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13769900000017

第17章 说起那家乡的往事(2)

国内有识之士的开发活动

青少年朋友,资本主义列强的染指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残暴的压迫和疯狂的经济掠夺,加上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给本来就处于贫困之中的海南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但是,资本主义商品的输入,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国内对海南岛地位的重要性和开发海南岛的迫切性的认识。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和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曾提出在海南岛“开辟道路以为各种建设之张本”的主张;光绪十三年(1888年),张之洞亲临海南,曾有过将海南改设行省的提议。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多次提出海南建省的问题,并陈述其理由在于巩固海防,开发天然资源,振兴实业,方便行政等。此后,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学者和华侨团体等纷至沓来,陆续在海南岛进行考察调研,并提出不少开发海南的方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海南岛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冲击,工商业资本逐步兴起,商品经济逐步活跃,开始出现了兴办工商企业和开发性实业的热潮。

海南近代对外商贸的繁荣和华侨的开发活动

青少年朋友,海南岛近代的商贸业是十分发达繁荣的,因为海南人出洋谋生创业比较多,形成了外出创业成功者纷纷回家乡置业、做生意和做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潮。

早在明清两朝,海南人出洋谋生、经商人数就已成倍增加。明代自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中外交往增多,在这个大的经济背景下,海南与海外的经济联系、贸易规模都有所扩大,于是海南岛亦出现了一股向外移民的浪潮。尽管后来明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但因为海南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仍无法断绝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当然也无法阻止海南人移居海外的潮流。清朝康熙年间,国内移民海外人数不断增加。康熙五十六年,为了防止国内米粮流出及外人危及国内秩序等原因,清政府颁布条例,与南洋的贸易一概停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洋海禁”时期,这一时期延续十年之久,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削弱了海南对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和移民的积极性,从此海南对东南亚的移民潮陷入了阶段性的低迷期。康熙之后的雍正和乾隆年间,相对地放宽了“海禁”政策,但海南人再度掀起一轮向东南亚移民的浪潮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

1840年前,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已被英美列强所侵占和统治,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同时,英国向东方世界推广技术革命,于是西方世界甚至是整个东西方世界的各个主要经济地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南亚作为西方工业世界的原料供应地,锡矿业和橡胶业包括铁路工业发展异常迅速,这就需要一大批廉价劳动力来支撑。当时的情况是,非洲的奴隶贸易已经停止交易,所以一时劳动力相当紧缺,这就迫使西方列强转向东南亚甚至是中国沿海地区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迫于西方列强的淫威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国内民不聊生,内因和外因的互相作用,使沿海一带,特别是跟东南亚毗邻的海南大量向外移民成为了可能。于是,欧美列强通过代理人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招募华工,甚至采取诱骗拐卖的手段,把大量的华人当“猪仔”贩送到南洋。

海口是近代华工出洋的口岸之一,设有外国招工中介设立的收买华人和经办华工出国事务的机构和猪仔馆多处。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第五辑里写道:“从1876年—1898年的23年间,仅通过客运出洋的海南人就达24.47万人,平均每年一万余人,而通过其他途径出洋的人数也不少。”这些人有的是因为生活所迫,有的是因为被诱骗沦为“猪仔”,有的则是跟亲随友,源源不断地涌到南洋,以期经商发展。在南洋创业中,不少人靠艰苦奋斗成功了,成为殷富人家,于是纷纷回到家乡海口置业建楼,于是就有了具有近二三百年历史的富有南洋或异国风情的海口骑楼街。海口骑楼街区的发展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地,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据有关资料,海口是国内四个沿海城市中依靠侨资发展起来的其中一个,侨资比例达到70%。到20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安记”、“旭记”、“东公司”、“广德堂”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海口的骑楼老街也是海南南洋史的缩影,是海南近代开放开发的见证。

这一时期,海南华侨对家乡的经济贸易和实业开发贡献很大。曾有研究者指出:“海南岛因华侨汇款而形成了非生产性的消费。在本岛薄弱的生产力之上,却形成了显而易见的商业繁荣,此点对于海口、嘉积、文昌等(城市)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本岛文昌县(今文昌市)到南洋谋生者,每年汇款的金额至少有四五百万元,其经由海口转送,本岛的钱庄几乎都集中于海口市。中转的商业城市的发展(其中如海口市这样)是其大者。”1910年,乐会县(今琼海市)华侨何麟书,在定安县落河沟设立琼安公司,经过反复试验,成功种植橡胶250亩,引起广泛的反响,掀起了华侨和实业界开发橡胶种植业的热潮。1924年,全岛计有大小橡胶公司(胶园)49家,植胶21.7万株,占地10575亩。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也逐渐兴起,1908年有华侨从马来西亚带回咖啡苗在那大试种成功。此后咖啡的种植遍及全岛。至1924年全岛共有咖啡园14家,共植咖啡3万多株。制盐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08年华侨胡子春在三亚港建设大规模盐田。上世纪20年代全岛共有盐业公司120多家。矿产开发方面,锡业较早,清末有实业家在儋州一带开锡矿,规模和效益都好于以前。此外,20世纪初在海口、嘉积、三亚等市镇,还兴办起织造、制皮等20多种小型工业。1915年,华侨姚如轩等人合股兴办琼郡启明电灯公司,虽然用的是一部20匹马力的柴油机,但却是海南岛使用电力的起点。海南近代的华侨对海南的商贸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南古代的文化教育

青少年朋友们,海南岛自古以来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形成了丰富多彩又颇其特色的人文文化。

海南文化发端于一万多年前的“三亚人”和黎族先民的原始文化。汉唐以来,先进的中原文化随汉族移民逐渐传入海南岛,同黎族文化交流融合。宋代以后,大陆移民多来自广东福建,所以传到岛上的中原文化带有岭南文化色彩。从外地来琼的回、苗等民族,既保持着各自的文化习俗,又参与汉黎文化的交融。经过漫长的文化交流,海南终于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流,汉、黎、苗、回等各民族文化相融的区域文化。明代还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琼剧。在宗教方面,最早的原始宗教是黎族的图腾崇拜和祖宗崇拜。佛教于唐代开始传入海南。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漂流至振州(今三亚)主持重修大云寺,成为千古佳话。道教于宋代传入海南岛。南宋海南人白玉蟾到大陆各地求师传道,成为中国道教南宗五祖之一。伊斯三教于在唐宋时期由外国传入海南岛。海南民间还敬奉着象征民族团结的冼夫人和海上保护神“妈袓”(又称“圣母”或“天后”)。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则分别于明代和清代由葡萄牙传教士和美国牧师传入海南岛沿海地区。下面我们着重介绍海南古代的教育事业和志书修纂事业。

兴旺发达的教育事业

自古以来,海南就是一个教育兴旺、人才辈出的宝岛。海南的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办学风气浓郁,培养了许多人才。

据《我爱你海南》一书载,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年,海南岛就有了“学校”(这是指聚徒讲学、传授知识的相对固定的场所,尽管当时并无学校这一名称)。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位被朝廷贬谪到海南岛的官员叫王义方,他来到吉安(今儋州)后就召集各地黎族首领,征求意见,挑选学生,设馆教学,讲授儒家经书(见《正德琼台志》)。这一举动,开创了海南岛上“学校”教育之先河,对海南文化教育和人才培育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官员的流放,促进了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这是海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唐到宋,贬谪到琼的官员较多。唐代有22人,宋代有27人,其中较为著名的除了王义方外,还有唐代的韩瑷、韦执谊、李德裕,以及宋代的苏轼、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他们虽谪居海南,身心受到沉重的打击,但都能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以满腔的热忱授徒讲经,传播中原文化,为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苏东坡流放到儋州的三年期间兴办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对海南文化影响最大。据传,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琼山人)和第一位进士符确(昌化县人)都是苏东坡在海南教授过的学生。

到了明代,海南的教育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当时由于朝廷和各级政府都重视教育,海南各类“学校”数量也随之增多。学校分布之广,教育成果之丰硕,中举人、登进士之多,要算明代为最。同宋代一样,明代设立儒学,是官办的正规学校,分为府学、州学、县学三级。当时的儒学几乎遍及海南各州县,琼州府学是海南的最高学府。除儒学之外,海南还有4种形式的“学校”:1.由乡村用公费设立的社学,这是明代数量最多的一种“学校”。1474年,全岛计有社学187所。2.由有志者捐建的“义学”。3.在军队驻地设立的“卫学”或“所学”。4.由官员或学者创办的书院。明朝时办学风气很盛,书院的数量也特别多,可谓“教育兴盛”。

据史书载,从宋代到清代,海南岛共计涌现出举人767人,进士105人,其中明代有举人595人,进士62人,远远超过宋元清三代的总和,仅琼山一县就出了42名进士,呈现人才辈出的盛况。在中举的琼籍人才中,无论是政治业绩,还是学术成就或是对后世的影响程度,都以明代人士较为突出,产生了经济思想学家丘濬、著名清官海瑞、“岭海巨儒”钟芳、爱民贤臣邢宥、从政治学都相当卓越的著名进士薛远、廖纪、诗人王佐、编著家唐胄、教育家王弘诲、音乐家汪浩然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可谓“贤才大起”。这些杰出的琼籍人士的业绩,当时在全国是有深刻影响的,被史家称之为“海外衣冠胜事”。

到了清代,海南的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众多的书院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设在琼州府城的琼台书院。琼台书院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广东分巡雷琼道焦映汉捐资兴建,曾一度成为海南的最高学府。清末,随着新式学堂的涌现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琼台书院先后改办为琼州府中学堂、琼崖中学堂、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琼台师范学校、海南琼台师范学院等。

海南古代的志书修纂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你听说“盛世修志”吗?海南自古以来就有“盛世修志”之风。修志,是古代海南一个比较发达的文化事业。海南古代的志书修纂以明清两代最为突出。

海南岛的志书修纂最早是在东晋时期,可惜现已失传。而最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新中国诞生前编纂的海南岛各类志书共有112部,其中明代29部、清代59部。这些志书,有记述全岛情况的府志,有记述一州的州志和记述一县的县志。明清两代的府志现存11部,以明代的《正德琼台志》和清代道光《琼州府志》最重要。这两部府志是当年名家学者编纂的,保存的资料十分丰富,可信度很高。《正德琼台志》是现存志书中最早的一部,由上官崇修,唐胄辑成。《琼州府志》由明谊修,张岳崧纂。至于州志和县志,现存较多,共有45部,其中张巂等人在光绪二十年(1901年)修纂的《崖州志》最为著名,1962年经郭沫若先生校点重印(见《我爱你海南》)。

志书修纂是海南古代一项富有成果的文化事业,它是海南人民盛世修志、崇尚文化的见证。

家乡发生的这些事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每个地方都有令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你可知道,在我们可爱的家乡海南岛这块热土上,在家乡古往今来的史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的感人的故事呢?让我告诉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