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农业新空(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13777400000007

第7章 集雨节灌

集雨节灌是利用塘、堰、水窖,把雨水集存起来,在关键期用于灌溉。

在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降水有限,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一些国家分别采用了各种拦截雨水、减少蒸发和选用对雨水利用率高的作物等措施。如墨西哥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7个州对玉米、大麦、大豆和其他豆类等十多种作物,开发了多种类型的集水农业。中东各国则自古以来就实行集水农业,利用小农业集水区挖掘水池,拦截地面径流,保存雨水进行补充灌溉。

在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很难修建骨干水利工程,大都采用土办法解决现实的缺水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西北、西南、华北13个省、区共修建各类水窖、水池等微型蓄水工程464万个,总蓄水量13.5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150多万公顷,解决了约2380万人、173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使近1740万人的温饱得以解决。“微”水不微,为旱地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作物缺水的关键时期进行补充灌溉,用很少的水量,就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科技工作者的试验表明:玉米每6667平方米补灌50立方米,可以比旱地增产320千克;宁夏西吉县1998年统计,全县采用集雨节灌的地膜平均每6667平方米产玉米440千克、小麦2058千克、蔬菜1603千克,与传统种植方式比较,增产率分别为476%、558%、138%。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以缺水著称的以色列,节水农业的研究和开发居世界领先水平。以色列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恶劣,人均水资源只有370立方米,每6667平方米平均252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国土是沙漠。但其农业增长速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即达12%,80年代为75%。90年代初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3000美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是由于全面实施“高投入、高技术的节水创汇农业战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节水农业的研究与应用非常重视,投入的研究经费已达数千万元,投入的工程建设经费已达几百亿元。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高效用水科研成果,如管道输配水、渠道防渗、薄膜覆盖、膜上灌、间歇灌、节水灌溉技术、旱地农业技术、种衣剂、抑蒸剂等。节水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节水工程的建设,也为节水的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