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中医治病绝招
13771500000032

第32章 内科(29)

苏树荣:益气化瘀祛房颤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病较常见的症状,目前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均感棘手。苏树荣主任医师采用益气化瘀法治疗风心房颤,临床效果甚佳。风心房颤是在心脏瓣膜发生实质性病变后出现的。究其原理,苏氏认为,此乃因风湿性心脏病被风湿外邪反复所累,邪浊羁绊,留滞于心脉,罹及瓣膜,导致病变。心瓣位于心脏之内,一旦邪毒外袭,缠绵迁延,导致心瓣内生赘生物或形成瘢痕狭窄,难以履行开阖之职,以致心脉痹阻,传导失常,瘀血由此始生。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致使部分血液残留瘀结心内,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加重气虚,如此反复恶性循环,终至心气益虚,瘀血愈甚,使脉气不能正常衔接而致脉律紊乱。本病的病理改变,可从脉象上予以窥度。其脉象表现为“连连凑指,顿有顿无,如雀啄之状”,这种好似麻雀啄食,吃吃停停,快快慢慢之极不规则的脉象,正是房颤的典型脉象,中医古文献将此脉归属于“怪脉”、“死脉”之范畴。从心脏受风湿连累到心瓣受损,其脉象从一般病脉转变成“雀啄脉”,是一个较长病理改变过程,此时心气已虚,无力泵血,气虚致瘀,故治疗时以补气化瘀为法则,将“死脉”逆转为“活脉”,维系生命。益气化瘀法正是针对风心房颤气虚血瘀之病理变化而设。益气化瘀法主要是由补益心气和活血化瘀之方药所组成。前者针对气虚,后法为化瘀所用。常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化裁。补气药,首推人参和黄芪。人参向有“补气之元神”之誉,因气虚而血脉蹇涩紊乱者,投以人参补气生血,气壮则血行,瘀血自通。动物实验证实,人参对猫、兔心房、心室纤颤时的心肌无力有改善作用。鉴于人参目前价格昂贵,一般以党参替代,苏氏认为,其“本与人参不甚相远”(《本草正气》),若遇体虚便溏者,苏氏则选太子参代之。黄芪,其性甘温,能通调血脉,流畅经络,而无壅滞之弊,故有“为补气诸药之最”之称(《本草正气》)。药理实验证实,黄芪对心脏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增加心输出量以及减缓快心率的作用,故用于气虚血瘀之房颤者甚为合拍。在活血化瘀药物中,主取丹参、益母草、赤芍、红花等。丹参专入血分,功同四物,内达脏腑而化瘀滞,外利关节而通脉络。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在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同时,并不增加心率和增加心肌收缩力,因而并不引起耗氧量的增加,这个作用特点对房颤的转复是有益的。取用益母草之意在于,其“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善为血家之圣药也”(《本草汇言》),且益母草又具利尿消肿之功,用于风心浮肿者颇为合适。此外,苏氏善于从民间草药中汲取精华,毛冬青根一般多作为清热解毒药运用。但据现代药理研究且经动物实验证明,其有效成分毛冬青黄酮苷,有较明显而持久的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且能在增强心脏收缩力的同时减少心肌耗氧量,使快速心率减慢。因此苏氏常将毛冬青根与参、芪、丹参、益母草等合用。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是一难治之疾,尤其出现房颤合并症以后,其病机更为错综复杂。在发病过程中,也常涉及肺、脾、肾等脏腑,而出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虚实夹杂临床症状,故苏老在临床上采用益气化瘀法的同时,从整体着眼,常与宣肺、健脾、补肾、温阳利水等诸法相配伍。

胡建华:重用泽泻化痰祛饮平眩晕

眩晕一症,多缘于内伤,究其病因,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及“髓海不足”诸论,《金匮》多以水饮立论,河间主张以风火论治,丹溪倡痰,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景岳主虚,提出“无虚不作眩”之论。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因,不离虚证、实证二端。临证所见之眩晕,每每症情繁杂,病因多端,病种各异,强调抓住眩晕之“天旋地转”临床特征,侧重于从痰论治,多获良效。认为眩晕非头晕也,头晕之证虚多实少,而眩晕之病则多呈本虚标实之候,尤其发作之时,标实征象更为突出,此乃痰饮作祟。脑为元神之府,只需清阳之气以熏养,不容浊阴之邪以冒犯。因其居于人之高位,巅顶之上唯风可到,痰饮作为浊阴之邪,必借风力始可上犯,故痰饮随肝风而升,蒙蔽清阳,必作眩晕。治疗本病,首先应当分清缓急,斟酌标本,急则治标,标解治本,亦可标本同治。一般在急性发作期,天旋地转明显,必须以治标为主,立足于化痰祛饮,随证权宜,佐以平肝熄风,和胃降逆等法治之;当眩晕减轻或兼有虚象时,则须标本同治,予益肾平肝,健脾化痰之法治之;而眩晕缓解以后,不论有无虚象,都应考虑治本为主,具体可根据病人之体质和症状,辨清其痰起之源及风动之由而分别选用补气健脾、益肾养肝、滋阴补血等治之。化痰祛饮平眩晕能否收效之关键在于重用泽泻,此乃取《金匮》泽泻汤治支饮冒眩之意,仲景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此处“冒眩”为昏冒旋眩之意,即指真性眩晕。“泽泻汤”以渗湿利水之泽泻为主药,配与健脾制水之白术,旨在祛除水湿,使痰饮无由以生,则眩晕无由以作矣。泽泻用量以30克左右为宜,而白术一般用12克即可。此外,半夏、竹茹、南星有较好的化痰降浊作用,故常被胡师选用,其中半夏、南星二味生用优于制用,除化痰之外,还可镇静止眩;平肝熄风常用天麻、钩藤、炙僵蚕等。如病情日久,恐其入络,亦可加用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一则祛瘀以便通络,二则活血以助利水,一举两得。至于健脾益肾,则可用参、芪、六味之类。

程门雪:阳和汤治喘

对咳喘、痰饮一类病证,程氏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发挥,在综合运用有效方药中取得显著疗效,为医家所称道。程氏善以小青龙汤合射干麻黄汤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他认为《金匮要略》称为“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射干利咽喉、消痰涎,是对症的要药。但要止其痰声,须先宣利肺气,故常用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辛夷、百部等以宣肺止咳。他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纯寒宜温者有之,温而兼清者亦有之,纯热宜清者就很少。还认为痰饮为水寒之邪,痰饮之疾多见年老或体虚之人,大都恙久根深,不仅须干姜、半夏、厚朴、苏子等温化之,多宜用鹅管石温肾纳气,或更入紫衣胡桃、五味子共奏其功。阳虚较著者,还每仿阳和汤意参以熟地黄、麻黄、鹿角霜、白芥子等药。对饮从热化者,则以温清并用法常予定喘汤。对老人体虚,喘甚而咳嗽、汗多者,还每用生脉煎化服《局方》牛黄丸一粒。

程门雪:桂枝、归脾治胃病

程氏治胃病,左右逢源。胃病种种,往往虚实寒热夹杂,每需标本同治、气血兼顾,选方用药尤需深思熟虑。程氏对此皆能左右逢源、灵活应付,因而常获独特疗效。如对胃痛、嘈热、呕吐酸水、畏寒无力者每以仲景乌梅丸加减治之,认为乌梅丸苦辛酸同用、寒热并投,除有驱蛔杀虫功用外,可据寒热偏胜而加减之,以治肝胃胆经寒热夹杂胃脘胀痛、灼热、呕恶酸冷清水等症。对肝胆热盛夹胃热上升之脘痛、目热、口疮、眩晕、呕恶者则选用枳实栀子豉汤、左金丸、栀子厚朴汤等清上宣中兼疏肝和胃之法。若气机郁滞脘痛背寒者则除用苏梗、毕澄茄、娑罗子、川楝子、延胡索、佛手柑等疏肝和胃为主外,还常加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对脾失健运、胃气不和脘痛、便溏、胃纳不馨者则重予调理脾胃,常予香砂六君子汤配左金丸治之,其中木香与左金丸中黄连相配可实大便,这也是程氏左右逢源配伍之一法。对脘痛而胃反呕吐者程氏则每以旋覆代赭汤和胃安中,还每配以左金丸、煅瓦楞、白螺丝壳等并治肝经火郁。对胃病疼痛诸症平复后,程氏又常以归脾之类善后。他认为调补气血颇为重要,养血可以柔肝而减少肝之横逆,补气可以健脾能御肝之克犯。

程门雪:辛酸重镇治不寐

不寐之症可由多种病因病机所致,程氏以其审因精细、辨证分明每获卓效。如曾治不寐而胸闷、心悸不安、时噫、纳食不香而久治不效者,给予半夏秫米汤、温胆汤、三仁汤合方和胃化痰湿而获效,程氏分析道:“胃不和则卧不安”,其胃不和者包含胃有湿热、痰浊、积滞以及肝胃不和等,治疗时必须分别主次、注意兼顾。又如曾治日久不寐而口苦、舌麻、后脑热痛者,给予黄连阿胶汤化裁而愈。程氏认为:对心阴不足、心火有余者仍当以滋阴为主,着眼于治本而兼顾其标,当用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用量宜小,当防其苦从燥化,与阿胶同用以得其滋润,与枣仁同用以得其酸制。程氏还认为:补心体宜酸,强心用宜辛,故归脾汤、补心丹等方均以枣仁、远志相配,远志交通心肾、解郁开结,辛而不猛。对眠少梦多,心营不足若无心烦不安者程氏常用归脾汤而取效,而对有心烦不安、胸痞不舒者则多以泻心汤法治之。若神志不宁精神失常则又以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调治。程氏认为不寐原因颇多,其属于心经者约分烦躁和惊怯两类。烦躁不安而乱梦纷扰者属心营不足、心火有余,用药以清宫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等为主,而以黄连为清心的上选;虚怯不安而梦多惊噩者属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用药以桂枝加龙牡汤、补心丹、磁朱丸等为主。《十剂》中的重剂,所谓“重可去怯”的金石类药适用于此症,常用的如龙骨、龙齿、磁石、紫石英等即是。

刘树农:通法治失眠

刘氏认为,人之所以能寤能寐,就在于生理上阴阳正常相通。失眠一证,原因虽多,然究其根本,是在于阴阳“不通”。如《灵枢·大惑论》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人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这就是阴阳不交通的“目不瞑”。虽有“阴气虚”,但治疗不是一般的单纯补阴。刘氏曾援用《济阴纲目》所载用少量紫苏加百合治不寐的方法,取百合养阴而收敛涣散之心神,紫苏辛通心胃之阳,使阴阳交通而目得瞑。

病例1:任某,男,成人。不寐证迁延日久,寤后不复入寐,脉浮滑,苔薄滑。证属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治以交通阴阳。处方:知母6克,黄柏3克,生地黄1克,麦冬、玄参各9克,百合12克,淮小麦30克,生玳瑁9克(先煎),紫苏1.2克。上方加减服20剂获效。另外,《素问·逆调论》有“阳明者胃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之说,而“不得从其道”是如何造成的呢?或为痰湿中阻,或为瘀血内遏,或为饮食积滞于中。对由于痰湿中阻引起“不通”的治疗,《灵枢·邪客》篇曾明确提出:“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刘氏在临床上也常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

病例2:宋某,男,成人。夜寐欠佳,转侧不宁,脘腹鮤胀,大便秘结,腰酸遗精,舌苔薄,脉沉弦。证属胃失和降,肠失传导。

治以通腑安神。处方:桃仁、红花、生地黄、熟地黄各9克,当归、生甘草各6克,夏枯草、蒲公英各12克,制半夏9克,北秫米30克(包煎),黄柏3克。方宗通幽汤合秫米半夏汤意,旨在通肠和胃,俾“阴阳已通其卧立至”。这种“通”法,是“祛其邪,通其道”。这所谓“邪”,是指内在痰与热。正如《温病条辨》所说:治失眠“条例甚多,总不出乎安胃和中,俾阳明之气顺,则阴阳之道路可通而通而已矣”。还有些失眠,刘氏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是依据患者具有血液瘀滞的症状而采用的。《金匮》治虚劳失眠较为有效的“酸枣仁汤”中,也含有川芎,取其辛通。刘氏治疗失眠的指导思想,就是以“通”为法,或以紫苏疏通阳入于阴的道路;或以半夏、秫米疏通胃腑;或以川芎、当归等疏通血络,都获得良效。

姜春华:半夏治失眠

半夏之治失眠,此一主治本草所不载也。《灵枢经·邪客篇》治失眠用半夏,因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瞑。仲景氏用于呕吐、咳嗽。据药理研究,谓可镇静呕吐中枢、咳嗽中枢,故能止呕吐、咳嗽,可知古今说理不同而事实则一也。

尝用半夏于镇咳及其他病中,无意中发现半夏有安眠作用,说明《内经》以半夏用于失眠乃半夏本有安眠作用也。

岳美中:温胆汤治不寐

不寐系临床常见之证,自《内经》立半夏秫米汤为治以来,历代医家迭有发明。究其机制,无外虚实二端,实则为食滞肠胃,即《内经》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虚则当分外感内伤。外感失治,邪陷少阴,可成黄连阿胶汤证;误治,可成栀子汤证。唯内伤不寐最为复杂,必先辨明所伤脏腑,方可遣方用药。然情志内伤,往往多脏受累,扑朔迷离,区别不易,辨证时须于本质处着眼,找出主要矛盾,针锋相对,否则易为隔靴搔痒。

病例:肖某,男性,35岁,某厂厂长。夜难安眠已久,乱梦纷纭,睡后易惊,每晚非服安眠药物不能入睡,精神不振,易于烦躁,纳食乏味,食后则脘腹胀满不适,口干不欲饮水,舌苔黄厚,左关脉滑,余部脉象虚小,曾服酸枣仁汤1周未获显效。睡后易惊,为肝胆郁热夹痰,扰及心神,夜寐不宁,拟以清胆豁痰安神之温胆汤加味为治。广陈皮4.5克,清半夏9克,云茯苓9克,炙甘草9克,枳实3克,竹茹9克,石菖蒲6克,萸炒连1.5克。服药1周后,不服安眠药即可入睡3~4小时,烦躁亦减,腹仍胀满不舒,舌脉如故。又以此方加减,服至月余,上症基本痊愈。

赵金铎:失眠便方三则

失眠一病,临证极为多见,赵氏经数年摸索筛选,自拟治疗失眠便方三则,用之颇感应手。

1.酸枣仁5~30克,麦冬9克,五味子5克。主治:气阴不足,夜寐不安,舌红少律,脉象细数。

2.酸枣仁5~30克,生地黄12克,五味子5克。主治:心肾不交,水火失济,五心烦热,夜难成寐,舌质红绛,脉弦细数。

3.酸枣仁5~30克,半夏9克,五味子5克。主治:心气不足,热痰内扰,失眠惊悸,口干黏腻,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三方药味虽简,然能辨证施治,每获良效。如患者马某,男,罹患失眠之症7年。重则彻夜不寐,辗转反侧,焦躁不堪,惟借助多种大量安眠片,乃可入睡3~4小时,起则头晕目眩,精神恍惚。近又添食欲不振,右胁作痛,来京求治。见其面红唇干,舌质红而少津,脉沉细而数,知系气阴不足之象,因嘱其连服第一方(酸枣仁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5克),服3剂则停一种安眠药。前后计服30余剂,原来赖以入睡的四种安眠药,皆已停用,夜间可酣然入睡,熟眠6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