为胰头炎症常在中上腹偏右;如以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并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

预防该病除服用降脂药外,最关键的是管好自己的嘴巴。要控制精细糖类摄入量,少吃甜食、零食,晚餐不宜过饱,不吃夜宵,可吃些有助降三酰甘油的食物,如沙丁鱼、甜杏仁、豆类等,饮食应荤素搭配合理。

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更要注意少食多餐,戒油腻,戒烟酒。如果万一得了急性胰腺炎,要根据医生嘱咐禁食,等病情控制后,也要在两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禁止吃油腻的食物。此外,每天坚持步行1~2个小时,对降低三酰甘油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如何治疗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同大多数高脂血症的治疗一样,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

应限制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并努力减轻体重。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的患者不宜饮酒和应用雌激素治疗。当合并糖尿病时,应针对糖尿病加以治疗。

合并有糖尿病的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不宜使用烟酸降血脂,因为烟酸可能加重糖尿病,但可以用阿昔莫司(乐脂平)来治疗高脂血症。阿昔莫司不会加重已有的糖尿病,而且有改善糖耐量的作用。纤维酸衍生物虽然可以降低三酰甘油水平,但常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因而也不宜使用。当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时,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常常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胆酸分离药因为会加重高三酰甘油血症,因而不适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

高脂血症患者如何正确选药?

患了高脂血症,第一步要做的是饮食疗法和生活调节。然而,这一点虽然十分重要,但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长期坚持,而且其调脂作用也仅对10%左右的患者奏效。所以,对改善生活方式无效的患者,服用调脂药便成了他们的必由之路。常用调血脂类药物及作用如下。

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调脂药,该类药物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线调脂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主要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兼降低三酰甘油,疗效确切显著,但对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疗效略差。

胆汁郁积、活动性肝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者禁用。应用过程中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CK)的变化,如出现肌肉疼痛或者乏力,应及时就诊。他汀类调脂药还可选择: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普伐他汀(美百乐镇)、氟伐他汀(来适可胶囊)等。

非诺贝特:属于贝特类调脂药。贝特类药物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兼降低胆固醇,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首选药物。少数患者有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以及短暂肝肾功能改变,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长期应用可使胆石症发病率增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贝特类调脂药还可选择:苯扎贝特(必降脂)、吉非贝齐(诺衡)等。

阿昔莫司:属烟酸类调脂药。该类药物只有在大剂量时才有明显调节血脂的作用,因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使其应用受限。烟酸类调脂药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症,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三酰甘油(TG)均升高时,可与他汀类联用,既可减少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烟酸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面色潮红、皮肤瘙痒、胃肠不适等,故不易耐受。此外,还可以引起和加重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导致血尿酸增加等。长期应用需要监测肝肾功能。

患有消化性溃疡、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和活动性肝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大剂量的烟酸。

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如何选择降脂药?

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病,常常是相互伴发的两种疾病。在美国一项5100万例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调查发现,40%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大于62毫摩尔/升,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大于6.2毫摩尔/升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4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血压越高,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危险起协同增加作用。而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胆酸结合树脂、烟酸及其衍生物、纤维酸衍生物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均可以用于高脂血症伴高血压的患者。但是,应注意这些降脂药物与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胆酸结合树脂可以减少噻嗪类利尿药和普萘洛尔(心得安)的吸收。因此,这些降压药必须在服用胆酸结合树脂前1小时或服用后的4小时才能服用。烟酸可以加强抗高血压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而引起血压下降,应予以注意。纤维酸衍生物对某些肾衰竭的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服用纤维酸衍生物的剂量要小,并且经常随访患者。他汀类降服药物与抗高血压药物之间没有特别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于高脂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此外,多烯康、鱼油降脂丸等降脂药物与抗高血压药物之间也没有特别的相互作用,也可用于高脂血症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脂治疗。

肾病综合征伴高血脂患者怎样选择降脂药?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30克/升)、水肿和血脂升高是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在肾小球疾病中较常见。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发生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升高是主要的脂质代谢异常。轻度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可以正常,仅表现为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中度的患者除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外,三酰甘油水平也升高。一般说来,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程度常与血清白蛋白含量成反比。

当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30克/升时,可以出现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但是,严重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10克/升),则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反而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重度高三酰甘油血症。其原因可能与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有关。

研究表明,肾性脂质代谢障碍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因此,如果高脂血症持续存在,在对肾病综合征采取特殊治疗的同时,也应该使用能降低胆固醇的降脂药物。其中,他汀类降脂药物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应作为首选药物。

哪类患者不宜行降胆固醇治疗?

首先,活动性肝炎的患者不宜使用降胆固醇的药物。因为这类降脂药物在肝脏代谢,因而可加重肝脏的损害。

其次,怀孕或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降胆固醇药物。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过程,所以妊娠期停用降脂药物对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远期效果影响甚少;而且,胆固醇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其它产物是胎儿发育的必需成分,包括类固醇和细胞膜的合成。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同时,也减少了胆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其他产物。所以孕妇服用这类降血脂药物可能有损于胎儿。

降血脂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是否经人乳分泌,目前还缺乏研究。由于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而且因降脂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降脂药物。

最后,必须强调,并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合进行降低胆固醇的治疗,70岁以上高龄的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脑血管疾病或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都不宜采取降脂治疗。

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如何选择降脂药?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男性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的患者增加3倍,而女性可能增加更多倍。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质代谢障碍的特点是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性,因此对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应加强治疗。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应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低于3.4毫摩尔/升的水平;对于有明确冠心病的患者,应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低于2.6毫摩尔/升的水平。

胆酸结合树脂如消胆胺和降脂宁,虽然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是却会升高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故不宜选用这类药物。

此外,由于烟酸可以使糖耐量恶化,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也不宜选用。而烟酸的衍生物乐脂平可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可以改善糖耐量,可用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当糖尿病合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正常或临界增加时,可以选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如普找他汀、辛普他汀。他汀类降脂药物除了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中等度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外,还有中等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常用的降血脂中药有哪些?

肥胖易合并高脂血症,增加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生,加速衰老和死亡。

故肥胖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必须尽快使之降到理想水平。中医中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

(1)常用降血脂的单味中药

山楂、何首乌、泽泻、决明子、大黄、灵芝、虎杖、生三七、蒲黄、红花、丹参、水飞蓟、女贞子、月见草、茺蔚子、广地龙、人工虫草、茶树根、荷叶、玉竹、桑寄生、麦芽、葛根、郁金、茵陈。

(2)常用降血脂复方

①复方山楂片:山楂30克,葛根15克,明矾1.2克,为1日量,制成片剂,分3次服。

②山楂毛冬青煎剂:山楂30克,毛冬青60克,每日1剂,分2次服。

③降脂合剂:荷叶24克,何首乌12克,山楂24克,决明子24克,桑寄生15克,郁金10克,为1日量。制成浸膏,每日2次。

④脉安颗粒:生山楂,麦芽各15克,制成颗粒,1日2次,每次1包(20克)。

⑤玉楂颗粒:玉竹、山楂各等量,制成颗粒,1日2次,每次1包(20克)。

⑥降脂汤:何首乌15克、枸杞子10克,决明子30克,每日1剂,分2次服。

⑦复方葛根片:葛根15克,何首乌30克,生山楂45克,珍珠粉0.6克,为1日量,制成片剂,一日3次,每次5片。

⑧复方三七汤:三七3克,山楂24克,泽泻18克,决明子15克,虎杖15克,每日1剂,分2次服。

⑨白金丸:由白矾、郁金组成,加工成丸,1日3次,每次6克。

⑩三参酒:人参、丹参、五加参用酒浸制而成,含乙醇量35%。1日2次,每次20毫升。

降脂合剂:何首乌、丹参、茵陈、桑寄生、山楂、决明子各30克,每日1剂,分2次服。

吃鱼为何能降血脂?

以往认为,少摄入动物性食物是控制血脂、预防心脏血管疲病的重要手段,但这个观点现在被否定了。

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终年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却很少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脂水平也不高。但爱斯基摩人移居美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向当地人看齐。

原来,爱斯基摩人常吃的鱼油可以降血脂。水产品中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脂。

鲅鱼含脂肪较多,但用来喂养小白鼠,反而能降血脂。多吃鱼,对高脂血症患者利大于弊。

水产品中的ω-3脂肪酸,主要在鱼油中,特别是寒带、深水的鱼和鲑鱼、青花鱼、鲥鱼、沙甸鱼。鱼油的ω-3脂肪酸合量比植物油高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