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33

第33章 旷世之爱!

唐玄宗五十三岁那年,他心爱的武惠妃过世,玄宗哀痛逾恒,心里常忽忽不乐。三年后,他无意间见到了爱子寿王之妃─杨玉环,那时,玉环才二十二岁,“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玄宗一见钟情,就将她霸占了过来,封为贵妃。

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宠爱几已到了“老番颠”的地步。每年冬天,玄宗便带杨贵妃到骊山的华清宫渡假,短则四个月,长则半年。玄宗自己有个浴池叫“九龙汤”,浴池中立着一对会喷水的白玉莲花,喷泉落在池面上有如碎琼乱玉,故又名“莲花汤”。杨贵妃的温泉池叫“华清池”,那是太宗时代请建筑名家建造的,玄宗将它扩建,经常和贵妃在此“共汤”。还成立了一座“贵妃院”,里头单是为贵妃制作衣料的丝匠和花匠就有七百人之多。为了让贵妃吃得高兴,玄宗又成立了“检校进食使”负责打点山珍海味。杨贵妃喜欢吃岭南的荔枝,玄宗遍设驿站、快马传递,从岭南到长安的荔枝到了贵妃手上,还是鲜红欲滴……

“三千宠爱在一身”不是诗人笔下的夸饰,是真有其事的。

唐朝诗人杜牧游华清池曾有感而作绝句三首,其中《过华清宫》诗中有两句最脍炙后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全诗讽刺唐明皇为了讨杨贵妃高兴,不惜派人专程到岭南张罗新鲜的荔枝,运送荔枝的官差常在路上累死,接手的人便又骑着快马,踢卷着滚滚黄沙,奔过远方一道道打开的城门而来。一般老百姓都以为是传送紧急公文,只有宫里的杨贵妃高兴的笑了。

对照于白居易《长恨歌》所写的“渔阳钟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真是令人惊心!诗中描述安禄山叛变,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玄宗带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准备逃往四川。第三天走到了马嵬坡附近,随行将士又饿又累,一股怨气全都发作到贵妃身上,兵士们先杀了贵妃的兄弟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赐死杨玉环,玄宗不得已,只好令人用带子将她勒死。

《长恨歌》诗末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中的“恨”字,说的是唐明皇追念杨贵妃无法再相见之恨,果真如此,则唐玄宗真是“至死无悔”也“至死不悟”了。

智慧悟语先知季伯仑曾说:“当你悲伤时,再深察你的内心吧;你将明白,事实上你正为曾使你快乐地事物地哭泣。”

快乐与悲伤一如季节的轮替,不必伤春悲秋,只须记得春与秋在天秤的两端是同等比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