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特气愤极了,他没有想到平时的“好朋友”忽然之间完全变了样。他和他们争吵起来,并开始动手打架。那些孩子围起来打他,让他吃够了苦头。其中一个孩子用一块石头砸破了布莱特的头,他正是那个被打的农夫的儿子。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成长与父母有多么大的关系啊。布莱特本来能够成为一个正直、爱学习的孩子,他有很好的家庭环境,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不仅没有在优越的环境中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且还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我认为,这完全应该归罪于他那个愚蠢的父亲。
这是小时候,父亲讲给我的一个故事,我听后当时气愤极了,说这样的儿子和这样的父亲都是魔鬼制造出来的,并向父亲表示,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自己的钱,用它们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我对我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幸运和骄傲。
3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大约到了我5岁时,我已存了一笔对于孩子来说算是数目不小的钱了。从那时起,父亲就开始指导我怎样使用那些钱。
父亲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也应该教会他如何使用钱,这是一种素质,它是直接关系到人一生中的发展和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亲把这种教育称做理财教育,它是父亲教育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我素质的重要内容。
父亲认为,理财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生活和事业上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少儿阶段就开始进行,做得愈早,效果愈佳,否则将会非常被动。
孩子是最容易犯错误的人,但并非就是应该宽容的人。年少的孩子不具备固定的收入,不具备成熟的金钱意识,他们不知道怎样管理好自己的钱,但有强烈的使用钱的要求和欲望。这就容易导致孩子在用钱方面极易出现种种错误,这种错误直接关系到他们本身的成长,关系到他们的发展和前途。
所以,在这方面父亲对我也同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从我很小的时候就着手培养。
通过对一些孩子的观察和研究,父亲发现他们都有非常类似的错误:滥用父母的钱;现在享用,以后付钱;仅仅把钱看成是现在买某种东西的一种工具;没有存钱积累的习惯,花掉的比积攒的多;钱在被花掉之前,已经有过好多次的购买欲望了;买东西时,把身上的钱花个精光;只在花钱时才有一种满足感;轻易相信别人说出的承诺;不作计划。
这些都是孩子在使用钱上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错误,树立起起码的、正确的金钱观,培养他们拥有将来必需的能力,是每个家庭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有的父母无偿地向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提供金钱,一味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花钱要求,放纵孩子过分的物质欲望,这只能助长孩子的某些恶习。当他们在成年以后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一旦需要做出影响自己经济境况的重要决定时,就显得手足无措,既缺乏能力也缺乏心理上的应变力。
父亲之所以给我钱,主要是让我从小就学会怎样计划使用我的钱,并且让我了解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让这些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父亲不会无计划地给我钱,而是像在前面谈过的那样,在我做了好事的情况下给我一些。
我从一些资料中看到,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萌发出独立的自我意识,产生“我自己来”、“我会做”、“我能做”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所以在孩子3岁左右时就应该开始对他进行这一类的教育。这种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对孩子来讲都是自然、适时的。它必然会像其他教育一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丰富养料。
我认为,对孩子在使用钱上的教育,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攒钱或一定要让他经商,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能干的、健全的、真正的人。在这一点上,基础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教会孩子诚实。因为这关系到他将以一种什么态度去从事那些事关钱财的活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和公众对他的评判。而且,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就将给他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酿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对我这方面的教育父亲采用了这样的一些方式:
父亲经常给我讲述一些能够阐明诚实品格非常有用的事实或其他方面的书籍中的故事,在我的头脑中就加深了诚实的概念及不诚实的后果。
父亲时常认真审视自己的诚实标准。他认为他的行为会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也绝对不在我面前讲一些无伤大雅的谎话。
在我小时候,父亲通过对我日常的培养,使我对诚实的品格个性化。特别是到了上学年龄,他就开始鼓励我用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判定某一行为的是非。他激励我在面对生活中真正艰难的选择时,做到诚实、守信、积极进取。
父亲时常告诫我,让我在金钱面前保持自尊。
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金钱是一种最容易让人失去自尊而做出违背自己心愿的事情的东西。而一个人如果在金钱面前能保持自尊,不出卖自己的原则,他就会获得世人的尊敬,到头来金钱也就会尊敬他,使他得到事业上更大的成功与收获。
在父母自己的行为上,应该极其注意在金钱方面为孩子树立自尊的榜样。小孩子通过儿时的种种经历和这种榜样的学习就基本上树立起了自尊。
我认为,应该注意给予孩子家庭稳固的重要感觉,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各种情形之下所遇到的问题,都应该征求一下孩子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意见。
让孩子有成功的满足感也极为重要。每个孩子都需要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经常给孩子一些增强自信心的机会,允许孩子选择他自己为成功而奋斗的领域。父母应该避免不断地为孩子做决定。
父亲非常注意让我感受到自身价值时的喜悦。因为当一个孩子发现自身的价值时,他会感到无比喜悦,有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发现孩子的独特点,并经常给予其真诚的表扬,有助于保持他的自尊。
在对我的理财教育中,父亲让我学会节俭,而不是无谓的浪费或对有价值东西的破坏和消耗。对每一个家庭而言,如何持家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认识每件东西的价值,因而爱惜和保护它。
父亲时常帮助我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而使我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经常和我一起讨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告诉我金属、木材以及纸张从何而来,让我认识到这些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因滥用或疏忽大意而使物品遭到破坏,他会让我亲自去尝试修理。
父亲还告诫我,尽管我们都十分喜爱财物,但不要由此一味贪图财物。因为财物虽然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支持,但它却不能创造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父亲是一个简朴而克己的人,一直都非常重视将简朴的作风教给我。孩子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主宰国家未来的是贪图享受、奢靡腐化的一代人,那么这个国家将是不堪设想的。
满足感是简朴的根本所在。“觉得足够就是足够了”的态度肯定会对简朴品质的养成起到巩固基础的作用,父亲常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不要贪心。
父母应该时常与孩子谈论简朴如何给人带来自由,而不是束缚,让人的价值高于物质的价值。
简朴的作风虽然很难培养,但让孩子时时记住“在所有的事情中,忠爱简朴”这句话,那么孩子简朴的好习惯便会逐渐形成。
4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善”的种子父亲认为品德、智慧、礼仪和学问是每个父亲应该给孩子留下的珍贵礼物。我父亲的愿望也是把我培养成这四者兼备的人物,缺少任何一样人生就会不完美。品德愈高尚的人,他愈容易获得智慧、礼仪和学问;但是一旦失去品德,要想再重新获得就非常困难了。因此,在这四者当中,又以品德为最重要也是必须。
父亲认为,丰富的学问和才华比不上高尚的品德。在对我的教育上,父亲很看重这个问题,因此,品德的教育从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时就开始进行了。在我8个月大时的育儿日记中,父亲这样写道:“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很值得我深思。小卡尔现在已开始形成性格了。他能懂许多的事,身体也很好,他妈妈给他喂饭时,他规规矩矩地很快就吃完了。可是当柯蒂喂他时,他却不愿意吃,还手舞足蹈地想打柯蒂,为此,他妈妈还责怪柯蒂没有认真喂他。其实我看见柯蒂对着饭吹了又吹,根本不会烫到他。我看见这一幕,感触很深,一个婴儿能凭本能感觉到一切,他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只知道吃和睡,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是在他的天性中却存在着这两种因素。因此,我们要及早地教育他,让他的长处发挥到极至,而将他的不好压制到最低。”
父亲下了很大的功夫来培养我好的品德。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善的观念,不存好心、不做好事,那么他不可能具有其他的好品德,因为善良是好品德的基础。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每晚睡觉前,父亲总会给我讲一个劝人行善的故事。在我更大一点时,父亲教我背德国的诗歌,三四岁时我就会背许多诗歌,主要包括歌颂爱心、友谊、亲切、宽容、勇敢等方面的诗歌,以及《圣经》中的许多句子、诗歌、教义、十诫等等。
我很赞同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我在我的儿子身上也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育。可是我的妻子跟许多人一样,认为那些深奥的道理,儿子根本不能理解,教给他也没有用,只要给孩子讲一些童话,让孩子背一背儿歌就可以了。虽然遭到妻子的反对,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些东西对培养孩子善良的品德非常有用。
以我自己为例,在那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我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父亲讲的东西,但是,我从这些话中知道了上帝是独立存在和至高无上的,只爱我们、只给我们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也要爱上帝、敬仰上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了对上帝最初的认识,我善良的品德也在此时开始逐渐培养成形。在我的观念中,上帝创造一切、统治一切,他能看见一切、听见一切。因此,从小到大,我每晚睡觉前都有向上帝祈祷的习惯,向上帝报告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好事或是坏事。
在我三岁半时,父亲跟我讲了一个到现在我仍然能背诵并且印象深刻的故事。那个故事在《马太福音》第十二章:“耶稣坐在银库里,看人们如何向库里投钱,有些有钱人向里面投了好多钱。有一个贫穷的寡妇,她先投了两个小钱,然后又投了一个大的。这时,耶稣叫来他的门徒对他们说:‘别人投的钱都是自己多余的,而这个寡妇却是把她所有的一切都投在里面。所以,我告诉你们,这个寡妇投的钱才算是最多的。’”
有一次,为了庆祝我的生日,父亲特地带我去街上买了我最爱吃的麦圈饼。我非常高兴,拿在手里始终舍不得吃。这时,一个吉普赛女人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到我们面前向我父亲乞求道:“可怜可怜我们吧!这孩子饿得不行了,我们已有三天没吃饭了。”那个孩子脸色苍白,显得非常虚弱,他一看见我的麦圈饼便两眼发直、紧盯不放。我见那个孩子确实很可怜,很想把自己的麦圈饼给他,可是,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更何况我还一口没吃呢!父亲见我犹豫的样子,知道我的心思,便对我说道:“你还记得寡妇投钱的故事吗?如果那个寡妇遇到这种情况,你想,她会怎么做呢?”父亲的话提醒了我,我马上就把麦圈饼递给了那个孩子。我一直记得他们那种感激万分同时又不敢相信的神情。父亲称赞我说:“卡尔,尽管这个帮助不是很大,但你的麦圈饼就像寡妇的小钱一样意义重大。”我虽然没吃到麦圈饼,但我发觉在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关怀的过程当中,我可以享受到比自己吃饼更大的快乐,这就是做好事的快乐。
从此以后,每当父亲前去看望附近有难的人们时,我都会从自己很少的零用钱里拿出一些来,要父亲买礼物送给他们,当我这样做时,我感到很快乐。
父亲说,获得今生的幸福靠学习,获得上帝的奖励靠行善。因此,我一生都做好事,就可以得到上帝的赞赏。
5
不要做伪善的小人我们生存在社会中,社会规范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对社会规范的理解、认识,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都是有差别的,但是,对一些基本价值的尊重和认识却是每个时代所共有的,那就是构成一个良好品德的基本要素:诚实、负责、忠贞。父亲培养我的品德重点就是培养诚实守信。在人的生命里,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品德,俗话说:“比珠宝贵重的是诚实,对人有信用胜于给人珍珠。”
父亲经常说:“一个人生存于世界上的根本是诚实守信。”因为当今社会存在的基础是契约,那些爱说谎、不诚实的人不可能得到社会的信任,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撒谎是父亲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只要一提到撒谎,他就非常深恶痛绝。他也决不宽恕我撒谎的行为,他认为许多坏品德的根源就是撒谎。上帝的品格是守信,而撒旦的品格则是撒谎。
有一次,当父亲回家时,我正要去参加好朋友莫克家举行的复活节晚会,父亲高兴地对我说:“卡尔,镇上来了一个魔术师,我们去看他的表演。你不是很想知道魔术是怎么一回事吗?”我那时最向往的事就是看魔术表演,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我高兴地把去莫克家的事抛到脑后,激动地叫道:“走吧!走吧!我们快去吧!”这时母亲提醒我:“莫克家你不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