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20

第20章 遥想公瑾当年

拜苏东坡《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赐,又加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让他和诸葛亮演出对手戏,三国人物中,周瑜的名气也顺水打漂地大牌起来。

周瑜,字公瑾,是孙权的部将,曾任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

公元二O八年赤壁之战,曹操率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东吴将士多主迎降,以保全身家性命。周瑜独排众议,向孙权分析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上虽是汉朝的丞相,实际上却是汉朝的奸贼,民心向背是很容易扭转的。再说曹操的军队来自北方,不善水战,而且在大寒冬天长途跋涉而来,水土不服,一定会生病的。强弩之末对以逸待劳,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孙权从计,便命周瑜率三万水师和刘备会合,赤壁一战,曹军果真因为瘟疫橫行,又中了周瑜火烧连营之计,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周瑜也因此声名大噪。

后世常以“一时瑜亮”来形容分庭抗礼,而又才华出众的对手人物。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周瑜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将周瑜硬是压在诸葛亮的影子下,所以又延伸了“瑜亮情结”的说法。

其实,在正史里,周瑜和诸葛亮是没什么搭轧的。周瑜的年龄大诸葛亮六岁。赤壁之战,时年三十三岁的周瑜已经扬名立万了,而前一年,诸葛亮还在草堂春睡,被刘备三顾茅庐从被窝中挖起来而已。再过两年,周瑜便因病去世,死人如何与活人交手?

清初才子袁枚写《周瑜墓》律诗:“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能拋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千载墓门松柏冷,东风犹自识将军。”这首诗与苏轼的《赤壁怀古》,是传世描写周瑜的英姿才华和叹其天不假年最为贴切之作。

向来演义与戏剧为突出冲突的张力,难免建构一出出精彩的对手戏,但在“论古必恕”的原则下,如此将周瑜一笔断卖,似乎是有待商榷的,这里也还给周瑜一张本来面目。

智慧悟语诸葛亮的诫子诗云:“淡泊以明志,宁靜而致远。”明讲了不争名位,却被推向名位的高峰。

名位之争,经常是由于人们想使自己变得重要所造成。在政坛和商场上,更须时时防备他人踏着你的肩膀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