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47

第47章 梁山泊的掌声

北宋时期,连年兵乱,财政负担甚重。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广搜民财。苏东坡曾评说:“十余年间,民因欠青苗钱至卖田宅,雇妻女,溺水死者,不可胜数……”。直至北宋末期,宋徽宗一脉相承,使农怨于畎亩,商叹于道路,官吏不安其职,百姓怨声四起。

于是在徽宗宣和年间,宋江揭竿起义,转战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一带。《宋史纪事本末》说:“宋江起而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掠夺十郡,官兵都不敢与他正面交锋。”后来有人上书建议:“宋江必有过人之处,干脆下旨赦免其罪,让他参加征剿的行列。”后来,徽宗派张叔夜招降,才平了这一场水浒好汉的乱事。

所以,正史上宋江起义是确有其事的,只是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但却个个武艺高超,才会一度所向披靡。相对也突显了宋徽宗时期,政府无能和官逼民反的时代背景。一个国家积弱至此,也难怪会有“靖康之难”了。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根据《大宋宣和遗事》书中有关“梁山泊聚义本末”的记载为主轴,创作出中国侠义英雄小说的经典之作《水浒传》。

《水浒传》书中描写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因为看到当时社会的腐败: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吏横行。于是有的主动反抗,像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等;有的则是因为“官逼民反”,像宋江、林冲、杨志等。

这些好汉来自四面八方,却不分贵贱,肝胆相照;虽然“以武犯禁”,却也打出时人一片掌声,也博得后世读者的一片喝采。可见这种“乌托邦”的世界,还深植于现代人的心中。鲁迅说:“传奇小说所带给人们的定型经验,远比正史的影响要来得广泛而深刻。”如果有一天,《水浒传》的魅力不再,那想必是世界臻于大同了。

智慧悟语对侵犯我们权益和生活的人或事表示冷漠,并非就是“谨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