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中医治病绝招
13771500000017

第17章 内科(14)

3.心痛(冠心痛、心绞痛)苏某,男,55岁。1984年3月12日初诊。心痛有年,屡次复发。近年心前区刺痛频作,痛彻胸背,胸闷憋气,动则气急,心悸乏力,眠食尚可,大便干燥,口干不饮。曾在某医院西医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舌质红少苔。脉沉细略数。以三合汤加减为治:百合30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檀香、砂仁各6克,瓜蒌30克,薤白10克,三七粉6克(冲服),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4剂。复诊:药后见效,心痛未作,胸闷憋气好转,二便和调,但活动后仍感心悸气短。续进原方加琥珀6克,20剂后病安。

步玉如:百合汤治胃脘痛

此方载于陈修园《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二书,是陈氏采录的验方。他在《时方歌括》中说:“此方余从海坛得来,用之多验。”本方的组成和服法:百合30克,乌药9克,水2杯,煎7分服。并谓:“治心口痛,服诸热药不效者。亦属气痛”。《时方妙用》中则载:“气痛,脉沉而涩,乃七情之气郁滞所致,宜百合汤(微凉)”。“火痛,脉数而实,口渴面赤,身热便秘,其痛或作或止,宜百合汤”。可见本方原为治疗胃脘痛属气郁化火,或热积中脘,服热药无效或增剧者而设。早在20世纪40年代,步氏应用本方,并将气郁气滞之胃脘痛分为偏寒、偏热两种。偏寒者,选用辛温行气之方;偏热者,即用本方,每收佳效。如曾治陈姓患者,男,44岁。脘痛而胀,按之痛减,嘈杂,嗳气,泛酸,知饥纳呆,舌苔微黄,质淡红,脉弦细。曾服理气止痛诸方,初尚有效,继则复痛如故。因思此证痛而兼胀,必属气痛;嘈杂泛酸,知饥纳少,服辛温行气之药不效,其病偏热无疑。故用百合汤。服3剂之后,痛胀减轻大半,继服数剂而愈。此外,某些胃脘热痛者,初用清热之药能使症减,但终不彻底,反复发作,经改用百合汤治疗,效果亦十分突出。又如一王姓患者,男,40岁。胃脘灼痛,吞酸,口苦,便干,舌苔黄,脉滑数。服用苦寒清热之剂,病反复不愈,乃改服百合汤。服4剂后,热痛基本消失,继服数剂获愈。在临床治疗胃脘痛的处方中,百合汤确是对气郁化火或热痛者效果较为突出的一首方剂。一般治气痛的处方中,多用辛温香燥之行气药,这对于单纯气滞者较适用。但是对气郁日久而化火者,则不宜继续香燥行气,而当配凉润之品,百合汤即符合此义。一般热痛而火势甚者,治疗可苦寒直折;但如遇热不盛,或用苦寒药后热势已减,则不可过用苦寒。此时当以性微寒之百合配辛温行气之乌药,使其热得清,气得行,则疼痛可止。百合汤疗效卓著,其故何也?在《本草经》中载:“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缪希雍《本草经疏》亦谓:“百合得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陈修园亦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而诸气俱调”(《医学从众录》)。百合有治心腹疼痛之功,其关键在于百合入手太阴肺经,能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且百合甘润微寒,兼清热。乌药辛温行气止痛。《本草从新》谓其能“疏胸腹邪逆之气,一切病之属气者皆可治”。两药相配,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故对胃脘部的气痛、热痛均宜。

董建华:系列方药疗胃疾

董建华教授系当代著名中医,其对胃痛的治疗颇具心得,所研制的“胃苏饮”等董氏系列方药,临床运用疗效显著。其治疗胃痛经验据其门人杨晋翔报道,董老胃痛辨治规律可以概括为“三期十候七兼证”,即在气、在血、虚证三期;胃气壅滞等十候;寒凝、气滞、痰湿、瘀血等七兼证。董氏胃痛系列方药是按证候属性及其演变规律设计的治疗方案。

1.胃气壅滞证主症:胃脘胀痛,以胀为主,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或餐后加重。次症:嗳气间作,腹胀纳呆,或胃脘痞满,排便不畅。舌脉特点: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董氏胃苏饮:苏梗、香附、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大腹皮等。

2.肝胃不和证主症:胃脘胀痛,攻窜两胁,遇恼怒则发作或加重。次症:嗳气频作,胸闷善叹息,时有胁肋胀痛,偶作泛酸嘈杂。舌脉特点:苔薄黄、脉弦。方用董氏疏肝和胃汤:柴胡、白芍、香附、枳壳、金铃子、延胡索等。

3.胃热内蕴证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脘部灼热拒按,得凉则舒,遇热加重。次症:烦渴多饮,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脉特点:舌红苔黄或黄厚,脉弦数有力。方用董氏清胃散:黄连、黄芩、山栀、枳壳、槟榔等。

4.湿热中阻证主症:胃脘痞闷而痛,泛恶呕吐,嘈杂吞酸,心烦口苦。次症:胸闷纳呆,口黏而腻,身重肢倦,尿黄,大便黏滞。舌脉特点: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方用董氏连朴苓草汤:黄连、厚朴、茯苓、通草、藿香、佩兰、陈皮等。

5.胆胃不和证主症:胃脘堵闷疼痛,口苦或呕苦,胸胁苦满,泛酸嘈杂。次症:胸脘烧灼感或偶感胁胀,口干便结。舌脉特点: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方用董氏清胆和胃汤:柴胡、黄芩、清半夏、竹茹、陈皮、枳壳等。

6.寒热错杂证主症:胃痛暴作,喜温喜按,但伴有烧心口苦或胸脘灼热,泛恶呕吐,痞满嘈杂。次症:不思饮食,渴不思饮,肠鸣便溏。舌脉特点:舌质淡红,苔薄黄或黄白相间,脉弦细。方用董氏温清饮:荜澄茄、香附、黄连、清半夏、山栀、吴茱萸等。

秦厚生:渗湿逐饮汤治胃脘跃动(痰悸心动)

胃脘跃动,即胃脘停饮而引发的心悸,一般伴有心悸、失眠、头晕等症。其病机是心下停水,心主火而恶水,水气凌心则引发心悸。这种心悸,发作在心窝下,不是心脏病的心悸。秦氏常用渗湿逐饮汤治疗,疗效颇佳。半夏10克,风化硝10克(分冲),茯苓31克,花槟榔10克,猪苓31克,郁李仁16克。方中郁李仁、花槟榔、风化硝用于泻水逐饮,茯苓、猪苓渗湿利水,茯苓兼以健脾安神,半夏降逆止呕,以助饮走下焦。这个方剂是在小半夏加茯苓汤、指迷茯苓丸、小陷胸汤等方剂的基础上,取其方义,精简提炼而成的蠲饮温阳之经验方。

病例:唐某,男30岁。1970年10月6日就诊。主症:心悸已有7年,自述胃脘处尤甚。曾服用西药“洋地黄”及中药“安神补心汤”若干剂,毫无效果。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心脏跳动间歇,因迁延日久,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舌苔稍白腻,但不垢不厚,舌中无苔,脉右关弦滑有力,二、三至即有一停,食睡尚佳,二便正常。辨证属胃脘跃动,嘱服“渗湿逐饮汤”7剂,方中特将风化硝加至16克,郁李仁加至31克,忌食生冷。二诊在10月13日。患者自述,服药后,日泻10余次,最多一天达17次,注下如水,心悸有缓,足见停水为患。泻后不觉乏力,反感轻松,食睡更好,均为水邪既去,脾阳振奋的现象。又嘱服前方7剂而愈。后患者述:数年前,喜好足球、篮球,每至全身大汗,运动后常以冷饮为快,久则觉心悸、心跳。嘱自此以后,永远忌饮凉冷,加强锻炼,注意出汗排泄,追访至今,病未再犯。

朱良春:黄芪配莪术治慢性胃疾

良春先生擅用虫类药,秉承近代名医章次公先生之遗法,还对补攻相对的黄芪、莪术别有心得,认为慢性胃疾和积聚有其共性。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瘕,此其所以效也。”朱氏对此颇为赞赏,并加以发挥,尝用生黄芪20~30克,莪术6~10克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脾大、肝或胰腺癌肿患者,颇能改善病灶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某些溃疡、炎性病灶消失,肝脾缩小,甚至使癌症患者病情好转,延长存活期。朱氏临床具体运用这两味药物时,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灵活掌握其剂量、配伍,如以益气为主,黄芪可用30~60克,再佐以潞党参或太子参;如以化瘀为主,莪术可用至15克,亦可加入当归、桃仁、红花、地鳖虫等;解毒消积常伍参三七、虎杖、白花蛇舌草、蜈蚣。临床实践证实,凡属气血虚衰,瘀阻作痛者,以二味为主,随证制宜。胃痛多趋缓解或消失,食欲显著增强,病理变化亦随之改善或恢复正常。可见其大有健脾开胃、扶正祛邪之功。

谢海洲:木香槟榔丸治多种胃肠病

临床上谢先生治急慢性胃肠炎症,擅用木香槟榔丸,多在木香槟榔丸的药味分量上调整。木香槟榔丸消食化滞,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缓痛,青、陈皮行气消导,大黄、黑丑消食杀虫,知母、黄柏滋阴坚肾,吴茱萸、黄连行气制酸,调和寒热,香附、芒硝行气消胀,本方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的肠胃病。腹泻久痢,以黄连、木香、白芍为主,遇到顽固的加灶心土(取自灶囱),每用一大块(约四两至半斤重)先煎去滓,以其汁代水煎药,还可用于呕哕恶呃、吐逆等症。休息痢加鸦胆子仁用红枣肉包裹(将大枣压扁去核,将鲜鸦胆子去壳),每枣装5枚,若为结肠炎另加锡类散内服。

谢海洲:锡类散内服治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为内科常见之慢性疾患,以腹痛、便溏兼大便脓血为主症,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甚觉棘手。口咽、大肠均为水谷之通路,锡类散为解毒消炎,止痛散肿之良药,对促进口咽部溃疡卓有功效,谢氏常想,能不能用于胃溃疡?遂考诸经典,研究诸文献,《灵枢经·胀论》云:“咽喉者,水谷之道也。”《素问》分而论之曰:“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天气者,呼吸之大气也,为肺所司。而肺和大肠相表里,其脉“下络大肠”,“经别上”,“循喉咙”。地气者水谷之精气,为胃所主。胃与大肠并属阳明,脉夹口环唇,“入齿中”、“循喉咙”。口、咽喉、大肠既俱为水谷之通路,又同为肺、胃脏腑所主,通过经脉相连,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病理变化互相影响,思之再三,于是使用于临床。初曾灌肠试用,喜获良效,但门诊使用,多所不便,乃改口服。初时用半瓶(0.24克),后改服1瓶(0.48克),每每收功。

病例:欧阳氏,男性,39岁,某工厂技术员。因久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虽屡经治疗未见显效,深以久泻及不能进食为苦。1978年7月来诊,观其面色萎黄憔悴,症见腹痛、便溏夹有脓血,日七八行,食纳不香。察其舌质淡胖,苔白带腻,脉象细弱。证为脾虚不运,湿浊内停之证。乃处以健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加减,并辅以锡类散内服。经治2个月,腹痛除而泻止,大便已成形,只日行一二。沉痼之疾,基本向愈,嘱其服饮食调理。半年后来告,已进一般饮食而无所苦,仍劝其注意饮食调理,并加强体质锻炼,以善其后。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

《内经》曰:“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蒲氏认为,凡病之发生、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故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盛衰。防治外感病须助胃气。蒲氏认为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玉屏风散用白术,即本于此。若惑于炎症之说,滥用苦寒解毒之品,则有伤脾胃之弊。因此蒲氏谆谆告诫说:“凡用苦寒攻下之法,必须谨慎。要辨证准确,中病即止。”他认为调理脾胃为外感病恢复期的治疗关键。伤寒后期脾虚气滞,法宜甘温调脾,可选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异功散之类;补脾当先醒胃,可加砂仁、藿香、木香。温病后期胃津耗伤,法宜甘寒养胃,可选麦门冬汤、益胃汤之类,益胃当先柔肝,可加白芍、石斛、甘草。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蒲氏认为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五脏无论何脏之虚关于胃者,必以胃治,不关于胃者亦当时刻不忘胃气这个根本。俾后天资其生源,中气斡旋得复,顽疾始有转机。故历代医家,对不少病证,多从脾胃立法。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治痿独取阳明”、“补肾不如补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等,可见胃气在临床的实际意义。蒲氏进一步认为,脾胃虚弱之病,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重则欲速而不达,反致虚弱更甚。曾治一久治不愈中阳虚弱之低热患者,投升阳益胃汤,每日煮取15克,而获效甚速。蒲氏常云:“东垣创补中益气汤,黄芪一味,劳役热甚者方用一钱,余药量皆为数分,即因中虚不任重剂之故,医者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