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13781400000078

第78章 摩根(4)

摩根财团并不满足于对铁路业的控制,进一步把大量资本转向其他工业部门,以空前巨大的规模组织垄断财团。1892年组建了通用电器公司,并控制了许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后又大举进军钢铁业,组织了美国钢铁公司。

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又为钢铁工业开辟了巨大市场,钢铁价格上涨,利润猛增。部门内经历了一系列改组,几百家小厂已分别成为十几家不同的大公司的组成部分。但这些联合企业是些非正式的联盟,内部产生了更多的摩擦。摩根早已考虑进行某种更次规模的合并,以便在钢铁工业中建立更好秩序。他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有“百万赌徒”之称的约翰·沃恩·盖茨。

当他向明尼苏达铁矿公司提出合并方案时,对方表示同意,但有一个附带条件:必须将合并业务全权委托J·P·摩根公司。

盖茨对摩根财团深怀戒心,十分不情愿让摩根介入,但又不愿放弃已到嘴边的肥肉,只好向与他交往已久的名律师埃伯特·加利请教,请他去打探虚实。加利以精明能干著称,是个虔诚的教徒,从不干买股票或赌博之类的投机勾当。

加利出马以后,与摩根及其律师史登松频繁接触。摩根很欣赏加利的才干,有意拉拢加利为已所用。加利对摩根的谋略胆识也很敬仰,相形之下,盖茨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因此,也有意跟随摩根干一番事业。

于是,盖茨拿出一个投资高达2亿美元的“联邦钢铁公司”的构想方案,建立一个排斥卡内基在外的中西部各州钢铁大联合企业。

加利又带着这一使命去见摩根。

摩根说:“排斥卡内基,也是我的战略。可是盖茨没有想到钢铁生意。现在兴起了一个汽车业,方兴未艾,大有潜力。目下福特等人正全力以赴……汽车外壳全部由薄铁制成。所以薄铁制造业前景看好!”

听到这一席对形势的准确剖析,加利不得不佩服摩根的眼光。

1901年3月3日,他们发表了一个震惊华尔街的简短声明。这个声明以广告的形式向美国几家大钢铁公司的股东宣布,他们将收购这些大公司公开发行并销售出的证券,这些证券将归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所有。

公司一成立,摩根就宣布由加利任总裁,即未征求盖茨的意见,也未征求加利本人的意见。他以闪电手法造成既成事实,一是令盖茨措手不及:二是令加利死心塌地跟着自己。

摩根对加利说:“我认为资产在盖茨手里不牢靠,他不是领导钢铁工业兼并的合适人选。你就干吧!薪水由你自己决定,干部由你指派。”自此,加利与摩根的友谊一直持续了15年之久。

更加令人震惊的还是美国钢铁公司准备大约4亿美元的代价接管安德鲁·卡内基创立的大钢铁帝国的所有资产。

当然,摩根财团要想真正控制美国的钢铁工业,就不得不与当时在美国钢铁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安德鲁·卡内基打交道。而此时卡内基却因为接二连三地遭到丧失亲人的打击而有意将他麾下的钢铁公司以3.2亿美元的价格出手,而先前的买主因为无法筹措这么多资金而使买卖搁浅了。这对摩根来说,真可谓是天赐良机。

卡内基也知道,能消化掉他的庞大产业的最佳人选是摩根财团。刚好,这时他任命了新的公司总裁许瓦布,而许瓦布与摩根的女婿是知交。卡内基考虑到这层关系,就授意许瓦布接近摩根。许瓦布不负重望,不久就被请进了坐落在华尔街的摩根办公室,而不是摩根在麦迪逊街219号的寓所,以表示摩根对此事的重视,并且破天荒地同他恳切交谈到深夜。

两个商界巨人开始磋商价码。

经过协商,摩根财团愿以4亿美元成交。据说在后来两位商业巨人见面时,卡内基还与摩根开玩笑,说摩根还欠他200万美元。摩根大惑不解,卡内基笑着说卖给摩根的钢铁企业太便宜了。

1901年4月1日,美国钢铁公司正式成立。在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上,摩根公布公司的资产是8.5亿美元。一个月后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资产额已达10.18亿美元,同时发行3.01亿美元的公司债券。至此美国钢铁公司已经吞并或支配700多家企业,公司的董事会控制了全国3/5的钢铁生产,可以决定近17万钢铁工人的命运。

美国钢铁公司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是美国名副其实的“钢铁王国”。这是继铁路产业之后,摩根财团在工业领域中赖以起家的又一重要支柱。

美国第一的钢铁企业,自然需要美国第一的矿石资源作原料。摩根看中了位于明尼苏达州五大湖畔的梅瑟比矿山,它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产量也居全美第一,储量在5000万吨,可以满足全美60%的需求。矿山的主人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当初他只花费40万美元就取得了矿山的所有权。卡内基曾想出资500万购买梅瑟比,洛克菲勒都没有答应。那么,此次洛克菲勒会要价多少呢?

小洛克菲勒的报价是7500万美元,而且价款必须用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支付。这个价格高得惊人,无异于敲诈!洛克菲勒知道美国钢铁公司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摩根微笑着注视小洛克菲勒,内心却激荡不已:“美国钢铁公司,铸成了我作为华尔街皇帝的宝座。洛克菲勒的传人也想在宝座上插上一脚,但绝不会动摇这宝座。”

摩根伸出右手,默默地却又是坚定地握住这年轻人的手,说:“请转告令尊:当今推动美国的力量,来自华尔街,这是不可逆转的新时代!为此,我们必须彼此依赖……”

1902年,皮尔庞特·摩根把5家农业机械公司合并成国际收割机公司,并在创建该公司时获利300万美元。

摩根财团的另一投资重点是公用事业。它控制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西方电话电报公司。又通过德雷克歇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所属的一家股份公司,控制了全国最重要地区的公用事业,如费城的快速交通运输公司、新泽西公共服务公司、尼亚加拉瀑布电力公司等。

到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的大公司包括13家金融机构、14家工矿业公司、19家铁路公司和7家公用事业公司,共计53家,资产总额达127亿美元。

摩根信条世纪回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避开了摩根说的经济恐慌,又成功地把纽约与伦敦的金融地位完全扭转过来了!

华尔街投资再度景气了,大企业又开始歌颂繁荣,连店员和女职员也开始竞相购买股票。然而不久,危机的阴影再度笼罩华尔街。在1929年经济危机前夕,怪兽般巨大的摩根公司又如何动作?发出什么样的“华尔街指令”呢?

金融界,中心已从伦敦移到纽约,英镑开始屈服于美元,交换金额或资本金额的比重也已发生完全转移。一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成为大债权国,企业合并的浪潮又高涨起来。到1923年,这种浪潮更迅猛推进。在世界大恐慌开始的第一年(1929年),摩根体系金融资本又是怎么分配的呢?

摩根家族系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总资本34亿美元。

摩根同盟总资本约48亿美元强,由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构成。摩根同盟与摩根家族系被总称为摩根联盟。

摩根联盟中,以摩根公司为轴,进行董事连锁领导,5大金融资本以下,超过20万的主力金融机构互相联结,这样就构成结构庞大,组织严密的“摩根体系”。这一金融集团占有全美金融资本33%,总值竟至200亿美元!还有125亿美元保险资本,占全美保险业的65%。

生产事业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业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US钢铁、GM(通用汽车公司)、肯尼格特制铜公司、德州海湾硫磺公司、大陆石油公司、GE(奇异电器)等。

摩根公司在铁路上的渗入已是尽人皆知了,同时,服务业方面他还拥有联合公司,ITT(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全美电缆、邮政电缆、A·T·T(美国电话电信公司)等。

摩根同盟的两大银行——国家城市银行和契约银行有510亿美元总资产,它们属下的亚那科达铜山、美国香芋、古巴及美国的砂糖、西屋电气、联合金属碳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业也属于摩根联盟。

上述所有相加,合计所有总资产、扣除重复部分,大恐慌前的摩根体系拥有740亿美元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企业资本的1/4。

167名董事,从摩根公司走出来。控制着整个摩根体系,贯彻着“华尔街指令”,确立着可以掀翻白宫的霸业。

摩根最后有着片刻欢娱的节日,是死的前一年的感恩节1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这一个欢乐的感恩节后,他就不得不前往众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主席普乔所举办的“金钱托拉斯听证会”作证,而后被反托拉斯议员弄得精疲力竭。

挤得水泄不通的听证会上,摩根神态自若面对着林立的相机和成堆的记者,仪态威严地坐在证人席上。

听证会上挂着J·P·摩根公司如何借助董事连锁,控制银行及保险公司的图解。从主席普乔开始,5名委员陆续发出询问。

在第一天里,摩根从全部事业伙伴及业务内容开始作初步说明,极有耐心,详细解说了曾经成为金融业务代理店的全部铁路及各企业与摩根公司的关系。对于各企业与个人的银行及信托公司的存款金额,他依据准备好的备忘录,亳无保留地作了公开。

这种照一定形式的作证,摩根公司任何年轻合伙人都可以办到,但是,面临重大的关键性问题时,只有他本人才能作重大辩辞。

“信用”,这就是沙特利日记所谓的重大证辞!它就如同摩根的基本哲学,相当于一般人对于金钱的信赖。摩根及证券交易所,在给予顾客的清算交易上,一般用习惯的信用来取代抵押。这或许已演化成他的基本人生哲学。

“我认识相当多的商人,如果觉得对这些人的信用没有疑问的话,无论多少都可以贷到,这种人不计其数。”摩根缓缓地说。

“你是说可偿还贷款的那种信用吧?”普乔尖锐地指责道。因为他认定摩根的信用贷款与清算交易是造成经济恐慌的原因,所以他不能理解摩根的真意。

“不!是那种人相信人的信用,先生!”

“请问,你是不是说谁都可以相信,不管他有钱没钱?”

“对!”

“即便他一文不名?”

“是的,许多身无分文的人到我的办公室来过,我可以当场开给他一张百万元的支票,如果我信得过他!”

“难道商业信用不依赖金钱与财产吗?”

“除了金钱财产不是还有人格吗?”

“哪一项最重要?”

“当然是人格!金钱买不到的人格。”

“难道在交易所你也如此吗?”

“是的!我贷款给有人格的人!”

第二天,伦敦各个报刊推出大标题:

“摩根信条——人格是信用的基础!”

“麦迪逊街219号盛大的圣诞庆祝会上,圣·乔治教堂的合唱团也表演了。但此时的摩根已被普乔听证会弄得疲惫不堪。病情恶化,于是我们劝他旅行。”沙利特在日记中写道。

他是这样记述摩根临终时的情景的:

“3月27日起床后他没有进食,28日记忆开始模糊,神志不清,医生从苏兰多赶来。偶尔他清醒过来,就命令经巴黎返回伦敦。

30日,他乘上了特别列车,这天晚上,大女儿露易莎守候在父亲床前。老人醒过来已不知身在何处,断续地褒扬着儿时的友人并讲着他在哈特福度过的少年时代。

夜深了,他的脉搏竟至每分钟跳140次,我只听见他低吟了一句:啊,我要爬上山喽!就又陷入昏迷状态。

次日,把耳朵紧贴他的胸部还可以听到持续的呼吸声,不一会儿便变得十分困难,然后突然停止。”

在哈特福埋葬后的第3天,正是他的76岁生日。如果他父亲吉诺斯还活着,那一天就刚好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