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验:课本上学不到的100条人生经验
13767600000021

第21章 办事经验(2)

刘备三顾茅庐,均遭到诸葛亮的怠慢,因为诸葛亮想以此考察刘备有无招贤纳士的诚意和虚怀若谷的美德。当刘备心态专一、廉恭下士的品德深深打动了诸葛亮的心之后,这位隐居山野的“卧龙”先生,便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出山助他振兴汉室。

上述两则古代用人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攻心谋略在办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请求者呢?换句话说,他对请求者抱有哪些企望和要求呢?

根据心理调查资料分析,被请求者对请求者的企望和要求,按照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主要有以下四个层次的心理追求:

(1)追求安全——企望请求者公道正派,光明磊落,不整人,不害人,不栽赃陷害。

(2)追求温暖——企望请求者能关心自己的疾苦,体谅自己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尊重自己起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3)追求信赖——希望请求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信赖自己,十分放心地让自己去处理所委托的事情,甚至是一些极为重要的事,也能经常听取自己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能够对自己说一些“知心话”。

(4)追求事业——希望请求者和自己情趣相投,思想一致,能够为自己获取事业上的成功,提供一些方便条件。

老练的求人办事者,不仅对他人在四个层次上的共同心理追求了如指掌,而且还对他们在不同层次上的特殊心理追求知之甚细。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被使用对象对自己抱有的各种心理追求,就能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分别采取不同的攻心策略。

7.请将不如激将,正确应用激将法来为你办事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在办事过程中,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巧言激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将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犹如治病,对症下药,才有疗效。如把药下错了,或是于人无益,或是置人于死地,反而使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1.直激法

就是面对面直出直入地贬低对方,刺激他,羞辱他,激怒他,以达到使他“跳起来”的目的。

例如,某厂改革用人制度,决定对中层干部张榜招贤。榜贴出后,大家都看着能力技术俱佳的技术员小李。然后,由于某种原因,小李正在犹豫。一位老工人找了去,直言相激:“小李,你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吗?大家巴望着你出息呢!没想到,你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你真是个窝囊废!”

“我是窝囊废?”话音未落小李就跳了起来,说:“我非干出个样儿不可!”他当场揭榜出任车间主任。

2.暗激法

这是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激发他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定。

如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抗曹来到江东,他知道孙权是不甘居人之下的人,于是,大谈曹军兵多势大,说:“曹军骑兵、步兵、水兵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万呢!”

孙权大吃一惊,追问:“这里有诈吧?”

诸葛亮一笔一笔算,最后,算出曹军拥有一百五十多万。他说:“我只讲100万,是怕吓倒了江东的人呀!”这句话的刺激性可谓不小,使孙权急忙问计:“那我是战,还是不战?”

诸葛亮见火候已到,说“如果东吴人力、物力能与曹操抗衡,那就战;如果您认为敌不过,那就降!”

孙权的火立刻被激了起来,决定与曹军决一死战。

暗激法的巧妙,就在于它是通过“言外之意”、“旁敲侧击”的说法,委婉地传递刺激信息,人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有人在自己面前有意夸耀第三者,显然会对他起到一种暗示性刺激。

8.和人搞好关系是门艺术,一定要看准时机

现实生活的各种场合中都存在与人交往,请人办事的情况。在与人套近乎时,常常要谈论各种问题,插嘴也是套近乎的一种形式。好的插话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适当的插话则使事情更糟。看下面几个镜头:

镜头一:两位女孩子正在一个角落里悄悄地说着什么,一位男士不自觉地凑上去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结果遭到两个女孩子的一句“讨厌!”男士只好悻悻地走开了。

镜头二:一位老师正兴致勃勃地给他的学生谈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滔滔不绝,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你刚才说的不对。”那老师一怔,继而脸色一变:“你给我坐下,有问题下课再谈!”

镜头三:小王的老板正发泄着对他这几天表现的不满:“最近这几天你怎么老迟到?”“为什么上班的时候心不在焉的?”“真是的,太不像话了,你看,连头发都留这么长!”

小王忍不住了,插了一句:“这是我的自由!”

“你什么,你的自由,要自由就别到这儿来!”第二天小王就被解雇了。

生活中不缺乏上面的镜头,那位男士,那位学生还有小王之所以把事情弄僵了,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好插话的时机,结果遭到别人的抱怨或憎恨。

说话除了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外,还要把握好时机,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时候可插,什么时候不可插,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说话如果不注意审时度势,常常会把快到口的大鱼赶跑。

说话要适时地“切入”话题,必须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东西。

小李家的电话老是出现杂音,他几次找当地电信局要求检修一下线路。

电信局局长立即把正在看杂志的小于找来,批评他的不是,并令其赶快随小李到他家去检修线路。

一路上,小于锁着眉头不吭一声,小李灵机一动,问道:“你刚才看的是什么杂志?”

“《体育世界》。”

“哎呀,这杂志我家订了好几年了,包你看个满意。”

于是一路上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有滋有味,到小李家后,电话线很快检修完毕,后来两个人还成了好朋友。

小李适时地找到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使他俩原来紧张的气氛很快消除了。

洗衣机用久了,功能减退了,妻子想再买个新的,丈夫不同意。

一天,丈夫对妻子说:“我昨天换的衣服洗完了没有,我明天有重要会议,必须穿!”

妻子打开洗衣机,一看:“还转着呢,第一道程序都没完。”

“这个破洗衣机!”丈夫道。

“还是再买个新的吧。”妻子乘机赶紧插到。

“买一个吧。”丈夫欣然同意了。

一到商店,看中一台洗衣机,一问要几千元。

“太贵了,以后再买吧!”丈夫说。

“衣服那么多,又老换,急着穿怎么办?”妻子说。

这时服务小姐插入一句:“这台洗衣机虽贵点,但质量好,容积大,功率大,洗得又干净又快。”

“行,那就买一台吧。”丈夫终于同意了。

聪明的妻子能够敏捷地捕捉住插话的时机,达到了目的。

在插话提意见或表示反对时,一定要先看准对方的心境,对方如果正激动兴奋不已地陈述自己观点时,你不要去打断他插入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对方正针对你发泄心中的不平之气时,你要暂时忍耐一下,不要插话顶嘴。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说话看脸色,脸色是心情好坏的晴雨表,人心境好时,万事皆乐,心境不佳时,举事皆忧,插话或提反对意见时务必考虑这一点,等对方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心情舒畅的时候去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自己的目的。

9.对别人感兴趣,才能吸引他主动合作

在求人办事过程中,情投意合的铺垫,才能引发双方合作的兴趣。有些人始终只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挂在嘴边,这种人在生活中难以有真正的朋友,也得不到别人真正的帮助。

一个对周围人的真诚感兴趣的人,两个月结交的朋友比另一个力求使周围的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结交的朋友还要多。

不过,我们知道有一些人一生都在努力使别人对他感兴趣,而他们自己对谁也没表示过任何兴趣。当然,这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们对您和我都不感兴趣。他们首先对他们自己感兴趣。

纽约电话公司为调查人在通话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哪个词,详细调查了人们的通话。您猜对了。这个词是人称词“我”。“我”字在500次电话通话中使用了3900次。“我”、“我”、“我”、“我”……在您看您与别人的合影照的时候,您首先看的是哪个人?

如果您认为人们对您感兴趣,请您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假如您今天晚上去世,有几个人来参加您的葬礼?”

如果您对别人不感兴趣,为什么别人要对您感兴趣?如果我们只努力使人们对我们感兴趣,那我们任何时候也找不到真正真诚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这样找到的。

著名的魔术师霍瓦特·土斯顿,40年里他走遍了全球。他的魔术令观众目瞪口呆,有6000万观众看过他表演,他有近200万美元的收入。

当有人请求土斯顿披露他成功的秘密时,他说,魔术书有上百种、人们读的书并不比他少。但是,土斯顿有两个常人没有的优势:第一、他善于在台上表演。他是一个技艺非凡的演员,深知人的本性。每一个手势、语调、微笑都经过了详细的研究。第二、土斯顿对人们真正感兴趣。很多魔术师看着观众,心里自言自语:“来的都是些头脑简单的人,我随便糊弄他们。”土斯顿完全持另一种观点。他每次出场,都这样对自己说:“我感谢这些来看我演出的人。靠他们的帮助,我的生活才有了保障。我应尽量为他们表演好。”

为了交朋友,不能自私,要努力关心他人。为此需要时间和热情。有一位亲王为周游南美洲,曾花几个月的时间学习西班牙语,以便用出访国语进行公开讲演。这使得他博得了南美洲居民的热爱。

这样,您想引起人们的欣慕,您应遵循的准则是:“对人们表示出真诚的兴趣。”

只有想到别人的兴趣,才能有一些朋友,才可以请求别人为你办事,别人也愿意帮忙。

10.学会送礼的艺术,对你大有帮助

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此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对礼的作用则可窥见一斑,特别是请人办事的时候,如果送一点礼品,则任何话都好说,如果空手求人,只得被别人婉拒。求人要送礼,“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

有人经过调查研究指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礼物。换句话说,日本人是用小礼物打开美国市场的,小礼物在商务交际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这句话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确实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聪明精明,摸透了外商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大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著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

可见,礼品虽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商业社会,“利”和“礼”是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重要公司、主要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日期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确立和提高自己的商业地位。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看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中国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习俗。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予,是感情的物化。

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不能盲目去做、随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修养、交际水平、艺术气质以及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门特殊的办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