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13784100000017

第17章 名人是非之谜(4)

布拉特泽尔和鲁特认为,胡佛不把调查表的全文送交给罗斯福及其他情报机关的原因,是胡佛为了要控制情报而进行赌注式的斗争。胡佛想讨好总统,并力图战胜自己的对手,即其他美国国内外情报机关。更重要的是胡佛缺乏判断力,没有从这个双重间谍的调查表中判断出,德国对夏威夷及其防务有非同寻常的兴趣,调查表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毫无疑问是有目的的,也没有断定这是来源于日本人的。所以胡佛既没有向总统或陆军和海军情报机关提供调查表原文,也没有如实报告原文中反复要了解有关珍珠港的资料的实质,而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将这样一份极其重要的调查表,纯粹按日常事务处理了。结果使波波夫调查表的全文放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里沉睡了40多年以后才被其他人发现。可以推断,如果罗斯福总统看见了调查表的全文,调查表的内容应该引起总统的注意。

纳粹盖世太保头目米勒的消失之谜

多年来,世人一直搞不清的是,希特勒盖世太保头目米勒战后的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众所周知,米勒于1945年5月欧洲战事结束前神秘消失,成为战后几十年唯一逃跑得无影无踪的纳粹要犯。最近,西方学者麦考博士通过查阅美国有关档案在媒体上载文披露,米勒在“二战”结束后,就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招安,为美国政府对付苏联提供特殊的情报咨询服务。

百万美元招安下的反苏情报顾问

米勒,1901年4月28日出生于德国一个贫穷家庭。“一战”的时候,作为一名飞行员的他,在东线与沙俄军队拼死作战,获得一枚“铁十字”勋章。“一战”结束后,他成为巴伐利亚的警察,拼命搜集德国共产党(德共)的情报。1934年,他成为盖世太保的重要成员。由于卖命能干,1939年,他成为盖世太保的头目,开始全力指挥秘密警察对付各地政治异议人士,包括德共和犹太人组织等,并加强了对苏联等国在德国外交人员的监视。“二战”期间,他参与了数百万犹太人集中营大屠杀计划,双手沾满犹太人的鲜血。“二战”后期,米勒感到德国就要完蛋,开始计划逃跑。1945年4月,欧洲战事尚未结束,米勒突然从德国蒸发。

事实上,他并没有逃往很远的地方,而是跑到瑞士,开始以假名为美国政府秘密工作。据有关资料显示,欧洲战事于5月8日结束后,米勒曾一度被美军关押在德国俘虏营,受到了审讯。

1947年,美苏开始冷战,苏联成为美国最大的威胁。米勒在希特勒执政期间以对付地下组织出名,拥有丰富的对付苏联情报力量经验。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安下,米勒于1948年成为中央情报局反间谍专家,专门对付苏联情报系统,每年薪水为5万美元,额外津贴高达100万美元。不久,他成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高级情报顾问,专门提供有关苏联方面的情报咨询。在与杜鲁门总统交往中,米勒极力讨好。米勒喜欢钢琴演奏,弹得一手好曲。于是,他特地为杜鲁门总统演奏德国作曲家巴赫的曲子。

密报杜鲁门总统遭内部窃听

米勒在华盛顿秘密工作的时候,充分利用纳粹统治期间的人员关系,把原先盖世太保一些能干的助手接到美国一起进行情报搜集秘密活动。他不仅设法获取苏联方面的情报,还设法获取美国政府内部一些秘密。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窃听。一天,他向杜鲁门总统告密说,中央情报局一些高级官员正对杜鲁门进行电话窃听。杜鲁门大为震惊,深感政府内部关系错综复杂、防不胜防。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急需苏联方面的情报。米勒根据平时与苏联在华盛顿外交人员的接触,向杜鲁门总统提供了他对苏联在朝鲜战争问题上意图的分析,为美国政府制定朝鲜问题政策提供咨询。

6人被杀灭口

平时,米勒使用瑞士假身份证工作,好像他是瑞士公民。美国特地派出士兵为其当保镖,防止突然袭击事件发生。最为残酷的是,中央情报局还为其配备了一名杀手。任何怀疑并试图弄清米勒身份的人,都将受到封口的惩罚。据说,至少6人因为试图搞清米勒真实身份遭到袭击而不幸身亡。

据说,米勒拥有5000万美元的家产,其中,在美国弗吉尼亚和科罗拉多州拥有自己的房产。1983年,米勒死于美国西部加州。

女间谍川岛芳子真的被枪决了吗

“二战”时期的女间谍川岛芳子在日本可谓是闻名遐迩,在中国则是臭名昭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位风流女间谍的去向如何呢?她到底有没有被枪决呢?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之后,全国人民要求对汉奸进行严惩,几名手持短枪的国民党政府宪兵于10月10日在北京逮捕了川岛芳子。他们把手铐戴在了她的手腕上,给她头上蒙上黑布,暂时在一个军队司令部的仓库内关押。两个月后川岛芳子先在北新桥的前日本陆军监狱内关押,后又被转到远郊姚家井河北第一监狱的女监第3号牢房。这是国民党的模范监狱,关押的主要是大汉奸。

1948年3月25日早晨6点40分,她在第一监狱西南角的场地上被秘密枪决。她在行刑前给狱长和其养父等写了遗书,并曾请求穿上黑上衣、白绸裤子,但没有被批准。在行刑前各报记者被通知可以采访,但在执行死刑时,除了一位美籍美联社记者外,其他中国新闻记者都被挡在了门外。事后女尸被停放在第一监狱后门的自强路上,直到7点30分监狱方面才引导记者对此女尸进行参观。尸体脚朝北,头朝南,身着灰色囚衣,里面穿红色毛衣,蓝色毛裤,子弹从后脑射入,又从鼻梁射出,头发披散,满脸血污,根本无法分清面目。

对于监狱方面的出尔反尔,各报记者极其不满,不断质问司法部门。对于记者们的质问法院也无可奈何,最终不了了之。但是,对川岛芳子的枪决真相却众说纷纭,闹得满城风雨。传闻最多的是一个名叫刘凤玲的女犯以10根金条的代价做了川岛芳子的死刑替身。

日本一位研究川岛芳子的专家、东京大学渡边龙策教授就川岛芳子之死提出一连串质疑:最为关键的行刑场面为何会被搞得这样神秘?为什么会违背惯例,把新闻记者都赶出现场呢?被处决者的脸部为何被弄了那么多的泥土和血污,以至无法辨认出犯人的面目?为何单单选择看不清人的面孔的时间行刑?渡边龙策教授还提到:川岛芳子的哥哥金宪立说川岛芳子去了蒙古,之后北上苏联;还有人说川岛芳子去了美国。

川岛芳子的来历本来就是一个谜,而到最后,她的死也成了一个谜。看来,这位风流女间谍真可谓是做到了“来无影,去无踪”。

加加林真的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吗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驾驶“东方号”宇宙飞船,飞越过前苏联、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和南美洲的上空。这次仅持续1小时18分的飞行震惊了全世界。很快,加加林的名字传遍了世界许多角落,被誉为“宇宙雄鹰”。几十年过去了,伴随着苏联解体和克里姆林宫大量保密档案的公布,人们开始对当年的这一事件产生了怀疑,加加林真的是当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

194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在全球展开了“冷战”。双方在各个方面,特别是科技和军事上展开了比拼。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给了美国人极大的刺激。双方紧接着展开了载人飞船的实验,在下一个领域里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当苏联发射第二颗卫星时,科学家们在卫星上放了一条名叫“莱卡”的狗,虽然这条狗最后在卫星上死去,但是这也证明,动物可以在宇宙飞船上生活一段时间。于是,载人太空飞行计划被提上了日程,苏联政府开始在试飞员中选拔“太空人”进行训练和实验,一个名叫弗拉基米尔·伊柳什的飞行员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人选之一。弗拉基米尔的父亲谢尔盖·伊柳什上将是苏联赫赫有名的飞机设计师。子承父业的弗拉基米尔也是一名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他对战斗机一直情有独钟,是苏联最优秀的飞行员,保持着10多项飞行记录,在1959年更是创下了3万米的飞行高度记录,并因此获得了苏联最高勋章。在荣誉的感召下,原来对进入太空兴趣并不大的弗拉基米尔参加了苏联的载人太空飞行计划,并秘密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因为政府需要的是绝对的成功,不愿意事先张扬这件事。直到最近人们才从一些资料上得知,在1961年飞上太空之前,至少有7位宇航员在训练和试验中献出了生命。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中清楚地记载着,1961年4月7日,弗拉基米尔·伊柳什踏入了飞船,开始了他的太空之旅。一切顺利,但是,在返回地面降落时出现了问题。太空舱本来预计从第一或第七轨道着陆在苏联境内的,而弗拉基米尔却从第三轨道着陆在中国境内。另外,他也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方式从太空舱里被弹射出来,而是随着飞船一起在地面上硬着陆。幸运的是,他并没有死,只是受了很重的伤,这样他就没有办法以最良好的状态面对宣传媒体的采访了。对苏联政府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这次卫星发射和结果被严格封存起来,所有参与或了解这一计划的人都被命令对外保持缄默。弗拉基米尔也从苏联的各大媒体视野中消失了两年,官方的说法漏洞百出,开始说在1960年他发生了车祸,可是在一张1961年公布的授勋仪式的照片中居然出现了弗拉基米尔的身影,政府又马上改口说是在1961年,至于说到养病的地点,则一会儿说是北京,一会儿说是杭州。就在弗拉基米尔飞行的第二天,加加林的名字才为政府高层所知道,5天后,苏联对外宣布加加林胜利地成为了飞入太空的第一人。以前的低调处理和这次突然宣布的成功,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而成为英雄之后的加加林行为却开始反常,开始酗酒,还当众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甚至在一次公开的酒会上,当着赫鲁晓夫的面摔碎了一个酒杯。人们推测很可能是由于他得知自己所得到的荣誉并不是真的而自暴自弃。几年后,这位英雄在一次飞机试飞中失事,坠机身亡,而他的失事也笼罩着层层迷雾,给历史留下了另一个谜。

至于弗拉基米尔·伊柳什,后来成为苏霍伊飞机制造厂的首席试飞员,曾经试飞过140多种飞机。苏联解体后公布的材料显示,很可能他才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真正的宇航英雄。20世纪90年代,伊柳什在电话中曾经表示愿意接受一家美国电视台就这件事的采访,然而当摄制组到达俄罗斯以后,他却选择了保持沉默,使这一历史之谜还不能真正地被完全解开。

马克维舰长的自杀之谜

1968年11月6日,美国警察局传出一个消息,原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科斯”号的舰长马克维在家里自杀身亡。他的战友、他的家族成员以及警察局都弄不清马克维为什么要自杀,觉得事情相当神秘。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当地警察,经过半年多的调查,认为马克维舰长自杀也许跟第一次在日本使用原子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