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13778600000017

第17章 让孩子拿出自己的观点

春天来了,小区的花圃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圆圆和蓓蓓看见一株树上开满了花,非常漂亮,便开始争论这是什么花。

圆圆记得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花,好像是樱花,张口便说:“这棵樱花树真漂亮!”

蓓蓓知道外婆家有株桃树,开的花是粉色的,便自信地说:“不对,这是桃花,我以前在外婆家见过的。”

两个人争论不休,圆圆便问一边的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们都认为自己说得对,那就拿出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对方呀!”

圆圆仔细地回想樱花和桃花的不同之处:“是樱花,桃花是粉红色的,樱花是淡淡的,有点发白的。”

蓓蓓连忙否认:“不对,那是桃花,桃花也是淡淡的,有点发白的。”

圆圆也赶快说出自己的凭证:“我在电脑上看见过的,那是樱花。”

蓓蓓便说:“电脑上的图片有时候颜色会不一样。”

圆圆急了:“是樱花,它的形状就是樱花,你看看它的花瓣。樱花的花瓣比桃花多,花朵比桃花小。”

两人不停地争论,找出了各种理由。圆圆妈妈脸上带着赞许的目光。

延伸阅读

多与人争论能让孩子舌灿莲花

争论,是一种人们主动地通过语言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而进行思维锻炼的一种方式。在争论中,人们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孩子的争论之词是其幼小心灵感知周围事物的真实反映,虽然片面,但是通过这种智慧的碰撞,孩子才能从中学到东西。所以,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锻炼,在思想和语言表达上都能够胜人一筹,那就给孩子一个发表自我看法的争论平台吧!

不要强行制止孩子间的争论

许多父母动不动就训斥孩子“不听话”、“顶嘴”,或是看见孩子之间“吵闹”就强行制止。这种靠捂住孩子的嘴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让孩子敢怒不敢言,让孩子更加的叛逆,更加的不听话,从而更想顶嘴。这会使得家庭教育陷入一种不良的循环之中。

其实,父母正确地看待争论,让孩子畅所欲言地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条走进孩子心灵深处的通道。亲子关系拉近了,父母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培养出聪敏善辩的孩子。

不要“插足”孩子间的争论

孩子自有孩子表达自身感知的方法。孩子之间的争论,父母应当少参与,父母的参与只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塑造孩子独立的品性。与小伙伴的争论是孩子在同龄人之间产生的智慧碰撞。如果说,与父母的争论在孩子的人生中起着不断纠正和指导的作用,那么与小伙伴的争论则是在不断地刺激孩子认识熟悉这个世界。他们积极地开动脑筋,组织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识,这是一种孩子积极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让孩子从父母的争论中受益

许多父母都认为夫妻之间的争论问题,应该让孩子回避。因为夫妻之间的争论会破坏孩子心中和谐美好的印象,不利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父母在争论的时候,孩子也在思考,也在学习。

加拿大的一些研究人员曾经为了研究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力,对三百名学前儿童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采访。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再次接受采访时,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写一则富有创造性的故事。结果大出人们所料:经常目睹父母争论的孩子比那些生长在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更富有艺术创造力和表达力。

争论不是争吵,争论的目的是以理服人,是智慧的交锋。它能使孩子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世界,从而使孩子的思维变得灵活,让孩子变得睿智……那么具体来说,争论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在与别人争论的时候,积极地开动着脑筋,也倾听着别人不同的观点。别人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角度,都在挑战孩子的思维灵活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学会更加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

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与孩子争论的对象各自的表达能力强弱不一。孩子碰上强劲的对手时,对方在争辩时所表现出的恰当的措辞、敏捷的思路及强劲的说服力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孩子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与人争论的时候,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思维来驳倒对方,事件本身便是对孩子独立性的考验。

让孩子更自信

在争论的过程中,孩子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活跃自己的思维,磨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渐渐的,孩子就具备了与人争论的资本。这会使孩子更有信心。

教子故事咪咪的钓鱼竿

小猫咪咪吵着要买个钓鱼竿。妈妈劝他说:“来,妈妈帮你做一个。”

小猫咪咪在妈妈的指导下,选好竹竿,找来丝线,用铁丝弯成钩钩,终于做成一个钓鱼竿。

咪咪正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钓鱼竿,这时大公鸡高昂着头走过来:“小咪咪呀,听说你做了个钓鱼竿。让我看看好吗?”

“给,你看吧,是妈妈指导,我自己做的。”

大公鸡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摇头说:“哎,你这鱼竿没有滑轮呀。没有滑轮哪叫鱼竿呀?”

听了这话,小猫咪咪一下子泄气了。他正琢磨自己的鱼竿为什么没有滑轮,这时小猪哼哼走过来,“哼哼哼”,小猪哼哼就像个小老头儿,开口之前先哼哼一阵子,才开口说,“让我看看你的鱼竿,给你参谋参谋。”小猪哼哼拿起鱼竿,上看看,下看看,“哼哼,你这鱼竿没有哨子。”

“要哨子干吗呀?”小猫咪咪不解地问。

“真是个土帽儿,现代化的鱼竿都带哨子,鱼一上钩,哨子就会‘叽叽’地响,你就好钓鱼啦。”小猪哼哼扔下鱼竿,背着手哼哼着,一摇一摆地走了。

小猫咪咪更加懊丧了,心想,妈妈真会拿我开心,这也叫鱼竿吗?

这时小鸭呱呱走过来,抢起鱼竿呱呱地说:“听公鸡大哥说你做了个鱼竿,我可是行家,最有发言权,还是让我鉴定一下吧。”

小鸭呱呱看了一会儿,不是说丝线太粗,就是说鱼竿不直,最后竟惊讶地说:“你这鱼钩怎么不是银的呀?人家高级鱼钩都是用银做的呀!”

小猫咪咪已经眼泪汪汪了,对自己眼前的钓鱼竿已经没有勇气说是自己做的了。也不知小鸭呱呱什么时候走的,他只顾在那儿抹眼泪儿。

这时妈妈走过来,安慰他说:“别人怎么说不要紧,你自己为什么不拿着鱼竿去钓鱼试一试呢。”小猫咪咪听了妈妈的话,在鱼钩上安上鱼饵,坐在河边钓起鱼来。不一会儿,就有一条鱼咬钩。他沉住气,等鱼儿完全上钩以后,只一甩,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鱼被钓上岸来。小猫咪咪一高兴,一口气又钓上十多条大鱼来。啊,小猫咪咪有一个自己做的心爱的鱼竿了。

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影响自己,因为,每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们不妨用实践来检验,让事实来为我们选择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