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是否记得我
13771200000036

第36章 时来运转阴转晴

第三十六章时来运转阴转晴

诗敏思前想后,怀着一颗悲愤的心又来到电话亭,把事情对李牧的父母讲了。两位老人听完,一边骂着李牧,一边安慰诗敏别着急,公公说:“诗敏啊,你先把工作辞了,然后把东西收拾收拾,我派他姐夫过去接你。”

李牧的姐夫在一所小学任校长,接到电话后急急忙忙的赶回家,把情况给老婆一说,老婆早就从她妈那儿知道了一些情况,她说:“我这个弟弟咋这么不省心呢?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重新改过,谁知道却是狗改不了****。”

姐夫到上海之后,见到诗敏不禁吓了一跳,只见她身材削瘦,脸都成尖的了,看上去比以前至少瘦了二十斤,他也不禁在心中暗骂着这个混账的小舅子,什么东西,有这么好的媳妇咋就不知道珍惜呢?

诗敏回到家,妞妞见到妈妈的样子都不敢认了,吓得直往奶奶身后躲,诗敏含着热泪蹲下来,双手张开说道:“妞妞,过来让妈妈抱抱,妈妈可想妞妞了。”

妞妞忽闪着大眼睛不做声,双手死死地抓着奶奶的裤腿,奶奶一把将她拽过来说道:“妞妞,你不是天天晚上喊着想妈妈吗?现在妈妈回来了,快过去让她抱抱。”

妞妞这才扭捏的走过来,诗敏便一把抱住她,放声痛哭起来。

诗敏在家住了两天之后,便对婆婆说:“妈,我想回娘家住几天。”

婆婆想了想,无可奈何的说道:“那就去吧,记得替我向亲家公亲家母问个好。”

诗敏回娘家之后,因为一怕父母担心,二怕别人笑话自己,所以并没有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只说是李牧去外地打工了,自己也就想在家里住一阵子。妈妈心疼女儿,看到女儿瘦的不成样子了,便天天想着给她做好吃的。

诗敏在家一住便是三个月,终于有一天,她妈说道:“敏啊,你是不是和李牧闹啥别扭了?”

“没有啊!”

“没有,那怎么在娘家住这么长时间,一直也没见李牧跟你打过电话。现在外边都有人说些闲言碎语了,说他不要你了,所以你才回来的,是不是这样啊?”

“妈,你听那些人瞎说干什么?你是相信自己的女儿还是相信外人?”

“敏呀,既然这样,不是妈妈赶你啊,你在娘家住的时间也不短了,该回去了。”

诗敏想想也是,再住下去,别人不定说出什么话来呢,于是就又回到婆家。

再说李牧,来到了s市,仍旧在美容院当着经理,刘莹也仿佛说到做到了,每天跟他一起上下班。

就在美容院的生意看着日益火爆的时候,却终于出事儿了。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说是某某大酒店内有人在从事****活动,公安人员立即出击,对酒店进行彻底清查,当场在某个房间抓获了嫖客和一个小姐,经审查之后得知,这个小姐是在美容院上班,她为了立功,便招出了刘莹,于是刘莹也被抓了起来。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刘莹以营利为目的,介绍妇女从事****活动,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的规定,构成介绍****罪,因其非法所得较多,情节严重,被判以十年有期徒刑,所得非法财产没收充公。

李牧比较幸运,他只是和刘莹非法同居,虽在美容院上班,却并没有参与他们的活动,因此只是批评教育了事。

李牧灰溜溜的回来了,见到诗敏也有些无地自容,他信誓旦旦的向父母和诗敏保证,一定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接下来他倒真的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跟着一伙儿搞建筑的去盖房子,每天都累得够呛,回来的路上还不忘买些好吃的。回到家,自己舍不得吃,先让着妞妞和孩子以及父母。

他的父母也感到了欣慰,这孩子终于变好了。一个月后的一天,李牧的姐夫无意中说起了,学校要盖一座教学楼,正在对外招标呢。

李牧便心中一动,对姐夫说,我能去招标吗?

姐夫说:“当然能了,不过,你有那个资本吗?咱们农村里别的都好说,资质啥的都是小事,图纸可以请别人来画,主要的就是资金问题。”

家里资金不多,倒是可以去借,李牧撺掇他的父母,发动亲朋好友,一共借了二十几万,可这些哪够啊!于是便想到了去贷款。

去银行贷款要抵押,李牧便把自己家的房子做了抵押,又贷回了二十几万,拿着这些资金,首先去注册了一家皮包公司。

这个公司虽然只有他一个人,名片上却也印着总经理的头衔。有了自己的公司就能包工程,在姐夫的照顾下,李牧终于如愿以偿的承包了教学楼的修建。

至于找谁来盖,好说。附近盖房子的小班多了,一般来说都有十几个人。李牧首先去找了他原先所在的这一班,小包工头一听,当然乐意。他哈哈大笑道:“李牧,真没看出来你小子这么有胆有识,说实话,打拼了这么多年,我也想去承包几个大工程干干,但是资金不足,可谁又能够舍得把自己家的房子抵押出去呢?赚了还好说,要是赔了的话,一家人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跟着咱喝西北风去啊!”

李牧也笑道:“老话不是说了吗,富贵险中求。一辈子小心谨慎的,什么时候都发不了大财。”

包工头点点头:“也是啊,我就佩服你这种胆识。”

学校的要求是包工包料,李牧初接工程,怕全转出去之后,小包工头弄些劣质材料来以次充好,砸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在进料这一块,就自己揽了下来。

随着工程的进展,资金也花的差不多了。好在学校盖教学楼是上级批下来的,所有的资金很快便到了位,他的姐夫自然是不能为难他,第一时间便把工程款打到了他的账上。

李牧除了进料外,还时常在工地上转悠,监督着工程的质量。因此教学楼盖好之后,学校方面基本上还算满意。

国家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要盖教学楼的当然就不止一个学校了。经过姐夫推荐,李牧认识了附近几个中小学的校长。在一起喝了几顿酒之后,便又把工程包到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