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3781600000008

第8章 学识教育——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1)

1.怎样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长大多数都非常重视孩子学习,却往往忽视了注意力的培养。而注意力恰恰直接影响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家长最好在孩子两三岁时,就给他们一张固定的小桌、小椅子,离成人交谈场合远一些,离电视、厨房也远一点,总之干扰愈少愈好。孩子一旦坐下来看书,玩玩具,就尽可能让他持续长一些时间,来了客人也不一定非要打断孩子要他表示礼貌。家长讲故事也要专心地讲,尽量让孩子的注意力时间长一点,不要刚讲几句又扯到别的事情上去了,不要随便中断。即使孩子捏泥人、做手工,也是大脑连续的活动,家长最好不去干扰他们的思路,这样就能使孩子逐渐养成沉浸于内心活动的习惯,不容易分心。

孩子入学以后,家长就要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孩子完成作业,除了固定桌椅外,与学习无关的摆设(如画片、小玩意等)一律撤除。孩子坐下来写作业看书以前,要求孩子准备好笔、墨水、橡皮等学习用具,喝水、上厕所等琐事也最好不要在坐下写作业以后才又想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一坐下来就能很快进入思考状态。坚持一段时间,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思维的流畅灵敏。

有的家长疼爱孩子不得法,坐在孩子旁边削铅笔,递水喂点心,这是完全错误、完全失策的。甚至有的孩子被家长宠得作业习惯坏透了,一边做作业一边“呼风唤雨”,一会要家长这,一会支使家长那,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威胁家长“我不做作业了”,哪里还谈得上注意力集中!有的孩子虽不起身东走西走,但连续用脑和书写的持续性差,一个问题不能在脑子里待多久,思路很容易中断。有的家长坐在孩子一旁督促孩子专心,可孩子刚写一会儿,家长看见孩子的手脏,就说:“你看你的手哟,怎么这样脏呀?”一会儿又说:“头发也长了,该理发了。”有的家长则“远距离干扰”,自己在厨房忙活儿,想起一件事就随便打断孩子。比如:“今天带去的钱交给老师了吗?”孩子不得不分散注意来回答。孩子得到这种反复的分心“训练”,结果也就形成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坏毛病,这实在是家长之过。

那么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已经比较涣散怎么办呢?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纠正起来比较困难,也容易反复。但是说要下决心去纠正,也没什么纠正不了的,只是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做法是,开始家长给孩子定一个起点,起点相对要低。比如孩子可以持续5分钟不分心。那么起点定在4分钟左右。孩子持续专心了这个标准以上,家长就给予表扬。一般说,小学的孩子能够持续用脑15~30分钟,达到这个标准,也就不算注意力不集中了。

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家长: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注意力逐渐集中,作业完成比较迅速,家长切不能说:“还剩这么多时间,再做一点题。”又给孩子加练习,其结果就是暗示孩子:作业做慢一点反而不加练习,又把孩子推回到拖沓状态。孩子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精力就集中,注意力也才集中,这种状态非常宝贵,家长不要轻意破坏掉。

2.家庭辅导的误区

现代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父母并不缺乏教养子女的责任感,更多的困惑是不知如何把孩子教养好。家庭教育是个系统的多侧面的话题。常见家长为“家庭辅导”作用不大而苦恼。我以为首先要解决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树大自然直。很多家长认为,我小的时候父母并未辅导过我的功课,我也学得不错,所以不必强调家庭辅导。这种看法是一种停滞的认识。如今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口膨胀的压力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外教育的责任基本由家长承担,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提高,这些因素导致“家庭辅导”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大多数家庭重视家庭辅导的情况下,放任不管,深信“树大自然直”就行不通了。

误区之二:“我的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马虎。”许多家长如是说。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至少不全面。据心理学家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孩子先天智力差别并不大,但一个人潜在的智力水平只有在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下才能充分得以发挥和实现。当孩子缺乏信心和勇气,或产生厌烦情绪的时候,其实正是需要“家庭辅导”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妨身体力行,多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一旦孩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变得比较轻松。

误区之三:“瞧人家某某孩子学得多好!”许多家长都以为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让孩子多一点危机感,因此下意识地给孩子“树榜样”,想以此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然而,这种心理暗示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家长自己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真正对孩子抱有信心,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潜质,并在取得成绩和受到鼓励时不断得到强化。

误区之四:忽视特点,盲目跟从。有人说,孩子就像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读懂这本书,悉心观察,认真分析,找准孩子的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误区之五:家庭辅导等于请家教。聘请家庭教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是家庭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内容,更不是主要内容。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认为,长期聘请家教可视为一种特殊教育,其对象主要是智力超常或智力较低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则应主要依靠学校授课。

误区之六:家庭辅导等于功课辅导。由于大多数家长并非专事中小学教育,因此不具备条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功课辅导,辅导不当还会起副作用。家庭辅导应与学校授课密切配合,侧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如何正确进行家庭辅导

小学生的家庭辅导,故名思义就是指家长对孩子的家庭学习(包括书面作业和温课复习)所进行的一定常规管理。这种常规管理,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过问和适当的督促,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力所能及地给他们解答一些疑难问题等,目的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会看到家长们对孩子的家庭辅导,其认识、态度和作法是不尽相同的。实际上,客观地存在三种类型:即包办型、放任型和引导型。

包办型的家庭辅导,主要表现为父母一手操办孩子的家庭作业,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自然、史地,只要是考试记成绩的,无一不包揽。家长们按照自己成人化的水平,亲自编拟答案,口传心授,父母说,孩子写,有的甚至干脆拿起笔来为孩子代做,遇上温课备考,孩子紧张,家长也紧张;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共同作战,一起对付。总之,一题一问,一词一句,爸爸妈妈们,手把手地教,填鸭式地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状况,小学的年级越低,情况越严重。这样的学生,几乎常常是家庭作业错误少,考试成绩不理想。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跟不上时,不少学生的学习便发生困难,成绩明显下降。有位教师问学生:你一向是门门功课第一,这段时间为什么变得一塌糊涂?学生回答:老师,现在是爸爸跟不上了!师生的一问一答,多么发人深省!这种家庭辅导,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压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淡化了孩子的主体意识,滋长了他们的依赖思想。由于孩子多死记硬背,自己思考和运用知识的机会少,这就严重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弱化了他们的智力发展。这样的家庭辅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放任型的家庭辅导,其特征是:家长对子女的家庭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孩子放学回家,什么时候作业(包括温课复习)作业做多做少,做早做迟,做好做坏,父母一概不加过问,听其自然,放任自流。事实上,安排一下孩子的学习时间,过问、督促一下孩子的学习,是哪一个家长都做得到的。放任型的家庭辅导,也是非常有害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学习的一定管理,缺乏应有的过问、指导和督促,容易滋长孩子贪玩和其他的坏习气,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同时,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他们家庭作业的完成,常常是不好的,有的不按时或数量不足,有的质量马虎,而学习成绩一般也差。这类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厌学情绪比较突出,一些不良习气也容易侵袭、影响他们。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引导型的家庭辅导,其特征是:家长对孩子的家庭学习有一定的常规管理,这种管理,不是代替包办的,而是立足于正确的引导。他们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使学习、休息有节奏有规律地进行:他们注意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一定正确方法的指导:如果发现孩子有所疏懒和松懈,他们能够适当督促,以期得到改变;对于孩子提出的疑难问题,不是填鸭式地提供答案,而是启发其思考,即使作些必须的解答,也要求孩子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时还要让孩子碰碰钉子,自己去克服困难解决困难,使他们独立学习,善于学习。这类家长善于进行家庭辅导,既不代替包办,又不听之任之,始终立足于引导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掌握会学习的方法,学会走路,独立走路。引导型的家庭辅导,孩子学有定时,自觉性强,富于常规;这些孩子,依赖性较小,主体意识较强,学习积极主动,情绪稳定,成绩也较好;他们思维活跃,智力得到强化,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家庭辅导,方向明确,方法得当,效果良好,应得到肯定,值得提倡。

当前小学生有家庭辅导是一个客观存在。小学生的家庭辅导,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亿万儿童学业的进步,品德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家庭辅导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发挥自己的正确作用,做好这项工作,我想道理是清楚的。

4.掌握孩子学习的“敏感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两三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年龄,四五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两三岁也是学习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的关键年龄。两岁半至三岁半是学习如何‘做规矩’的关键年龄。三五岁是学习音乐的关键年龄。3~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年龄。四五岁是学习辨认图像的关键年龄。五六岁是学习汉语词汇的关键年龄。

尽管孩子学习的关键年龄问题还在不断探索,不同的儿童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不能机械对待。但是,如果想学钢琴不从5岁开始,想学习提琴不从3岁开始,往往就难得真妙。如果想学习外语不从8岁前开始,至少在语音方面就很难学得十分准确。

如果孩子错过学习的关键年龄,就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相反,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根据孩子学习的关键年龄,提前给予恰当的教育。如4岁前让孩子看一些彩色图片,以利于他们形象视觉的发展。如果想让孩子学外语,可以从三四岁起教他念外语单词。如果想让孩子向文学方面发展,可以在他五六岁时多给他讲些儿歌、童话、故事、背些古诗词等,那么,你可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5.如何鼓励孩子学习

您不应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您应这样说:要努力学习,但是也要注意身体。

您不应该说:题目再难,只要多花时间,就一定能解出来的。

您应这样说:用功学习是好事,不过要量力而行,别让自己太累。

(1)学习、玩、健康,对孩子来说都一样重要

有个朋友在谈到他的父亲时,总是感叹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其实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他父亲平时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有一次父亲偶尔闲下来了,跟他谈话,末了说了这么一句话:“我都没怎么管你,一来我忙;二来我看你也很努力,功课不错。不过呢,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搞垮了身体。”

这个朋友当时正上高一,成绩中上,平时玩得特别疯。父亲这一句话,让他心里觉得愧疚不已,但是又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绝对的信任。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信任和关心。事实上,他后来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并不是天方夜谭。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学习的问题,一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头结。父母眼里只有成绩,孩子老是担心成绩差遭父母骂。父母要孩子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孩子除了学习,还要玩乐。

孩子们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赶快写作业去!”学习真的就重要到那种地步,宁愿以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去换取吗?

每个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应该能够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

对于孩子来说,玩乐和健康跟学习是一样重要的。有健康的身体,有玩乐的轻松,才有精力把学习搞好。健康是资本,玩乐是放松。家长必须明白这一点。不要随便地就呵斥孩子“你给我学习去”。

(2)让孩子在鼓励中感受到关怀

既然家长是要鼓励孩子学习,那么肯定是不希望孩子讨厌学习。

但是想一想,孩子如果每天回家都听到父母说:“好好学习去吧!”心里该是多么厌烦!他会觉得父母除了关心学习,根本不在乎他本人。这个时候,他对学习哪里会有好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