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音乐老师的要求下,为了尽快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我每天净弹那些单调枯燥的音阶。虽然这是必须的,但是我并没有从这种学习中学到东西,也感受不到丝毫的乐趣,这使得我对音乐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父亲谈了我对学习音乐的感受,以及我不想再学下去的打算。当时父亲没说什么,只是问我:“音乐只是枯燥无味的音阶吗?它不美吗?”“不是,许多大师的音乐作品能带给我快乐,我能得到许多说不清但却能感受到很真切的东西。我很喜欢那些大师的作品,像贝多芬、莫扎特、巴哈、帕格尼尼、维瓦尔等。”父亲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会不想学呢?”我说:“我弹这些音阶感到很费劲,一点也不美,它并不像大师们的音乐那样优美动听。”父亲问道:“卡尔,你想过吗,音乐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当然是声音呀!无数的音阶和音符构成了音乐。”“对啦!动听的音乐是由音阶所构成。你为什么不愿意进行音阶的训练呢?”听了父亲的话,我无法反驳,只好吞吞吐吐地说:“如果实在要学,我愿意学大师的作品,音阶实在太枯燥了。”父亲说:“大师的音乐确实很美,但是音阶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音阶,就不可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音阶是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它也有很大的魅力和美感,只是你没有认真地去认识它。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他们能把最简单的音阶弹成美丽动听的音乐。所以,要想真正进入音乐殿堂的大门,你就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里去,从音乐的最基本元素——音阶学起。”“我相信您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可是练习音阶实在是太难了。”“这个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难度,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如果连学习最基本的音阶你都觉得难,都不愿去掌握,那你最好就把它放弃了吧。”见我没说话,父亲又耐心地劝说我,“我常教导你,要你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他们能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发现美。他们会努力地去克服一切困难。”
从那以后,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开始认真地去学习掌握音阶。我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智慧——“一切从小事做起,努力争取才能取得成功。”
11
学习的必要性和不完整性父亲认为,一个人如果只做学问,但却不能获得智慧,那还不如不做。他最不喜欢的是那种“书呆子”,也就是读死书、死做学问的人。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位明智的父亲,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我的童年生活之所以非常幸福,就是因为父亲一直用我能接受的方式来教育我、训练我的大脑,让我在学习中获得智慧。他不像别的父母那样强迫孩子去学各种知识,或者机械式地去研究学问。
现在,几乎每个父母都在为自己孩子的教育费尽心机。他们认为教育就是让孩子做学问,好像孩子的人生目标就是具备各种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能盲目地去接受知识,不能从知识中得到智慧。这样,尽管有的孩子掌握的知识很丰富,但他们不能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只能算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工具而已。他们不能从学问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当他们长大后,仍然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庸才,这便是读死书、死做学问的严重危害。这样的人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只能算是一个不错的记事本。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都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所以说,那种只知死读书的人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浪费上帝赐给他们的财富。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种想法太现实了,培养孩子学习知识是不应该计较得失的,再者我们本来就要学习知识的。我对这种说法只有摇头苦笑叹息而已。我说过,许多知识的掌握,只要学习得法,其实都不必花太多的精力。可笑的是,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启发大脑,只会机械式地教育孩子。这种没有想像力、死板的教育,只会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但这种没有效率的教育方法,现在还为大多数人所使用,这是非常悲哀的。更让人难受的是,许多人到现在都还没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
我出生时是一个“低能儿”,但是上帝待我很公平,仁慈的他赐给了我一个优秀的父亲,给了我最富有智慧的教育方法。这些都是世界上很少有人能拥有的财富。父亲认为,知识和学问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全部。聪明和智慧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父亲曾对友人说过:“只有傻瓜才会认为一个所谓的学者比一个有才能、有智慧的人更有用。实际上,真正的笨人是指那些在知识和学问当中得不到智慧和启迪的人。这种人最好不要掌握太多的知识和学问,因为掌握得越多,他们就会变得越愚蠢。”
很显然,父亲是想教导人们,学习知识要用好的方法,而不是不要人们去学习知识。前面我已提过,在三四岁时,我就获得了许多知识。在我最先接受教育时,睿智的父亲就让我在思想中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学习是必须的手段,但不是全部的目的。”在我现在的学问研究和教学上,我一直以这种观点为宗旨。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获得了许多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在这些学习和研究中,我没有变成一个“书呆子”。这个铁的事实证明了父亲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我在对但丁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见解,23岁时我就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从这儿可以看出,我不是一个“书呆子”。我在学习中得到的,除了学问本身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些东西,不然我怎会有这些见解呢?这一切,我都要感谢我的父亲。
12
交叉学习法人们都认为,我一定从小就很认真。是的,我的确很认真,但我和父亲对认真的理解与别人截然不同。父亲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米盖理希先生对我说:“威特先生,你的儿子卡尔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他一定是很努力用功吧!”我说:“当然,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成功。”
米盖理希先生说:“可以想像,你儿子一定从来没有时间去玩,每天都是在废寝忘食地读书吧?”
我回答道:“不,卡尔玩的时间可多啦!他虽然很努力,但他也和别的孩子一样喜欢玩。”
米盖理希先生认为我没有讲实话,他根本不相信。我是信仰上帝的,上帝可以做证,我根本没有说谎。如果我的教育方式能为别的父母和孩子带来好处,能为别人所接受,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我怎么会隐瞒呢?
我相信父亲所说的话一定是真的。前面我已反复说过,我能掌握那么多的知识并且每一项科目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完全是因为父亲对我教育的成功。
我的童年是充满乐趣、五彩缤纷的,并非整天关在书房里足不出户。
除了之前提过的方法外,“交叉学习法”是父亲的另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在每天的学习中,随时根据学习情况转换学习内容。父亲明白,再好的东西,如果整天面对它,也会产生厌倦感。这就是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整天面对同一类知识,大脑也会感到厌倦。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呢?适当转换学习科目,不断变换学习对象,这就是最好的方法——交叉学习法。
有一天,我遇到一道较难的几何题,尽管在解题过程中间,我已休息了几次,但我仍是头昏脑胀,做不出来。父亲看到我不安的神情,他便问我:“卡尔,你今天怎么了,怎么坐立不安呢?”我说:“我不知道这题怎么解。也许这道题太难了吧?”父亲问:“你很累吗?”我说:“是的,很累,头也很疼。”父亲说:“用功也不能不顾休息呀!你该休息了。”我说:“没有用的,我已经休息许多次了。”“这题花了你多长时间了?”“两个小时吧。”“卡尔,以你的水平,应该能解出这道题的。”父亲仔细看了看那题,然后说道。“我也这样觉得,但就是做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你先完成其他的功课,这题先放一放吧!”父亲说。“可是这是半途而废的做法呀!不妥当吧?这是弱者的表现呀!”我说道。父亲说:“现在如果停止学习,会影响你的学习计划;如果继续做下去,你会更加疲劳;如果先把这道题暂时放在一边,等完成其他功课后再来做它,效果也许会变得更好。暂时放一边,并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它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并不代表你没有恒心,你明白吗?”
既然父亲说暂时放一边并不是懦夫的表现,也不会影响学习计划,我便开始学习其他的科目,把那道几何题放到一边去了。当时我学的是一些地理知识,当我拿到地理书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刚才昏沉的大脑突然变得清醒,而且顺利地完成了地理的学习课程。再休息十分钟后,我再一次拿起了那道几何题。这次我却发现那题并不太难,有如神助一般,我不但轻松地解出了那道题,而且还找到了两种解题方法。做完功课后,我高兴地告诉父亲:“爸爸,那道题其实并不是很难,你说对了。”父亲笑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能解决的难题,只不过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往后的日子里,这种“交叉学习法”是我最常用的。这种方法我不只用在学习上,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我还把它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这种方法让我受益无穷。
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总是用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当我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先把困难的问题暂时放在一边,而不会去死钻牛角尖。我发现,等我完成别的事情后再回到这些问题上来时,原本困难的已变得不再困难了,就这样,我花了较少的时间,比较容易地处理好了那些当初让我头疼的问题。