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13778600000042

第42章 让孩子夺回自己的粘贴

琳琳是个很大方的孩子,经常愿意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即使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也愿意送人。所以,小伙伴们都愿意与琳琳一起玩,琳琳天天也是笑口常开。

但是,今天琳琳回来的时候,却是满脸的不高兴,妈妈看见了非常的奇怪,忍不住就询问道:“琳琳,今天谁惹你不高兴了!”

“……”琳琳低着头走着,听见妈妈问她,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妈妈,要是别人抢了我的东西,是不是就要将它夺回来!”

“谁抢了你的东西?”妈妈嗅出琳琳的话里的意思,仔细的问道。

“是齐齐,我今天买了五张漂亮的奥运福娃粘贴。齐齐看见了,便抢了一张。”琳琳十分不高兴的说着,“他爷爷在旁边也不说话,我也不敢找他要回来。妈妈,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就把粘贴抢回来。”

妈妈看着琳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第二天,琳琳一回来便对妈妈说道:“妈妈,齐齐把粘贴还给我了!”

“他怎么又还给你了!”妈妈好奇地问。

“我跟他说,如果他想要的话,可以跟我说,我就给他,但是他用抢的话,我就坚决不给他。以后也不会跟他玩了。”琳琳仰头兴奋地看着妈妈,“妈妈,我厉害吧!”

延伸阅读

孩子被欺侮了,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他们之间发生争执与冲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的孩子生性比较软弱,于是,他就成了同伴们欺侮的对象。长期的欺侮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不愿参加任何活动,或中途放弃他们已经参加的活动。并且总是想呆在家里以躲避欺负。因此,比较性急的父母可能会直接介入孩子的纠纷,跑去找欺负孩子的小伙伴,将对方训斥一番,帮自家孩子出气,或者找对方父母理论一番,希望他们能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或者干脆教孩子以牙还牙,彻彻底底打回去,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而性格比较温和的父母则可能会教育孩子不要跟打人的孩子玩,以这种方式消极地回避矛盾。

孩子打架更多的时候仅仅是游戏过程中发生的小冲突,是孩子进入孩子们之间“小社会”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父母教孩子以牙还牙地处理矛盾便无形之中告诉了孩子攻击他人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孩子就会动手出击。长期下去,孩子要么更加的好斗,要么认为自己被欺负是正常的,从而变得软弱。

既然惹不起,总该躲得起吧。于是有些父母教孩子消极地回避纠纷,殊不知这样处理便是剥夺孩子学会社交的权利。孩子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争执的过程之中,他们也在尝试处理这些矛盾,并尝试摸索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以后孩子的社交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有好处。毕竟孩子长大后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而且很多事情是无法逃避的。既然这些方法都不可取,那么,父母该怎样面对孩子被欺侮呢?

安慰孩子,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受到欺负的孩子急需父母的理解与帮助,如果父母对孩子发火或是责骂,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同时孩子会把父母的难过理解为对他的失望,因此觉得自己很没用,孩子就会更加胆小怕事,从而会导致孩子以后更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与其如此,父母不妨和孩子谈谈,给孩子释放心理压力的机会,了解孩子被欺负的经过和真相,是否有他的责任,别人是故意欺负还是无意的,如果是无意的,就较宽容的对待。如果是故意欺负他,父母就要让孩子相信父母一定不会置之不理。

父母要冷静的处理

对待孩子被欺侮,父母切勿告诉孩子“他再打你,你就狠狠地揍他”。这种处理方式只会培养出一个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攻击别人或是更加懦弱自卑的孩子。所以父母在心疼孩子之余,更要保持自己冷静,不应让自己的怒火掌握了自己的理智。

当孩子确实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时,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怒火,先让孩子的情绪安定下来,然后采取各种措施对事情进行补救,让这种事情不再发生。

父母可以通过父母之间的交谈解决。如果对方父母通情达理,有修养,父母便可以出面和对方父母交谈,对问题的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否则,父母也可支持孩子用自己的反抗向小伙伴证明自己并不是软弱可欺,并让孩子向欺侮他的小朋友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明明你欺侮我,是你的不对。这次我原谅你,下次再这样,我就不让你了。”

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

生性软弱的孩子在受到别人欺负时只知道退缩或者哭泣。对于这些孩子,父母要教给他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在平时多鼓励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交朋友,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增加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使孩子受欺负的几率减少。

另外,父母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和孩子一道玩,并在游戏中训练孩子,让他练成敏捷的身手,为他灵活地规避别人的欺侮做准备。比如,妈妈和孩子追打着玩,假装打孩子身体某个部位时,教他如何迅速躲避等。当孩子平时与要好的小伙伴之间打打闹闹时,只要没有危险,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实际是学习躲避危险的最好方式。

此外,教会孩子在被欺侮时,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或大声地说“不许你打我”,并用力的推开他。高声地喊叫和严肃的拒绝能让对手感觉到一种威慑的力量,并且还可以吸引其他成人与孩子的注意,使攻击性孩子感受来自周围的压力而住手。

教子故事小刺猬求刺衣

小刺猬原来是没有刺的,它性子沉静,浑身上下披满了白色的绒绒的小毛,非常可爱。但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常常欺负它,特别是小狐狸,总是把它当作小皮球一样传来传去,弄得小刺猬头昏眼花。

这天,小刺猬刚刚醒过来,就被小狐狸兄弟抓住了。

“哈,小皮球!”狐狸弟弟高兴地说,“哥哥,咱们来踢球吧!”

“好啊,咱们好久都没有玩球了!”狐狸哥哥高兴地活动毛茸茸的脚,“现在的小皮球们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真是难找!”

十分钟之后,狐狸兄弟终于玩累了,丢下小刺猬,高兴地回家了。

天渐渐暗了下来,小刺猬只觉得浑身疼得厉害,动一动感觉骨头都好像断了似的。小刺猬蜷成一团,躲在苍耳树下,伤心地哭。

“这是谁家的小孩子啊,哭得这么伤心!”苍耳妈妈用绿油油的手掌抚摸着小刺猬毛茸茸的身体。“你是小刺猬啊,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啊!”

“小狐狸它们又拿我当皮球踢,踢得我好疼,我现在走都走不动了!”小刺猬一边哭,一边说,“森林爷爷太不公平了。小白兔有敏捷的速度,小老虎们有尖利的牙齿,小象有强壮的身体……唯独我什么都没有,在森林里谁都欺负我。”

“你不是有一身人人都羡慕白衣吗?”苍耳妈妈笑着说。

“苍耳妈妈,我能不能用我的白衣换你坚硬的刺啊!我不想再受小狐狸的欺负了!”小刺猬看着苍耳大妈,苦苦地哀求,“我不想去报复小狐狸,我只想保护我自己。”

“……”苍耳妈妈沉默了半晌说,“我就给你一件衣服吧,不过可不要因为有这件衣服就去欺负别的小动物,你只能用它来保护你自己,懂吗?”

“嗯!”小刺猬接过苍耳妈妈馈赠的衣服,披在了身上。从此以后,就变成了浑身都长满了刺的小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