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3781600000025

第25章 兴趣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1)

1.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教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是首要任务。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呢?

(1)关注孩子的发问,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幼儿教育工作者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讲:“孩子没完没了地提问,都烦死人了……”其实,孩子爱提问题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孩子爱提问,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兴趣爱好的标志,也是其智力活跃的行为特征,是一件好事。家长应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关注孩子的提问,并耐心启发、解答、保护孩子的这种求知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认识“是什么”,并从孩子的发问中,仔细揣摩孩子的兴趣方向,发现孩子的爱好。若孩子的提问中经常有关于自然知识方面的问题,则孩子有探求自然科学的兴趣倾向;若孩子经常对故事中的情节发展追问不已,则是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说明孩子在语言创造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欲。大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就喜欢问“为什么”,他的母亲充分肯定了他的敢于问“为什么”的发问精神,并加以培养,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2)父母与孩子共同活动,挖掘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有位教育专家说:家长是天生的教育人才。研究杰出人物的成长史,你会发现他们的成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他有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才能成为善于教育的家长呢,单靠提要求、严格管教或者是一味的表扬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应该创设与孩子共同活动的环境和机会,在共同活动中,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行为特征,又能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和孩子共同体验快乐,从而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与孩子一起逛商店,去公园,或到树林里散步,留心孩子感兴趣的商品、书籍、景物等。此外,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写字、画画、读书、做纸工、修理日用品,一起做家务……孩子在与家长共同活动时,其兴趣和爱好便会清楚地表现出来。

(3)从孩子的劳动成果中挖掘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以手工劳动和绘画为例,小男孩喜欢做汽车、火车、轮船,描绘打仗的场面;而小女孩大多数喜欢画装饰图案和制作穿着各种服装、梳着各式发型的布娃娃等。从孩子的这些劳动成果中,就可发现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这些劳动成果,家长要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保护这种兴趣爱好,加以培养和正确引导,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善待孩子的兴趣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对撕纸乐此不疲,而两三岁的孩子则热衷于玩水。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注意到孩子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

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可塑性。常听父母报怨说,我们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其实不然,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

孩子的兴趣具有广泛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的兴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食物”,只是由于经过外界环境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不同而已。

既然兴趣因人而异,那么,父母就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孩子的兴趣和我们的兴趣完全是两回事,两者之间完全是独立的。即使孩子的兴趣显得简单、幼稚,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无视它的存在。成人需要做的是,主动积极地接受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把我们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还可以积极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空间,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实际上,尊重孩子的兴趣就是让孩子拥有快乐,就是我们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发展孩子的兴趣就是给孩子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孩子的兴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保护孩子的兴趣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它,任何形式的不尊重、限制或否定态度都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兴趣,同样,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任何形式的过度挖掘,都是竭泽而渔、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试想,我们自己对某事感兴趣,但如果让我们长期沉浸其中,我们也会感到乏味的,也没有快乐可言?

如同爱吃的东西,天天吃,顿顿吃,最后也会败了胃口。将心比心,孩子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兴趣是在较大的生活背景下对其中某些事物的偏好和主动关注。

趣味是吸引孩子关注的最佳方式,而快乐是维持孩子兴趣的稳定剂。

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掌握了培养孩子兴趣的金钥匙。不要让孩子在许多种兴趣之间穿梭,那样会使孩子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不要指望孩子的兴趣会在一夜之间就奇迹般地开花,也别认为“狂轰乱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相反,那将破坏孩子的兴趣。

3.培养孩子的兴趣——注重而不盲目

兴趣是儿童行为最直接的内驱力,它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影。广泛而有益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它可以使儿童开阔眼界、获得更多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为他们思维与想像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实践证明,成功的、强有力的支柱之一就是对该事物的浓厚兴趣。没有兴趣,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卞迁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模型也爱不释手,去农村老家,遇见小猪、小鸭后特别喜欢。他妈妈专门让老母鸡给他孵了小鸡娃,爸爸和他一起又养了小刺猬。每当到动物园,他更是流连忘返。后来他喜欢上恐龙,有关恐龙的模型、书籍他见了就买,仅恐龙模型,就购买了几十种。有关恐龙的起源、种类、分布地域、灭绝年代以及各个时期恐龙的体型、体重、身高等,他都了如指掌。恐龙的性别,一直是当今生物学家们未解开的谜。卞迁对此十分感兴趣。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恐龙的性别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恐龙是卵生的,那么生蛋的恐龙骨盆一定要比不生蛋的恐龙大,即同一种恐龙,骨盆大的为雌恐龙,骨盆小的是雄恐龙。这种奇异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还有待生物学家进一步考证。卞迁用生物学和电学知识模拟出生活在冰河纪之前恐龙大战场面,令观者连连称奇,不少人称他为“恐龙小专家”。卞迁对恐龙有着浓厚兴趣,并立志当一名生物学家。我们开导他,生物学是将来最引人注目的学科,当一名生物学家很好,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好好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生物学家。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我们把卞迁的兴趣引入到学习上,有兴趣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学习,这种学习往往也是高效的。卞迁对各门功课都十分感兴趣,学习十分投入,成绩也较为理想。进入科大少年班后,他选择了分子生物学专业,可以说为实现当生物学家的理想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从卞迁的成长过程我们体会到,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必须做到:

第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好奇心,这往往是兴趣的先导,家长要善于把好奇心培养成兴趣。

第二,要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往往暗藏在他们的活动甚至顽皮中,家长要从中发现孩子智慧的火花、兴趣的萌芽,并加以引导,将其特有的兴趣巩固下来,发展起来。

第三,要善于激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儿童的兴趣是可以激发培植起来的,如学习兴趣、读书兴趣、绘画兴趣等。

第四,应注意,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应将兴趣转化成理想。因为光有兴趣还只是心理需要,它是低层次的、不能持久的,只有兴趣发展成理想,即成为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才能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忽视或根本不顾及孩子兴趣的情况十分普遍。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会儿让孩子学音乐,一会儿又让孩子学美术。有些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偏让其学弹琴,而且施以强制命令,久而久之,孩子的绘画兴趣被扼杀了。弹琴呢,因为是被迫的,孩子只是被动应付,即使暂略有成绩,将来也难以成才。因为成才的根本前提是兴趣,是对某一件事情的持久不断的兴趣和热情,失去这一点,成才就无从谈起。试看古今中外成才者,没有一个是被迫的。再者,让孩子学弹琴,学绘画,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也只能成为一种业务爱好,作为调节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并不一定要成什么家。关键的问题是让孩子的兴趣朝着有利成才的方向发展,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即使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愿望不一致,也应加强引导。因为孩子很容易“见异思迁”,兴趣变化很快,家长只有积极诱发和引导,才能使孩子的兴趣稳定、持久,成为成才的动力。

4.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儿童的兴趣非常广泛。他们有的爱好文艺,有的喜欢体育,有的迷恋于科技小制作,有的则热衷于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兴趣与爱好的作用不可小看。它们像火种,能燃起儿童对未来希望的火焰,并激励着他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对许多成才经验的调查表明,青年在事业上的成功大多是在幼年时的兴趣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家长不能眼睛只盯着孩子学习的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要求。

当然,小学生的兴趣有其特点.总的来说,对游戏的兴趣逐步下降,而对抽象知识的兴趣,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及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却在逐步发展。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第一,要在孩子广泛发展兴趣的基础上,依据孩子的特长及爱好,发展他们的中心兴趣。

第二,要逐步使孩子的兴趣具有稳定性和长远性。

第三,要创设条件,发展孩子的兴趣。例如有的孩子爱好音乐,有条件的家长就可以给他买些乐器;有的孩子爱好小制作,家长就该为他寻找或购买一些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对于孩子参加学校或校外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夏令营活动、参观活动等,家长也要大力支持,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自身的兴趣与爱好,逐步使他们各自独具的特殊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