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是否记得我
13771200000010

第10章 秋毫洞察有谛听

绛娘哀求道:“姐姐,你就可怜可怜绛娘吧,我现在真的是度日如年啊,这一年的光景,就好似过了千万年一样,我觉得比在忘川河中之时还要难熬,若是见不到他一面,就这样等上一千年,你让我可咋过啊?”

仙儿说道:“可是菩萨是要责罚的。”

“你不说,我不说,他怎么会知道?”

仙儿哭笑不得道:“你以为菩萨是谁啊?只要他想知道,咱们的一举一动他都会了如指掌,就算他不知道,可他的身边还有一位更厉害的。”

“啊?谁啊?会比菩萨更厉害?”

“谛听。你来了这么长时间,可能就没听说过,谛听的元神其实是一条白犬,它现在是菩萨的坐骑。”

“一条白犬能厉害到哪儿去?”

“它可以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千。妹妹,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就知道了。几百年前,一块在花果山上蕴育多年的仙石突然崩裂,从里面诞生出一只石猴来,石猴由于吸取了日月之精华,所以很快就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

有了诸般神通之后,他便不安分起来,先是大闹龙宫,将定海神针拿来作为自己的武器。又大闹地府,将所有猴子猴孙的名字全部勾去,使它们全都成为不死之身..。”

绛娘叹口气道:“唉,早知如此,我转只猴子多好,也就不用受这么多罪了。”

仙儿道:“这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石猴后来也受到了惩处。因为它越来越不像话,竟然大闹起天空来,天上神兵神将竟然都对他无可奈何,到最后,如来佛祖运用神通,将自己的手掌化为一座五指山,才将石猴压在了山下。”

绛娘道:“唉,好可惜啊。”

仙儿说:“后来太宗皇帝派高僧三藏法师前往西天取经,在五指山将石猴放出,石猴便拜三藏为师,保护他去西天,一路上石猴降妖除魔,为他扫清道路。

后来来了一只六耳猕猴,假冒石猴抢去了三藏的通关牒文,想要冒充他们,自己去取经。两只猴子的外貌一模一样,不但三藏认不出真假,就连天上的诸位神仙也辨别不出来。

二人一直打到阴曹地府,阎罗君便请来地藏王菩萨,谁知菩萨也分不出来菩萨遂让谛听出来辨别,谛听即时俯伏在地,须臾对地藏菩萨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石猴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由此可知谛听折狱能力,后六耳猕猴终被如来收服。”

绛娘道:“如此说来,这谛听果然是不一般了。”

她指着自己的天衣说道:“可是姐姐,当初菩萨赠衣之时说,有一点要我特别注意,不能走的太远了。天衣只能替我遮挡两个时辰的阳气,若是超过了时间可就回不来了。他可没说不让下山啊,好姐姐,你就帮帮我吧。“

仙儿想了想道:“好吧。这里距池州府大约八九十里之遥,咱们只要一柱香的时间便可到达,回来也是如此。做梦再用掉一炷香的时间,算下来两个时辰绰绰有余,我就陪你走一趟吧。”

绛娘蹦起来道:“仙儿姐姐真好,快走吧。”

“慢来,你虽有天衣护体,可白日里阳气太甚,路途遥远恐出意外,而且府衙之中比不得寻常百姓家,那里肃杀之气太浓,咱们还是夜晚去为上。”

既然仙儿如此说了,绛娘也不好再驳她,好不容易挨到二更天,两人飞离九华山,向着池州府而来。

向西飞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仙儿手指着下面一座城说道:“那里就是了,府衙在西南隅。”

快到的时候,仙儿忽然拉住绛娘道:“停下。”

“怎么了?”

仙儿指着下面说道:”你看这座院中,蜡烛通明,却是阴风阵阵,似乎有人在做法,是在驱动鬼神,想来没啥好事。“

绛娘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院子中竖起一座六甲坛,四周烛火亮如白昼,五色旗子随风飘扬。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道身穿八卦衣,手执桃木剑,脚踏禹步,口中念念有词,正在做法。

祭坛之上,立着两个一尺多高的泥人。老道端起一只粗花大碗,喝了一口水,噗得喷在泥人上,口中喝道:”急急如律令,去。“说着用桃木剑一指,两个泥人竟然跳下了祭坛。

泥人一跳下来,身形便驰的长高了,直跟常人大小一般,两个一黑一白,白的面白如粉,穿白衣服,戴白色的高帽,高帽之上,写著四个字:“天下太平”。手持白色哭丧棒,他全身都是白色,只是吐着长长的红舌头。

另一个则完全相反,通体黑色。高帽上的四个字是“一见发财”,吐出来的长舌,也是鲜红色的。

绛娘惊叫道:”黑白无常?他们不是阎王爷的手下吗?怎么会听从老道的命令?“

仙儿说道:”这两个其实不是真正的鬼差,而是老道将孤魂野鬼捉来,然后驱使他们,将其魂魄附在泥人中而已,他这是要拿来害人,咱们跟上去看看。“

说话间,黑白二鬼已经窜上墙头,跳下去飞奔而去。绛娘的腿有点哆嗦道:”我.。。我不敢。姐姐,咱们还是别管闲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