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13778600000027

第27章 让孩子不苛责自己的朋友

在学校里,小鹏和小樱是好朋友,好到那种即使是一粒芝麻也要掰成两半来吃的朋友。但是小樱对小鹏有个不满的地方就是:每天中午,小鹏带来的菜都有沙子。

“小鹏,你别带菜了,里面有好多的沙子!”小樱不满地说,“我妈妈做菜好吃多了,以后就由我来带菜给你吃吧!”

一天早晨,小樱觉得妈妈辛苦,便尝试着自己做了一份饭菜。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小樱像平常那样分了一半的菜给小鹏。然后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刚刚吃了一口,便一下子全都吐了出来:“好多沙子,真是难吃死了!”

小樱苦着脸,看着小鹏恍然未觉似的津津有味地吃着:“小鹏,你不觉得难吃吗?”

“没……没有,”小鹏连忙咽下嘴里的饭菜,回答道,“以前的菜都是这样的啊!”

“我以前都埋怨你的菜难吃……”小樱小声自言自语,“但是你怎么就不埋怨我这次做的难吃呢?”

小鹏没有说话。

后来有一天,小樱到小鹏家去玩。当她看见小鹏的妈妈热情迎接出来的时候,小樱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

小鹏的妈妈是一个盲人。

延伸阅读

点燃孩子心里名为宽容的灯

宽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而现在的孩子大都被父母所娇惯,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闹翻了天。如果别人得罪了他,就非要报复不可。这样的孩子在与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被孤立。所以,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该教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尤其是对孩子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帮助。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因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小伙伴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也不好。父母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呢?

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若是因为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里还耿耿于怀,甚至辱骂、中伤跟自己闹别扭的人,甚至警告孩子:“以后不要理一楼那个女的,也别跟她家孩子玩!”这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刻薄”的阴影。当面对同样的情况的时候,孩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效仿父母。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斤斤计较,甚至仇视一切的心理。在孩子面前夸奖别人,甚至是夸奖与自己有矛盾的人,浸润在这种宽容的环境中,孩子的一言一行自然也会闪现宽容的光芒。

让孩子在交友的过程中理解宽容

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广交朋友,孩子才能多见世面,心胸也会变得宽广。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从而慢慢学会容忍别人。同时通过交友,孩子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的快乐,能激发孩子愿意原谅别人过错的心理。父母不妨建议孩子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做事情的时候采纳别人合理的建议。这些都能使孩子获得友谊,促使孩子懂得宽容。

教孩子之间的矛盾解决遵循一个“理”字

孩子在与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总会有矛盾,总会有些小摩擦。当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父母要先引导孩子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让孩子明白到底谁对谁错。如果是对方有理,父母就要劝导孩子主动说出“对不起”;如果错在对方,父母就要抚慰孩子,告诉孩子“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让孩子以宽容的心来原谅小伙伴的错误。切勿鼓励孩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否则,很可能将孩子导上好勇斗狠的路。

让孩子学会欣赏

有的孩子拿着自己的长处找别人的短处,这样很容易对同龄的孩子表现得不屑一顾。有的则在看见别人优点的时候,表示不服气,甚至心生嫉妒。对此,父母应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用欣赏的心态看待别人,端正自己的态度,从而做到宽待“弱者”宽容“强者”。

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和同学相处,和朋友相交,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对同学的缺点或不足,或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要心理换位,对同学朋友表示理解,完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让孩子明白多原谅人一次,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自己也会找到一份好心境。

教子故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从前,有一个宰相请一个理发师理发。理发师给宰相理发时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给刮掉了。他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那可吃不了兜着走呀!他不禁暗暗叫苦。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赞之下无怒气。于是他情急生智,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看个透似的。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

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的。”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哭笑不得: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算了,你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在你生气的时候,数到十再说话;非常生气的时候,数到一百再说话。有些事不去计较,就不会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