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妙用
13771300000019

第19章 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2)

哮喘防治川贝母10克,白胡椒0.3克,鲜鸡蛋2个,全猪肺(带气管的)一副。将川贝母、白胡椒共研细末,取2个鸡蛋的蛋清,将上药调匀成糊状全部灌入洗净后的猪气管内,用线绳结扎管口,置入铝锅内,加适量水煮熟即成(不加任何作料),食用时将全肺(包括气管)切成薄片,于午餐和晚餐时服食,每次吃1小碟,可蘸酱油及拌味精佐饭用,并喝适量汤,全肺连续在1周内吃光,如须再用,可间隔1周再依法制用,每次服食前应加热煮沸以消毒。此方对防治喘咳病,功效卓著。笔者治疗3例,反映极好。根据临床资料介绍,此方可预防呼吸道疾病,可于初冬季用1个疗程(5~7天);上感或久咳、痰喘不止及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均可服用;以青少年支气管喘息发作者,服用效果尤佳。

治咳嗽炙款冬花10克,冰糖10克,冲泡开水500~700毫升,频频饮之,1天内服完。每日1剂。本方运用于成年人咳嗽及小儿吼咳,笔者曾治数例,均收较好疗效。

平喘方

方一麻黄平喘汤麻黄4.5克,射干、炙地龙、苍耳子、炙紫苏子、黄芩、半夏、白芍各10克,炙紫菀、炙百部各15克,鲜竹沥30克(另服)。

方二补肾平喘汤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炒紫苏子15克,地龙15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10克,灵磁石30克,乌梅肉15克,紫河车6克,桃仁10克。水煎分服,每日1剂。全方以补肾为主,兼顾脾胃、阴阳双补,具有化痰理气、行气活血、止咳平喘、通畅脉络之效。且性味平和,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宜于长服。

治哮方麻黄、小牙皂(炙、去皮弦)、厚朴、陈皮各6克,白芥子(炒、研)、姜半夏、茯苓各9克,细辛、甘草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症见面赤口渴者,本方加生石膏24克,黄芩9克。功效:开窍排痰。

注意事项:凡哮症发作,不宜用参芪之类补益升提气。切不可全用寒凉药及养阴药,以防凝固其痰。

三、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的常见病,其症状与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染相似,但全身症状比较严重。成年人及小儿均可发病,但以小儿更为多见。此处所述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方一常山合剂常山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30克,忍冬藤30克,半枝莲30克,生甘草5克。水煎两次,浓缩成100~150毫升,加适量白糖,空腹或饭后1小时服。每隔2小时左右服1次,每次20~30毫升,服完为止,每日1剂。其功效在于清热化痰,透表散邪。主治:咳嗽(小儿上感)。症见发热咳嗽,痰黄而稠,胸痛,流脓涕,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数。说明:①本方以常山苦辛为主药,有小毒,小儿服后每易作吐,故以糖矫甚为必要,根据药性,以红糖为佳;②本方治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剂量酌加,所治63例,年龄在1~14岁,大部分都在2天后退热,占97.8%;③本方原载于《新医药杂志》。

方二加味三拗汤麻黄6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款冬花12克,橘红3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期间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小儿支气管炎。症见咳嗽,咳声重浊有痰鸣,或伴有呕吐痰涎,发热,舌淡红,苔白,脉浮数。

方三半夏止咳汤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紫苏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5克,杏仁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小儿支气管炎。症见咳嗽,喉间漉漉有声,食少、便溏,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

说明:①本方亦可用于治疗成年人支气管炎;②症见痰黏难出者,加海浮石15克,生牡蛎20克;③症见气短懒言、语声低怯脉弱者,酌加党参15克,白术12克;④用本方治疗小儿支气管炎326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2岁,疗程最短2天,最长20天,总有效率为99.7%。

方四加味麻杏石甘汤上感肺炎板蓝根,连翘双花伴黄芩。薄荷紫菀与桔梗,麻杏石膏甘草呈。板蓝根5克,金银花5克,连翘5克,黄芩5克,薄荷2.5克(后下),桔梗3克,杏仁2克,紫菀4克,甘草2.5克,麻黄3.5克,生石膏15克。此方为4岁左右小儿用量,根据年龄和季节及病情的轻重不同而酌情加减。如患儿冬季患病,且表实无汗,可稍加重麻黄用量;夏季,有汗可少用,或减去不用;体温增高不退,可加重生石膏的用量,否则应减量不用;无热无痰而有喘鸣者,可去麻黄加地龙5克。一般服用2~3剂可获痊愈。

方五神秘汤麻黄、紫苏子、陈皮、杏仁、厚朴各9克,柴胡12克,甘草3克,每日1剂,在发作时服用。年久不愈者,麻黄12克,阿胶20克,饴糖40克,水煎去渣,加蛋黄1个,早、晚2次分服、效果灵验。

四、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或喘咳,每次发作连续1个月以上,累计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而且排除了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称为慢性支气管炎。其明显表现是:咳嗽、咳痰、咳喘,冬季发作较重,每天晨间阵发性咳嗽。迁延日久,往往出现上盛下虚,治宜化痰降逆。

方一苏子降气汤紫苏子15克,半夏15克,前胡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肉桂3克。水煎服。加减:①若痰多色白、夜间怕冷、纳呆便溏、体温正常、脉细弱者,原方加肉桂至5克,若无肉桂,可用桂枝10克;②痰少色黄、咽喉不利、大便秘结者,原方去肉桂,加丝瓜络25克,杏仁10克,天冬15克;③喘息型,原方加杏仁10克,水煎得药液冲沉香末3克,分3次服;④若发热者,原方去肉桂,加黄芩25克,水煎,分3次服;⑤若痰黄难咳者加川贝母粉5克,调药内服;⑥若舌质紫暗、胸痛者,加丹参30克,煎服。

方二久咳不止方大柿子1个,去蒂,沿蒂孔挖一洞,内纳生鸡蛋1枚(去壳)。然后将柿放入碗内,置锅上蒸15~20分钟,早晨空腹吃下,治愈为度。轻者吃3~5个柿子,重者10余个柿子不等。患者洪某妻儿4人均咳嗽,由感冒引起,日久失治,依此法均获愈。

方三止咳汤桑叶10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款冬花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炎初、中期。症见咳嗽喘息,痰鸣,呼吸困难,痰黄黏稠,胸满闷痛,心烦,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者。

方四复方仙鹤草汤仙鹤草30克,瓜蒌皮、黄芩、百部、白前各10克,玉竹、款冬各10克,败酱草15克。有表证加荆芥,胸闷加远志、枳壳,咽痛加射干、山豆根,痰多加桔梗、前胡。疗效:共治35例,治愈34例。

方五其他麻黄、杏仁、陈皮、半夏、茯苓、大青叶、金银花、阿胶、甘草,另加少量磺胺甲基异唑、氯苯那敏(扑尔敏)等西药组成。功效:宣降肺气,清解肺热,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主治: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五、肺源性心脏病

由于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负荷加重,右心增大,发展成右心功能不全而出现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方一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克,党参15克,生地黄25克,麦冬25克,桂枝15克,蒲公英25克,鱼腥草30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服3剂后,改用下方。

方二苏子降气汤加减紫苏子15克,橘红12克,半夏15克,前胡12克,当归15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丹参25克。每日1剂,水煎服。若缺紫苏子,用车前子15克。

上两方交替服用。

方三肺心汤川贝母(或浙贝母)10克,百合25克,麦冬25克,玉竹25克,生地黄25克,炙甘草10克,水煎3次分服,每日1剂。若便秘气逆者加厚朴15克。本方治疗肺心病,不但有效,而且安全。体虚而有肺部感染者,尤宜首推此方。

方四泻肺除饮汤葶苈子15克,杏仁泥15克,竹沥10克,橘红6克,紫苏子10克,黄荆子15克,黛蛤散10克(包),甘草6克。药后症趋平复后投以下方。

方五参蛤散加味红参须20克,蛤蚧1对,麦冬30克,五味子30克,紫河车30克,橘红6克。共研末,每服2克,1日2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均有佳效。葶苈子苦降辛散,其性寒凉,能泻肺止喘、利水消肿。凡遇咳喘气阻,痰涎壅盛,舌腻者,均于辨证方中加用葶苈子10~15克,服用一两剂,恒奏显效。但体虚者须慎用,或与山药、白术等品同用始妥。

方六葶苈大枣泻肺汤原方:葶苈子15克,大枣10枚,随证加味,可抗御心力衰竭。加减:①心慌气短、动则加剧、自汗、困倦乏力、苔白质淡,脉沉弱者,为心脾气虚之证,宜加炙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以益气健脾;②两颧及口唇发绀、时时咯血、脉结代、舌质紫瘀者,系心体损、肺络瘀阻之证,宜加丹参、苏木、花石蕊、桃仁、杏仁、炙甘草等;③阳虚较甚、怯冷、四肢不温、足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而结代者,加附子、淫羊藿、鹿角片、炙甘草,以温肾助阳;④对慢性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除辨证用药外,加用葶苈子末4克,每日3次,食后服,奏效甚佳。上方一般在服药后三四日,尿量增加,水肿渐消,服药至2周时,心力衰竭可显著减轻或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

肺心病的分型论治

(1)寒痰郁肺型:症见面色灰暗,咳喘,痰白清稀,气促发绀,恶寒发热,水肿尿少。治以温肺化痰,活血祛痰。以苓甘五味姜汤或小青龙汤加减。茯苓15克,五味子5克,干姜12克,细辛6克,半夏15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炙麻黄10克,甘草6克。

(2)寒痰化热型:症见面色灰暗,咳嗽气短,痰黄稠黏,口唇发绀,口苦咽干,发热心悸,水肿尿赤,舌质红或暗红。治以清肺化痰,活血化瘀。方药:桑白皮20克,鱼腥草30克,苇茎30克,瓜蒌仁15克,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

(3)脾虚痰湿型:症见面色晦暗,神疲体倦,咳喘气短,痰多色白,胸闷心悸,纳差便溏,舌淡胖嫩,苔白腻。治以健脾化痰,活血祛瘀。以六君子汤合导痰汤加减。方药:党参、茯苓各20克,白术、半夏、陈皮、贝母、丹参各1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气短促者加黄芪、山药。

(4)脾肾两虚型:症见面色晦暗,咳嗽气短,动则加重,痰白沫多,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腰酸乏力,便溏尿清,舌质淡胖,苔白润。治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方以四君子汤加味导服蛤蚧定喘丸:党参、黄芪、白茯苓各20克,补骨脂20克,丹参20克,白术15克,淫羊藿15克,半夏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5克,心悸甚加龙骨30克,水煎服。

老慢支及初期肺心病经验方鱼腥草30克,北沙参、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连翘、瓜蒌、赤芍、竹茹、麦冬各10克,桃仁、陈皮各9克,胆南星3克。水煎2遍温服,每日1剂。喘息型者,上方去桃仁,加麻黄5克,杏仁10克,生石膏20克,甘草3克。咳痰清稀者,上方去胆南星、金银花、连翘,加制天南星、姜半夏、前胡各5克,细辛3克。临床控制率为70%,有效率达95%以上。

六、肺结核

本病中医称为肺痨,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逐渐消瘦为主证。本病大多发病缓慢,但也有急性进展、迅速恶化的,治疗多从肺、脾、肾三脏着眼,以滋阴降火为主,结合调补气血,培补脾肾,补益精血,如结合西医抗结核更好。

方一葎草(干品)30~60克,沙参2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百合30克,黄精15克,十大功劳叶10克。水煎服,本方多能使痨热迅速挫降,配合西药抗结核,建功尤捷。

葎草,具有散热除蒸、散结利水等多种功效。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悬饮),可在辨证论治方中加葎草(干品30~60克,鲜品加倍),确有助于渗出液的吸收,使身热尽快下挫。朱良春老医师曾以本品独用,治愈数例包裹性胸膜炎,足见其药之神奇。亦可用本品鲜者120克,煎汤代茶饮,连服1个月,诸症次第减轻或告愈。

方二马钱子12克,砸碎,用开水浸泡1小时,再放入7个鸡蛋,文火煮1小时,将鸡蛋捞出,用冷水浸泡片刻,再放回药液中泡1小时,即成马钱子鸡蛋。捞出后放凉备用。煮蛋过程中,谨防蛋壳弄破,破者应弃去不用,绝对不可勉强食用,因马钱子有毒。每日早晨空腹吃1个马钱子鸡蛋,7天为1个疗程。间隔7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病案举例:杨某,女,33岁。患肺结核1年,消瘦,闭经,五心烦热。X线诊断,右上肺结核,因用链霉素引起耳鸣、耳聋,而停用抗结核药。服用马钱子煮鸡蛋4个疗程,右肺阴影消失,症状好转,血沉正常。月经始来2次,后停经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