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其实财富离你很近
13774700000030

第30章 向富人学习,解读“财神”致富经(1)

“要想不走弯路,最好的方法就是沿着已经成功者的足迹前进”,家财丰厚的“财神”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一定有其独到的方法。学习并灵活应用他们的致富经验,是积累财富的捷径。

复制经验是致富的捷径

赚钱不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智力、精力,而且致富之路更是曲折,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走来的。要想拥有财富,首先就要学习富人的经验、方法。没有人喜欢走弯路,奋斗多年,或许最后成为了有钱人,但是年纪也比较大了,享受财富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所以,复制有钱人致富的方法,将他们作为榜样,设定目标,而为之奋斗,是致富的捷径。

某地新开的法式自助餐,由于生意兴隆,曾经有很多餐饮业老板慕名前来,有一些甚至还带着皮尺来偷量桌椅及柜台高度。没过多久,该地第二、第三家法式自助餐厅便出现了,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餐厅的装潢、桌椅几乎跟原来的餐厅相像,甚至先前餐厅原先设计错误之处也被尽数抄袭。有意思的是,这些后起之秀的生意也很不错。

有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别人能做出全世界最好吃的一道菜,那么,你能不能呢?”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其实,只要我们学会别人制作这道菜的秘方,采取一样的程序与配料,分毫不差地模仿一遍。那么,我们做出来的菜,味道也会跟他做出来的一模一样。

20世纪90年代,温州眼镜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并以式样新颖、质优价廉吸引了外商。据统计,1997年,温州眼镜业产值突破10亿元;1999年,上升为15亿元,占全球销量的1/3,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远洋眼镜公司老板叶子健就是通过模仿而成为“眼镜大王”的。

1982年,高中毕业的叶子健在温州蜜饯厂金工车间当工人,当时有许多走私的“金丝”眼镜流入市场。叶子健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金丝眼镜,然后将镜架拆卸,凭着自己对金工的了解,分头到其他配件厂加工,再自己塑型装配,终于生产出第一批“金丝”镜架。

任何理论和原则都要考虑特定的条件,在借鉴、复制别人经验的时候,如果拘泥刻板,就容易失败。只有领会了经验的精髓,在借鉴的时候灵活善变,才能够获得成功。

公元前342年,魏国联合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急忙求救于齐国。齐国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孙膑使用“围魏救赵”的老办法,直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魏军主帅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率军回救。这时,孙膑向田忌建议说:“魏军一向强悍,轻视齐军,以为齐军胆小,不敢与魏军正面交锋。我们可以利用敌方这一弱点,示之以弱,诱敌中计。”他决定用减灶之计诱敌深入。

孙膑对“减灶诱敌”作了具体部署,即在与魏军接触之后,便佯败退却,退却中第一天挖10万人用饭的炉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人用饭的炉灶,第三天减少为3万人用饭的炉灶,让魏军误认为齐军每天有大量士兵逃亡,战斗力锐减,从而不顾一切地来追赶。战幕拉开,庞涓果然中计。他见齐军炉灶天天减少,便以为是齐军士气低落,逃亡严重,遂决定率精锐轻骑,兼程追赶。孙膑根据对魏军行动的周密判断,在道路狭窄、地形险要的马陵道埋伏下一万多名弓箭手。黄昏时分,庞涓至此,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而溃。庞涓也在战斗中丧了命。马陵一战,齐军歼灭魏军10万余人。

在马陵之战400多年之后,东汉大将虞诩创造性地运用了孙膑减灶的计谋,以增灶之法惊退了羌军。东汉年间,羌军进攻甘肃武都,虞诩奉命领3000人马抗敌,行至肴谷(今陕西宝鸡以东)与羌军遭遇。虞诩兵少势卑,便下令停止前进,故意散布消息说,朝廷援兵指日可到,等援兵到了再向武都进发,并以种种方法显示驻守待援的姿态。这样一来,把羌军给迷惑了。他们放弃了对汉军的堵截,分兵到各地捞掠财物去了。这时,虞诩乘机疾进。宿营时,令官兵每人做两个炊灶,并逐日倍增。部属对其反孙膑减灶之计而行之,十分担心。虞诩就以“兵行诡道,自古皆然”的道理说服大家。果然,羌军得知汉军突然西进,赶紧集中主力追赶,发现汉军炊灶遍野,连绵数里。炊灶日益增多,便以为汉军援兵已到,于是不战而退,虞诩的部队胜利挺进到武都。

减灶与增灶都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用谋设计,必须基于战场的客观情况灵活用兵,不可拘泥于一格。刻舟求剑不知变,势必丧师败旅。要想成为富人,并不能一味地复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否则,即使得到财富,也只是暂时的。

经济学家说,模仿是原始积累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课程。但当一个人、一个企业已经走向成熟时,如果还不能离开模仿,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那就像无法摆脱摇篮的婴儿—样,永远没有长大的一天。我们要赋予所模仿的东西以新内涵,赋予它崭新的生命力。温州很多企业的成功正是如此,它们不仅会模仿,而且会创新、创造。

温州大隆机器有限公司采用的是与外商、台商合作,引进模仿台湾及意大利鞋机生产厂商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他们把这称为“与巨人同行”。1994年他们与台湾鞋机生产商益鸿公司合作,为其生产配件,两年后,大隆将自己研制生产的鞋机推向市场。其后,大隆又瞄准了意大利技术。他们选择了意大利的沙巴和BC作为合作伙伴,由意方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鞋机图纸,而大隆负责鞋机的生产和销售,很快跻身于世界一流的鞋机生产厂商行列。

现在的温州已经从最初的模仿阶段到了品牌阶段。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锁都、中国印刷城、中国制笔之都、中国塑编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都已落户温州。中国曾评出28个皮鞋免检产品,温州就拿了14个,占了全国的—半。

在积累财富中,为了少走弯路,赢得更多的致富机会,最可靠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先观察、学习别的行家们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然后,再独立思考和拟订自己的行动方案,努力奋斗。这样,你才能走进富人的队伍,享受财富人生。

王永庆在细微之处创财富

“细节决定成败”,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关注细微之处的人会从细节中寻找机会,从而走上成功之路,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就是如此。

王永庆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新店直潭,其父以种茶为生,生活颇为艰辛。

王永庆15岁时,决心从山区走出。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到了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该县城是嘉南平原的米谷集散地,有许多商人进出,生意兴旺。在县城做买卖的叔叔将他推荐给一家米店老板做杂活,每月40元旧台币。王永庆特别珍惜自己这份工作,每次下了班,他还特意将店内外打扫干净,深受老板器重。

有一天,当王永庆看见顾客盈门,老板在数钞票的时候,禁不住想到:为什么自己不开一家米店呢?哪怕规模小些也无妨。从此,他不断观察老板经营米店的方法,从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同时,他节衣缩食,努力积攒钱财,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1932年,在向亲友借了200元旧台币之后,王永庆在同一条街上开了一家小米店,开始了创业之路。

那时,嘉义已有米店30多家,竞争十分残酷。手头只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比较偏僻的巷子中租下一个小铺面。他的米店开办得最晚、规模最小,又没有什么知名度和优势。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冷冷清清。

起初经营时,王永庆背着米逐家逐户行销。一天下来,累得气喘吁吁。人们一般都不乐意买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这该如何打开销路呢?王永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当时,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技术落后,许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经常掺杂在米里,人们做饭之前,都要淘许多次米,非常不方便。王永庆从人们这种习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点地将杂在米里的砂石之类杂物挑拣出来,然后再销售。

一时间,小镇上的人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许多淘米的麻烦。”这样,王永庆的米经人们一宣传,米店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工夫。当初,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就不方便了。而年轻人又没有时间顾及家务劳动,买米的顾客中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个细节,于是主动将米送上门。这种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十分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这种说法,增加这种服务项目是一种创新。

王永庆送米,并非将米送到顾客家了事,还要将米倒在米缸里。如果米缸中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再将新米倒入,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一来,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时间长变质。王永庆这种精细的服务,打动了许多顾客的心。

倘若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悉心记录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问明家中有多少人吃饭,以及每个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并做好记录。到时,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米送到顾客家中。

王永庆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顾客们的青睐。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了。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筹资开了一家碾米厂,在最繁华的街道租了一处比原先大的房子,从事大米销售。这时的王永庆,已经不再是仅仅卖米的米店老板,而是拥有碾米厂的小企业家了,这是他走向实业家的第一步。

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粒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100万吨,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王永庆也曾经以54亿美元的身价登上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

平常心让杨百万保住财富

杨百万,真名杨怀定(一说为杨杯定),是中国第一股民。他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跃于证券市场。杨百万具有江浙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是中国证券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1998年,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的人。

杨百万的“精明”在他踏入投资之路的第一步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杨百万最早是从买卖国库券开始投资生涯的。

1988年,杨百万从工厂辞职,自寻生计。在这以前,他已经通过业余搞“第二职业”赚了一点钱,银行存款有两万。辞职后,他开始留心赚钱的机会。

有一次,他看到报纸上说温州实行利率开放,利息可以高到13%。他给温州人民银行写信,确认了真有其事后,就想把钱存到温州去。他算了算,两万元,每年利息就是2600元。而辞职前他每月工资68元,一年也就800多。年息2600元,这不是可以不用上班了吗?不过到温州去的船票刚买好,他又从报纸上看到另一条消息:上海要开放国债交易。他立刻算了一笔账:当时上海银行利息每年5点几,三年期国库券,年息超过15点,比去温州存银行还划算,还免了奔波之苦。于是,国债交易开市的第一天,一大早他就去了。买进后,看看旁边的人,看的多买的少。到当天下午,有人想明白了,开始买进,结果价格立刻上冲。冲到110元以上,他就抛掉了。转手之间,利润超过10%。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他开始研究国库券。很快,他发现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却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于是,他想到了个妙招:做国库券的异地买卖。这个念头一转,他在不知不觉中开创了中国国库券异地交易的先河。

在关注国库券信息和买卖的同时,他的眼界就放得更宽。他开始留心当时上海刚开张不久的股票柜台交易市场。不久后,他又在股市大显身手,以几万元炒股到获利百万元,被新闻界冠以“炒股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