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中医治病绝招
13771500000048

第48章 外科(16)

病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朱某,男,35岁。灼伤总面积62%,其中三度30%。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除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及采用纠正电解质、补充营养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和控制局部感染的疮面处理外,因病情反复,又按辨证论治予服中药。当时症见:身热38.3℃,口渴喜冷饮,舌光津干,乃火毒内陷热极劫津之象。治拟清热生津解毒。处方:玄参、金银花、连翘、牡丹皮、鲜生地、鲜沙参、麦冬、生石膏、鲜茅根、鲜芦根、生龟甲、赤芍等。2剂后,血培养(-),而壮热不退(38.8℃),舌光红而润,大便溏薄,此肠热不退,造成热痢之证,在原方中去鲜沙参、麦冬、鲜茅根、鲜芦根等滑肠之药,加川黄连、淡竹叶以清热止泻,服药4天,身热持续39℃左右,且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舌光绛津干,血培养(+)。治以生津养阴、壮水制火以解毒。处方:西洋参、鲜石斛、鲜生地黄、玄参、生龟甲、川黄连、金银花、连翘、茯神、嫩钩藤、犀黄。10天后面容消瘦,神志时清时昏,泛泛欲恶,胃纳不佳,口糜累累。舌质淡,苔薄,脉细数。血培养(-)。乃火毒伤阴败胃,拟清浊养胃。处方:西洋参、金石斛、麦冬、冬瓜子、生薏苡仁、橘白、茯神、炒川黄连、野蔷薇、炒谷芽、炒枇杷叶。此后热虽退而不清,神志清晰,夜寐渐安,胃纳渐复,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故宗清热生津养胃等原则出入,旋至痊愈出院。

顾伯华:锦红汤治急腹症

顾氏研究急腹症时,认为这些病都有腹痛、腹胀、痞满、便秘、舌苔黄腻等腑实证,六腑功能是“以通为用”,具有“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的特点,疼痛是不通所致。治应使其通,则疼痛可止,胀满即除。瘀滞生热,毒聚成痈。故以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作为治疗急腹症的大法。在采用复方大黄牡丹皮汤、红藤煎剂治疗急性阑尾炎340例有效基础上,精简用药,选用了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制川厚朴四味药,以后又精简了川厚朴,定名为锦红汤(红藤60克,蒲公英30克,生大黄9克后下)与大承气汤(生大黄9克后下,玄明粉9克冲,川厚朴9克,枳实9克)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兼用四季青钠盐(每10毫升内含生药600毫克)或黄连素(每2毫升内含盐酸小檗碱2毫克)每日15~30升静脉滴注,治疗各种炎性急腹症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也应辨证加减。以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胆道感染为例,除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外,尚有邪从热化、热致燥化的特征。如热毒炽盛者,应加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如黄连、黄柏、龙胆草等以防发生变证。热邪伤阴,耗伤津液有伤阴之象应加养阴生津之品,如生地黄、石斛、天花粉等,也有实热之证夹有虚寒者,应加用温运健脾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

于尔辛:治癌之药对

肿瘤患者症状错杂、兼证夹杂,治疗颇为棘手。于尔辛教授在其40余年的肿瘤临床实践中,对许多中草药进行筛选,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中药药对,治疗肿瘤兼证每每应手。

1.黄芪配枸杞主治体质虚弱,乏力。肿瘤患者多有体虚,反复治疗后,体虚尤甚。黄芪入肺、脾之经,可实“后天之本”。枸杞子归肝、肾之经,能壮“先天之本”。一味补气,一味益精,气为阳,精属阴,两者合用使阴阳协调,五脏兼顾。

2.清水豆卷配淡豆豉用于低热。肿瘤患者伴有低热不在少数。两味药有清热解表利湿之功能,常治疗湿温初起的发热病人。于氏认为低热时症状有乏力,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烦躁不适,舌腻等,与湿温发热初期有相同之处,双药合用可使邪从表解,热邪随药力辛散而出。而一旦高热,则非生石膏配知母不能降热。其性味甘辛苦寒,张锡纯曾用大剂量制剂治疗发热,使高热时“四大”症状得平,现古方今用治疗肿瘤高热往往奏效。

3.紫苏叶配天竺子治疗咳嗽,包括部分癌性咳嗽,前者常常用于咳嗽气喘兼发热,后者通肺经而止咳平喘,互相配伍之后镇咳效果增加,对顽固性咳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对肿瘤伴有感冒之症亦有疗效。

4.凤尾草配乌梅可治腹泻,包括肠癌、肝癌等癌性泄泻。凤尾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乌梅敛肺涩肠,两者共入大肠经,若剂量大对顽固性腹泻收效更佳。况肠癌腹泻,经久邪多入血分,凤尾草尚有入血分凉血止血作用,乌梅味酸,既能收涩,又能增液,可改善电解质平衡。

5.生石膏配忍冬藤主治口干,以及化疗后,鼻咽癌放疗后造成的口干、咽痛。生石膏甘寒止渴,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原治温病发热,咽炎。两药清热生津增液,增加唾液腺、腮腺的分泌,解决口干之苦,并且对口腔、舌、咽等消化道黏膜因化、放疗后产生的溃疡轻症有颇佳的疗效。

6.生石膏配乌梅能治体虚汗出。生石膏泻火生津,乌梅酸涩生津,都为肺经之药。于氏认为肿瘤虚汗多为内有虚热,阴津不足,加之肺卫不固造成。石膏、乌梅酸甘化阴,清热生津可解以上之虞。

7.酸枣仁配合欢花此二味能养心安神,治疗失眠。酸枣仁酸甘收敛心阴,心阴得收则心神得宁,合欢花甘苦能解肝郁,肝郁得舒则无后顾之忧。肿瘤患者失眠有时会掺杂气滞不舒,心神涣散,二者合用,宁心安神作用集中。

8.白茅花配牛膝炭治疗以鼻咽癌为主的衄血,亦治牙龈出血,衄血者多有邪火热毒。白茅甘凉止血,其花轻灵上行以达病邪之处;牛膝化瘀止血,取炭加强止血功效,并使“邪火”下引归元,血止瘀不留。

9.槐花炭配仙鹤草用于各种肠癌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也可用于出血较小的上消化道出血。以槐花炭为主药,性苦味凉,入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专治“肠风”便血,仙鹤草同样有止血作用,并且能强壮身体,让失血者之体快速恢复元气。

10.车前子配地枯萝用于非癌栓引起的腹水,下肢浮肿。车前子归下焦“主水”的肾和“通调水道”的膀胱,利尿化水作用强。一般腹水病人在出水之前后常有腹胀气滞。地枯萝能行水利水,气行则水行,水解则气消,两相互配,使腰以下水肿从小便中化解。

11.山楂、六曲配蔻仁治纳呆,饮食不振。山楂、六曲均入脾胃,可消多种原因的食积,调中散瘀,健脾和胃,有类维生素B、增加肠胃蠕动功能,蔻仁有芳香行气消滞之效,有食积或纳呆者就有气机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消积不理气非其治也。故往往在消导开胃药中佐以行气健运之品,效价要高得多。

12.淡竹叶配仙鹤草用于膀胱癌为主或肾癌引起的血尿,或前列腺癌术后的康复。血尿常为有热,淡竹叶甘、淡、寒,可清热利尿除烦,结合仙鹤草凉血止血,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对下焦有热之尿血效果明显。

13.半枝莲配火麻仁治疗非梗阻性便秘,以及化疗药物引起的便秘。半枝莲微苦,具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大剂量应用,一方面可治癌肿,另一方面可通便,配合入脾、胃、大肠经的火麻仁润肠解燥,抗癌和通溷两不误。

14.威灵仙、延胡索配骨碎补、补骨脂主治骨转移以及骨转移性疼痛。威灵仙祛风通络止痛,民间有治骨刺之法,借其能融入骨骼之妙,加延胡索理气止痛,使不通之气机得以畅通,正所谓“不通则通,通则不通”。骨碎补、补骨脂补肾壮骨,活血止痛,温阳健脾,扶益正气,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癌作用。肾主骨,补肾所以强骨,四药联用对转移性骨痛比其中草药要佳,能修复一部分癌细胞破坏的骨组织。

朱仁康:验方愈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生于青春期的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寻常痤疮的临床表现为:初期损害为黑头粉刺,加以挤压,可见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皮疹顶端可见小脓疱,破溃或吸收以后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瘢痕。少数严重的可导致局部脓肿,并伴有发热等症状,但大多数人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疼痛。除了年轻人经常发生痤疮,成年人也可因内分泌失调、甲亢、口服避孕药或雄激素等引起痤疮,这些痤疮常同时伴有疾病的各种表现。临床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维生素B、维A酸、雌激素,以及使用抗生素、外用药、中药、针灸等,朱氏的经验方:丹参10克,牡丹皮15克,大青叶15克,金银花10克,蒲公英20克,茜草12克,藿香10克,野菊花20克,紫花地丁20克,黄柏10克,黄芩15克,龙胆草15克,泽泻10克,灯心草3克,水煎服,连服14剂,即可以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