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13774600000018

第18章 精神病辨治(1)

精神病呢,我个人认为也是属于中医肾病的范围。我这边这个医院,正好有个精神病科,我见的精神病人相对比较多一些。对精神病人的痛苦,见的也比较多,非常理解病人家属的心情。所以今天专门拿出一点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精神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精神病,顾名思义,精神不正常了,或者抑郁,或者躁狂,都是失去了一个人正常的理智。精神病这个名字起得可谓恰如其分,从咱们中医的角度讲,确实是“精”和“神”这两方面出了问题。中医常说的几个名词就是“精、气、神”,在这里,我们也跟大家再把“精、气、神”的概念简单地复习一下。

精、气、神

“精、气、神”这三者在人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以理解为人体一气周流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的状态。我们知道肾主藏精,肾所收藏之精,温动生发而化气,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气周流中左路生发过程中的水生木,是一个由阴出阳的过程。气足化现心神,飘逸于上,就是一气周流中的木生火。所以由精化气,由气化神,就是左路荣润生发的过程。

这个“神”有点飘逸在外,无处不到,范围很广,你想到哪儿它就到哪儿了。那怎么把“神”收回来呢?我们需要“土气”的帮忙。人本身属土,所以人体就是最大的土气。为什么中医的五行讲火生土,心神属于火气,它要回来,必须要有所依附,所以先要变成土气,才能回归人体的一气周流。《四圣心源》讲:“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讲的就是这个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身体就像一个大本营,以自身的土气为媒介,可以使“心神”收发自如。

这个心神收敛的过程,就是敛神化气,这就是一气周流中右路金气敛降的作用。敛降的金气继续收藏进入肾水,就成为肾气所藏之精,这就是藏气化精,也就是右路肾水收藏的过程。

肾主藏精,这个藏精不要理解成是具体的有形的精微物质,这个精依然是无形的精气。也不要理解成这个精只藏在身体的下面,肾所藏精是无处不在的。

全身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气的周流,都有一气的生发收藏,所以肾所藏精是遍布全身的。

肾主藏精,这个精是人体神气的一种收藏状态,它依然是一种无形的精气,并不是有形的东西。这一点在临床上时间长了,慢慢就会有所体会。所以“精、气、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者都是清灵无形的,都没有任何的污浊。五脏藏精气,满而不能实,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实的话就是有形的,就是六腑传化物的问题了。

精神病就是精亏神乱

《内经》里面讲“:五脏藏神”“五脏藏精气而不泄”。我们在前面说过,“精、气、神”都是人体一气的不同状态,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肾主藏精,精气收藏于内。肾所收藏的精,在人体需要的时候,它会由精化气,由气化神,这就是一个由阴出阳的过程,就是阳化气。所以这个神,相当于比阳气还高一个层次。咱们平时讲的一气周流,这股流动之气是一股阳气,主要是从气的层次来讲。这股阳气周而复始,能升能降,不能升上去收不回来了,那就是脱阳危证了。同样的道理,这股神气比体内的阳气更加飘逸,我们这个思绪一转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没准跑到地球外面去了,它跑得更厉害,所以它就更需要有一股强大的收敛之力,要有个大本营,能够把它收回来。

这个大本营是什么?就是人体自身这股强大的土气。土者,万物所归。咱们自身一气周流的这个一气,就是一团和缓的土气。这团土气舒缓流畅地周流不息而不会散了,靠的是什么?就是肾主藏精的这股收敛之势。肾所藏的精气充足,收藏有力的时候,飘逸在外的神气,你想收回来的,它就会应招而回。

这就是敛神化气的过程,就是阴成形。

所以一气周流其实不仅仅是在气的层次上,精气神不同的层次,都有一气周流的存在。

五脏藏神,细分一下就是神魂魄意志。五神要想正常地发挥作用,也要有一个根基的。就好比我们出去上班,也要有个家回呀,不能下了班在街头流浪。

这个家就是五脏所藏之精,实际上都是肾主藏精的这一身的精气。

人体的肾精充足,收藏有力,化神敛神就易如反掌,神气就会出入自如,这就是一个正常人的精神状态。

如果一个人的肾精不足,收藏无力了,掌控不了自身一气周流的大局了,就会出现神气的失控。或者是虚而无力化神,或者是神逸不能收回,这就会出现各种精神病的症状。

所以,精神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五脏藏精的这股精气不足了,收摄不住神气了,精神失控了。简单地说,就是“精亏神乱”,这就是精神病的意思。

抑郁和躁狂的本质

五脏藏精其实就是肾主藏精的一个细化的说法,这种精亏神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肾主藏精的不足,收藏得不够。肾所收藏的精气,就是肾气,通常我们也把这叫做元阴元阳,这是一身之气的动力和源泉。

对精神病患者来讲,肾精一虚,元阳发动无力,一身周流之气就无力推动,一气周流一旦郁滞,体内随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瘀浊,或者痰瘀,或者血瘀,或者气滞。所以肾虚和痰浊瘀滞几乎是所有精神病患者的共同特点。

体内产生瘀浊之后,就会让一气周流更加郁滞不畅,五脏神气的发散、收摄,也就更加混乱无序,失去控制,精神病的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你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呀。

如果体内瘀浊比较重,神气难以通畅地出入,郁在那里不动了,这就是抑郁或者痴呆的状态。中医的描述就是目光呆滞,喃喃自语,静坐向墙,趋阴避阳。如果是以肾气虚为主,神气发散而不能很好地收回,就会出现躁狂或者烦躁的状态。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打人骂詈,不避亲疏。从这一点讲呢,所有的精神病,病根儿都在肾上。肾气虚为本,精神错乱为标。所以我们治疗精神病,如果单纯用普普通通的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类的药,有时候可能是收效甚微。下面就结合两个具体的病例,来给大家讲一下精神病躁狂和抑郁这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症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