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尽力教育我懂得一个道理:犯错误,甚至失败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父亲告诫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走极端。有些爱走极端的孩子,甚至用自残来避免失败,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而焦虑甚至恐惧。少年时代,掩盖对失败的恐惧感的最普遍方式就是酗酒、打架。父亲认为,这些坏行为都是孩子们到了最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年龄后才开始的,并非巧合。
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心理,采用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式帮助他们,那么,一些不良的极端行为自然能够避免。
父亲认为,人的自我欺骗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他对教会我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只有面对现实,才会有所成就。很多人不能面对现实,整日沉浸在幻想之中,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虽然,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具有受制于逃避现实的心理,但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父亲时常这样教育我,尽量让我的行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别人。
为了防止我形成自我欺骗的心理,父亲教育我要按照世界真实的样子认识它,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决定。
许多的父母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反而教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有些人总想保护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结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在父亲看来,这些父母在不自觉中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父亲对我采取的做法是:不管有多么痛苦,都要帮助我正视现实。当父亲向我解释事实、教我处理问题时,我就会渐渐明白:我有能力来面对和应付那些哪怕是最困难的处境。
4
用“平静下来”的游戏培养孩子
的心理素质我们知道,不论人有多大的力气也无法把自己提起来,人要战胜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要战胜自己就是对自己控制的成功。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心理要素之一。我父亲认为,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必须“以毒攻毒”,用以情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情感问题。
父亲曾经用名为“平静下来”的游戏来训练我的自我控制能力。
父亲认为和我玩的这种“平静下来”的游戏,可以帮助我对付他人的干扰。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要求参加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堆木棍中移走一根,不能碰其他木棍。
虽然内容很简单,但需要我集中注意力,具备很好的动作协调能力,目的是教会我情感控制技能。我玩时,父亲可以在一旁以任何方式取笑我,但不能碰我。每取出一根木棍,每人得一分,如果对取笑毫无反应,就得两分。
我认为,此种游戏对教会孩子情感控制技能很有用。孩子在遭到其他人取笑时,光告诉他怎么做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告诉他应该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训练孩子认识和了解情感在身体上的反应非常重要,这样他就能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当孩子生气时,脸色通红,身体发紧,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在姿势、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有表现。而这种“平静下来”的成功的训练方法是要孩子首先认识这些标志,然后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身体平静下来。
有了好的控制能力,孩子就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对周围的干扰无动于衷,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不是一怒而起。这对他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极好的作用,并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协调地处理好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
不要凭自己的喜好去培养孩子父亲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全面的人才,这一点已在前面叙述过。在我的早期教育中父亲特别强调多方面的培养。只要我愿意,我所想学的他都尽量满足我。只要是对我成长有利的事,他都不会去反对我,也不限制我的某些事情。
很多父母先入为主地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像中的人才,过早地为孩子选定专业方向,凭自己的喜好去培养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某些父母由于自己喜爱艺术就逼着孩子去学习绘画、音乐,根本就不顾孩子的感受,也不会用有效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这样的做法只能令孩子反感,还有可能将孩子本身就具有的爱好抹杀掉。每当看见那些被父母逼迫着坐到钢琴前的孩子,父亲就感到心痛。他认为,那些孩子根本就不是在受教育,而是在受折磨。从小就在痛苦之中学习,他们怎么能够热爱学习呢?在父母的皮鞭下涂抹颜色的孩子可能成为画家吗?
我在早期教育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也有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爱好。但这些都是我主动要求学的,并且每做一件事都充满强烈的兴趣。我在学习之中找到了乐趣,在爱好之中享受了美好的童年。
但是,对于我,父亲并没有要求我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登峰造极。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培养全面的人才并不等于造就无所不能的超人。人都有缺点,人不是万能的神,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父亲一直鼓励我从事艺术方面的活动。我喜欢画画,喜欢音乐,父亲都给予我支持和鼓励,因为这些爱好有助于增强我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要把我培养成一个艺术家。当然,如果是出于我的本意,如果我想成为艺术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孩子迷上某种与他先天条件不相适应的事物时,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因为多方面培养并非要求面面俱到或平均使用力量,还必须视环境、条件是否许可,尤其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前景而因材施教。年幼的孩子天生都很自信,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无数次失败,这种自信丝毫不会减弱,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尽管有经验的人早就看出没有可能成功,小孩子却天真地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成功的。父亲认为,孩子有这样坚韧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但是,在孩子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时候,父母应该承担起这一重任。
父亲认为,不能让孩子在没有成功可能性的路上白白耗费宝贵的生命。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抓住机会教他学会现实地思考问题。这是孩子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父亲时常对我说,能够争取的就尽量争取,应该放弃的就果断地放弃,因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很多人时常面临的难题,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在我学习演奏乐器的时候,因为出发点在于培养我的爱好,让我的手指变得特别灵巧,目的在于通过音乐陶冶我的性情、开发我的智力,所以在我偶尔弹错几个音时并不会遭到责骂,父亲也不会为这些失误而感到失望。如果孩子喜欢练琴,即使弹得不十分完美,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不仅培养孩子的兴趣,也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
记得在我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地告诉父亲,我不想学习语言、数学等知识了,而想成为一个英勇的武士,想成为一个威武的将军。
八九岁的孩子都有成为英雄的欲望,这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结。我也一样,有这种情结。这个年龄的孩子此时正处在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又显得太着急,他们想成功,想征服世界,几乎所有孩子的远大抱负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树立的。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指导特别重要。否则,孩子会在不成熟的心理状态中做出错误的选择,浪费宝贵的时光。我想当武士,想成为将军就是基于想做英雄的情结。父亲为了让我在内心深处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并没有像一些父母那样简单地否定这种想法,而是先给我讲当武士必需的条件后,再慢慢开导我。
“儿子,你忘了我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那些东方的武士是多么的英勇啊!”
“是啊,我就是想成为那种英勇的武士,行侠仗义,杀富济贫,救助穷人。”我充满憧憬地说。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是怎样成为武士的?”父亲问道。
“他们从小苦练武功,访遍名山拜师求艺,最终成为大英雄。”
“你想当武士很好,但我又不会武艺,在我们这里又没有那些身怀绝技的老师,你怎么学呢?”父亲问道。
“我就去东方,去中国、去日本……”
“那当然好,可是到了东方,你就一定能找到那样的老师吗?找到后他就一定会教你吗?还有更重要的,我给你讲的那些故事毕竟是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你想想,一个人能够一下跳得几十米高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人类的体能极限无法达到的。那些故事是为了使人娱乐,给人想像力。我之所以给你讲那些故事,是为了让你学习那些武士的勇敢精神,并不是一定要让你成为武士。”
这时,父亲看见我的表情显得特别失望,于是又继续开导我:
“再说,现在的时代已经与古代完全不同了。古代的英雄和将军,必须亲自赤膊上阵,必须自己拿着刀剑去战场上拼杀,因为那时的科学比较落后、原始。现在的将军必须要有过人的智慧,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凭自己的武艺去拼杀。
“儿子,你要记住,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自己的缺点。你要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长处。你看,你的数学、语言、文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干嘛要放弃它们呢?每一个领域里都有英雄,而不单单是在战场上。如果你成为文学家,就会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精神财富,如果成为发明家,就会为人们创造出很多有用的东西。只要你发挥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在不同的领域中成为不同的英雄。一些你不适合做的事,你应该勇敢地放弃。其实,能够真正面对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英雄。”
听父亲这样说,我顿时恍然大悟。我这时对英雄的含义有了真正的认识,也懂得了既会争取又会放弃的道理。这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面临怎样的境况,我都能够凭自己的理智做出正确的选择。
6
培养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于我的教育,父亲非常注重发挥我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从愚昧的深渊里走向光明的过程。
很多父母的教育完全无视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求知欲。他们在自己的无知中把孩子训练成市侩的人、只会些手艺的人,或者是圆滑的店员。他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在父亲看来,这些都是些庸碌之辈。
努力发展自己的智力和品质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做父母的应该抛弃处世哲学和赚钱术,而把精力放在协助孩子发展追求真理的精神上,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尽量发展智力。如果真能实施这种教育,孩子们表达出的新思想一定会使那些旧脑筋的人感到愕然。然而,只有真正的教育才能做得到这一点,因为只有这种教育才能积极努力地发展孩子的智力。
有些愚昧的父母不仅不能教育孩子去追求真理,反而把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往他们的脑子里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变得愚蠢和无能,不仅没有让孩子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还损害了他们本来健康的神经。
有些父母为了某种原因,或是为了管教孩子,或是因为闲着无聊,给孩子单纯的头脑中灌输恐怖和迷信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去探求真理的信心。他们的做法使孩子不能够正确地判断周围的一切事。本来孩子因为幼小而脆弱,他们正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而那些迷信的认识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了歧途。
在幼儿时期灌输到孩子头脑中的恐怖和迷信等,如同病菌一样,会在孩子的内心中恶劣地蔓延,是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的病因。所以,父亲坚决反对给孩子讲幽灵、恶鬼、地狱、妖怪之类的故事。用这些故事来恫吓孩子是非常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到孩子已形成光明的内心世界,也直接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亲认为,对于那些不良的东西,不仅要预防,还要给孩子采取免疫的办法,让孩子在干干净净、没有病毒的精神世界中健康成长。这样,孩子就会像种上牛痘、打上预防针一样,即使碰到精神病菌,他们受到的毒害也少。
据我所知,一个人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幼儿时期被灌输了恐怖和迷信等的思想,这些东西一直会在人的头脑中作怪,甚至长大成人之后,也会时常受它们的困扰和危害。我曾经就这事请教过精神病专家,他告诉了我外行想不到的数字:有几百万被称之为机能性精神病患者的人,他们的病因大多是在幼儿时期遭到过惊吓,或遇到过恐怖的事情,或是听说过让他永远无法忘记的恐怖故事。他还告诉我,如果小时候教育得法,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得法的教育会使机能性精神病大大减轻。由此看来,除了医学,教育就是拯救人类的主要手段了。
父亲给我讲过许多故事,但从来没给我讲过那些可怕的东西。他只给我讲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光明的故事,让我在故事中体会人生,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
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起人光明的内心世界,能够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并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那些愚蠢和无知的教育只会把孩子引向黑暗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