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13768100000010

第10章 源远流长——有鳞目(1)

千变万化——变色龙

中文学名:避役

英文名:chameleon

别称:变色龙

分布区域:马达加斯加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变色龙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少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它们的天堂。变色龙经常栖息在树上,以捕食昆虫为主。

变色龙体长多在17~25厘米,最长者可达60厘米。眼凸出,两眼均可独立地转动。每2~3趾并合为二组对趾。舌细长可伸出口外。身体两侧扁平,鳞呈颗粒状。四肢较长,尾也善于缠绕树枝。

有的种类的变色龙头呈盔形,有的有显目的头饰,如长有3个向前方伸出的长角等,雄性变色龙更为显著,可能是为了用于防卫其占区。如果遇到别的雄性变色龙侵入,处于优势的变色龙就会伸展身体,鼓起喉部,立起或晃动头部毛饰,如果这样吓不走对方,它就会冲过去咬其腭部。变色龙种类不同,体色变化也就不同。变色龙有一定的变色机制:其植物神经系统可以扩散或集中含有色素颗粒的细胞(黑素细胞)。变色龙能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常带浅色或深色斑点。在不同环境下,如光线、温度以及情绪(惊吓、胜利和失败)发生变化时,变色龙的颜色变化就不相同。人们普遍认为,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保持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协调,这其实是误解。

变色龙主要以昆虫为食,大型种类亦食鸟类。

变色龙大多数种类为卵生,雌变色龙每次产卵2~40枚,卵埋在土里或腐烂的木头里,孵化期约3个月。

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隗是“伪装高手”。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它时常改变体表的颜色,或绿或黄,或浓或淡,变幻莫测。假如变色龙生活在枝叶繁茂的绿树丛中,那么它的体表会变成绿色;假如变色龙栖息在枯黄的树干中间,那么它的体表就会变得暗黄,与粗糙的树皮颜色相差无几。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变色龙的变色现象与其他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相似。变色龙的皮肤会随着背景、温度的变化和心情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他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

经过反复的认真研究,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变色龙变色的奥秘:变色龙皮肤三层色素细胞可以导致其颜色的改变。与其他爬行类动物不同的是,变色龙皮肤表层内有色素细胞,在这些色素细胞中有颜色各异的色素,这可以很快改变变色龙的颜色。关于变色龙的“变色原理”,纽约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安德森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解释:变色龙皮肤的三层色素细胞,最深的一层由载黑素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融合在一起;鸟嘌呤细胞构成了中间层,它的主要功能是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是黄色素和红色素。安德森说,“根据神经学调控机制,在神经的刺激下,色素细胞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从而使变色龙的身体颜色发生多种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中,变色龙的神经中枢会根据环境颜色向其色素细胞发出命令,让它改变变色龙体表的颜色,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

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变色龙是弱小的动物,缺乏自卫能力,如果让敌害盯住,就很难活命了,所以为了生存,在长期的生活中它练就了一身变色本领,以便蒙骗敌人的眼睛!

但自我保护只是促使变色龙变色的一个原因。依据动物专家的最新发现,变色龙变换体色不仅仅是为了伪装,体色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和同伴沟通,相当于人类语言一样。

变色龙还有一处比其他动物高明的地方,那就是它的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它的左右两眼能够各自独立运动,一只眼睛向上看的同时,另一只眼睛却能向前看或者向下、向后看。因此即使身体不动,它对周围情况也能一览无余,了如指掌。

飞檐走壁——壁虎

中文学名:壁虎

英文名:Wall lizard

别称: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

分布区域:全世界各温暖地区

壁虎,旧称守宫,也叫蝎虎。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属蜥蜴目的一种,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吸盘状趾垫,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足趾长而平,趾上肉垫覆有小盘;盘上依序被有微小的毛状突起,末端叉状。这些肉眼看不到的钩可黏附于不规则小平面,使壁虎能攀爬极平滑与垂直的面,甚至越过光滑的天花板。有些种类还具可伸缩的爪。多数壁虎像蛇一样,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壁虎的眼上有透明的保护膜。普通的夜行性种类,一般瞳孔纵置,并常分成数叶,收缩时会形成4个小孔。尾或长尖或短钝,甚至有的呈球形。有些种类的夜行壁虎的尾巴可贮藏养分,就像一个仓库,以便在不适宜的条件下也能获取足够的养分。这种壁虎的尾部可能非常脆,如果断掉会立刻再长出来。壁虎体表通常为暗黄灰色,带灰、褐、浊白斑,但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日行壁虎属,体表却呈现鲜绿色型,能够在白天活动。与其他爬虫类动物不同,壁虎多具声音,叫声有微弱的滴答声、唧唧声、尖锐的咯咯声、犬吠声,种类不同,壁虎的叫声也不相同。壁虎多数为卵生,卵常产在树皮下或附于叶背,白色,壳硬。在新西兰,有几种壁虎为卵胎生。

壁虎的种类大约有20种,我国有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与蜥虎和大壁虎等。其中,大壁虎是珍贵的品种,野生资源亟需保护。蜥虎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区域。

如果壁虎遭遇敌人攻击,它的肌肉就会剧烈收缩,尾巴就会断落。由于刚断落的尾巴神经还没有死去,尾巴会不停地动弹,这样可以敌人的注意力,从而保住自己逃脱。壁虎身体里还有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促使尾巴再生。一旦壁虎的尾巴断掉,它就会分泌出这种激素使尾巴长出来,尾巴长好后,激素就会停止分泌。

壁虎以蚊、蝇、飞蛾等昆虫为食。夜间活动,夏秋的晚上常出没于有灯光照射的墙壁、天花板、屋檐下或电杆上,白天潜伏于壁缝、瓦角下、橱柜背后等隐蔽处,并在这些隐蔽地方产卵。壁虎每次产2枚卵,卵白色,圆形,壳易破碎。壁虎的孵化期大约是1个月。

大壁虎是最大的一种壁虎,体长可以达到12~16厘米,尾长10~14厘米,体重50~100克。它与一般壁虎很相似,背腹面略扁,头较大,呈扁平的三角形,就像蛤蟆的头,眼大而突出,在头部的两侧;口也大,上下颌长有很多细小的牙齿。大壁虎的颈部短而粗。体表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背部的鳞片中,有明显的颗粒状疣粒。大壁虎的体色变异较大,有黑色、黑褐色、灰褐色、深灰色、灰蓝色、绣灰色、青黑色、青蓝色等,头部、背部呈现黑色、褐色、深灰色、蓝褐色、青灰色等横条纹,身体上散布有6~7行斑点,这些斑点横行排列,呈白色、灰白色、灰色,还有砖红色、紫灰色或棕灰色,密布桔黄色及蓝灰色小圆斑点,以及不规则的宽横斑。背部疣粒状的小鳞片还杂有均匀散布的粗大疣鳞。大壁虎的尾巴又圆又长,但长度不及体长,有6~7条白色环纹,基部较粗,容易折断,能再生,但再生的尾不会出现白色环。大壁虎的四肢不发达,仅能爬行。其指(趾)膨大,底部有单行褶皱皮瓣,可以吸附墙壁。雄性后肢的股部腹面长着一列鳞,具有圆形的股孔,即股窝,有14~22个,雌性壁虎没有股窝。

蜥中巨人——巨蜥

中文学名:巨蜥

英文名:monitor lizard

别称:五爪金龙、四脚蛇、鳞虫

分布区域:中国的两广、云南、海南,马来西亚、缅甸、澳大利亚

巨蜥是所有现存蜥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其中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巨蜥身体总长度达3.13米。一种已经灭绝的蜥蜴甚至更为庞大,即生活在更新世的澳大利亚古巨蜥,其长度达7米。巨蜥与沧龙(大型海栖古蜥蜴)和蛇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在哪个小的岛屿上,科摩多巨蜥都是食物链的终端,它们吃鹿、猪、羊,甚至能击败一头590千克的水牛,一只重46千克的科摩多巨蜥一餐能吞下一头41千克重的猪。它们会攻击人类,并导致了一些人的死亡。虽然无毒,科摩多巨蜥的唾液却含有多种可导致脓毒症的细菌,被咬后若不加以治疗便可能导致死亡。另一些小型种类,比如澳大利亚短尾巨蜥,以食用昆虫和小蜥蜴为生,其最大体长为12厘米,体重不到20克。

巨蜥分布于非洲、亚洲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澳大利亚。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数量众多。由于在巨蜥生活的东部地区缺乏大型肉食动物,巨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地肉食动物的霸主。大多数大型巨蜥是肉食动物,它们吃小型哺乳动物,鸟、蛋、蜥蜴、蛇、鱼和蟹。

尼罗河巨蜥是鳄鱼卵的主要食客。体型较大的会埋伏捕食。像蛇一样,巨蜥会从猎物头部开始将其整个吞下。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甚至较大的巨蜥来说,昆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巨蜥会吞食各种动物的腐肉。有一些种类的牙齿已经演变成适合碾碎蜗牛壳的类型。菲律宾灰巨蜥的幼蜥主要吃蜗牛和螃蟹,但成年后却转向以果实为食。尽管成年巨蜥仍然会吃无脊椎动物,但它们的消化道更适合消化植物。

大多数巨蜥的体型都一致,它们的身体很长,四肢发育良好,所有的趾上都有强有力的爪子,脖子很长,尾部强壮并呈略微或高度扁平状。大部分巨蜥陆栖,它们生活在沙漠里、稀树草原上或者森林中,但有些小型种类,包括新几内亚的翠绿巨蜥,却是敏捷的攀爬者,甚至科摩多巨蜥也在树上度过它们的大部分幼年时光。它们有的则是游泳健将:巨蜥利用尾巴游泳,四肢贴住体侧,因而这些种类通常有着十分扁的尾巴。

巨蜥常见的防卫措施包括剧烈摆动有力的尾巴、爪子,颈部膨胀,身体压扁至最大尺寸并发出嘶嘶声。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砂巨蜥能依靠自己的后腿站立,这种姿势也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四周的环境,并寻找配偶和潜在的猎物。

所有的巨蜥都在白天活动,大多数陆栖和栖息在树上的种类最适宜的体温都在35~40℃之间。它们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当体温过高时则会返回洞穴或阴凉处。大多数水栖种类的体温则保持在33℃以下。生活在温带地区的种类,如白喉巨蜥和沙漠巨蜥,演化出冬眠的习性。

巨蜥有长长的舌头,用于探测空气中的化学信号。它们常用这种方法寻找猎物和配偶——在非洲的白喉巨蜥中,雄性每天穿越4000米以寻找雌性。雄性巨蜥会占领土地,并与接近其配偶的对手决斗。决斗双方后腿站立,用前腿抓住对方并试图将对手推倒在地。一些种类中,获胜的巨蜥还会咬失败者。澳大利亚的罗森伯格巨蜥,雄性和雌性会结成一对,在求爱期,雄性会舔并用鼻子摩擦雌性,在几天的时间内它们会交配多次。所有种类的巨蜥都产卵,卵通常被存储在它们的洞穴中、树洞中或白蚁丘内。一窝卵7~51枚,体型较大的种类的产卵数往往更多。

空前绝后——新西兰大蜥蜴

中文学名:新西兰大蜥蜴

分布区域:新西兰

新西兰大蜥蜴,仅存于新西兰。早在2亿多年前的上三叠纪时期(UpperTriassicperiod),新西兰大蜥蜴曾经与早期恐龙同时存在于地球上,是地球上的“活化石”。近代,由于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孵化出来的新西兰大蜥蜴多为雄性,由于雌雄两性数量不平衡,新西兰大蜥蜴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2亿多年前,新西兰大蜥蜴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远古生物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对科学家们研究出生物的进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新西兰大蜥蜴属新西兰本土物种,外形与恐龙有几分相似。与普通蜥蜴不同,这种大蜥蜴背部有鳞状脊,名字来源于新西兰土著毛利语,意思是“背上有刺”。成年大蜥蜴身长近1米,在2.25亿年前,它们是最后一批与恐龙一起生活的物种。大蜥蜴都有着非常独特的外貌特征,例如一般动物的牙齿都是上下两排相切合,而新西兰大蜥蜴的则是上面一排的牙齿能完全盖住了下面一排牙齿。在它们的头骨上方还有十分明显的“第三只眼”,但是在大蜥蜴成年后,这只眼会渐渐消失。大蜥蜴还拥有多种体色,在它们的一生中,始终都在不断地根据环境变换着身体的颜色。它们常常以小型动物为食,为了捕食,大蜥蜴甚至可以屏住呼吸达一小时之久。

经历了几万年的进化,到今天,新西兰大蜥蜴物种的延续一直困难重重,如果说冰川纪是这个家族遇到的第一次大劫难,在这之后,大蜥蜴家族中劫后余生的成员依旧灾难重重,不断的遭遇第二次、第三次大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